吳迪
幼兒園自主學習活動以幼兒為學習的主體,讓幼兒通過自主觀察、調查、實踐、合作等手段獲得知識與技能、方式與方法,并在情感、學習品質等方面獲得提升。伴隨著課程游戲化理念的深入推廣,如何讓幼兒通過自主學習獲得適宜性發(fā)展是值得教師思考和探究的問題。自主學習項目活動是以幼兒為中心,利用幼兒身邊熟悉的課程資源,以問題為導向,讓幼兒通過實地參觀、調查分析、同伴合作等方式進行持續(xù)而深入的探究,從而促進幼兒獲得適宜性發(fā)展的課程形式。本文借助項目活動的實踐過程中,引導幼兒主動參與、積極獲取,激發(fā)幼兒自主學習的內驅力,幫助幼兒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合作交往的意識,從而促進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瑞典教育家愛倫·凱指出:“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環(huán)境是孩子形成正確思想和優(yōu)秀人格的基礎。”這里的環(huán)境既包括物質環(huán)境,也包括精神環(huán)境。
(一)創(chuàng)設自由的物質環(huán)境
筆者所在幼兒園有著悠久的歷史,園內環(huán)境古樸、綠樹成蔭。伴隨著課程游戲化觀念的深入推廣,我們創(chuàng)設了果園、種植地、泥巴地、沙池等支持幼兒自主游戲的環(huán)境,并給予幼兒更多開展戶外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幼兒會經常在戶外自由結伴玩耍、探索。自由的物質環(huán)境能讓幼兒的身心得到放松,自行開展值得探究的項目活動。比如,幼兒園的果園里種植了很多果樹,孩子們可以圍繞著果樹自由地觀察果樹一年四季的變化、發(fā)現(xiàn)果樹成長的秘密、探究果樹與動物的關系,自行開展果樹采摘等項目活動。
(二)提供自由的精神環(huán)境
教師要給予幼兒充分的時間玩耍、嬉戲、探索、討論,賦予幼兒更多的自主權,保證他們的游戲不會隨意被打擾。在自由的精神環(huán)境中,幼兒會發(fā)現(xiàn)很多值得生成項目活動的情況。比如,秋天果園里的橘子成熟了,孩子們忍不住摘下幾個品嘗,卻發(fā)現(xiàn)有的橘子竟然沒有籽兒。孩子們對于這樣的發(fā)現(xiàn)充滿著好奇與疑惑,他們想要探索關于橘子籽兒的秘密。于是,項目活動“籽兒吐吐”自然而然地在孩子們的問題中生發(fā)。
好的項目活動能順應幼兒的興趣,引導幼兒在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驅使下圍繞主題展開自主學習。在這樣的活動中,教師的適宜支持顯得尤為重要,它能激發(fā)幼兒的探究欲望,讓幼兒通過多種方式調查、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并將幼兒的探索引向更深處。
(一)問題驅動
在項目活動中,教師要以引導者、支持者的角色,給幼兒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例如在“籽兒吐吐”項目活動中,幼兒想要知道橘子樹上的橘子是不是都沒有籽,并計劃通過實踐進行驗證,但是如何采摘的問題困住了幼兒實踐驗證的步伐。此時,教師要抓住教育契機,引導幼兒自主解決問題。幼兒自主分組、自主探究,并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在整個活動中保持著高昂的興趣。通過合作努力,幼兒終于得到了答案:幼兒園橘子樹上的橘子都沒有籽兒。
(二)材料支持
適宜的材料是幼兒學習的隱形支架。在“籽兒吐吐”項目活動中,教師為幼兒的自主學習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如當幼兒需要梯子、椅子、桌子、鉤子等工具時,教師和幼兒一起通過園內尋找、家庭收集、網上購買等方式收集。教師還引導幼兒自主探索關于橘子的知識,讓幼兒在了解橘子無籽的原因后,拓寬關于橘子品種的知識。在這樣的過程中,幼兒漸漸學會了問卷調查、采訪、實踐探訪等多種解決問題的方式,獲得了新的經驗,形成了敢于探索、樂于探究的學習品質。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qū)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在項目活動中,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充分挖掘社區(qū)、家長等一切身邊可利用的資源形成教育合力。
(一)自然資源
我們幼兒園及周邊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如花草樹木、沙水泥巴、動物植物、風雨雷電等。這些自然資源在陪伴幼兒成長的同時也成了他們自主探索的素材,并由此激發(fā)幼兒設計很多有價值的項目活動,如“籽兒吐吐”項目就利用了園內的自然資源——橘子樹。還有一些項目活動如“柿子熟了”“大樹的腳”“挖寶藏”等都是利用園內自然資源設計的。這些自然資源為幼兒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調查探究、互動合作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二)社區(qū)資源
社區(qū)資源作為幼兒園教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自主學習機會。比如,項目活動“我的家鄉(xiāng)在蘆墟”就充分利用了蘆墟的社區(qū)文化資源,讓幼兒圍繞蘆墟山歌展開自主調查,引導幼兒認真傾聽并主動學習方言版的蘆墟山歌,傳承家鄉(xiāng)文化。
(三)家長資源
家長資源同樣不可忽視,項目活動需要家長的配合。比如,在“籽兒吐吐”項目活動中,幼兒需要收集更多的橘子品種,家長就陪同幼兒一起到水果店、果園參觀走訪,為幼兒的自主探究提供幫助。而在“我的家鄉(xiāng)在蘆墟”項目活動中,家長與幼兒一同了解蘆墟的人文歷史,如特色建筑、傳統(tǒng)美食等。此時的家長不再是幼兒教育的旁觀者,而是觀察者和陪伴者,為幼兒的自主學習活動保駕護航。
幼兒是一個獨立的小個體,他們有獨立的人格,有自主選擇、自主操作、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的強烈愿望。因此,教師要充分認識幼兒在項目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為幼兒創(chuàng)設多元的環(huán)境,借助身邊的資源,抓住每一個教育契機為幼兒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幼兒學會自主學習,促進幼兒自由、健康、快樂成長。
(作者單位:蘇州市吳江區(qū)蘆墟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