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振離
相傳在春秋時期,鄭國有位王子只有5歲,體質(zhì)孱弱,卻天資聰穎,能辨忠奸。國君有意傳位于他,又恐他過早夭亡、貽誤國事,于是遍求補益之藥,并懸以重賞。一時間,各地獻方之人絡(luò)繹不絕,可是王子服后都不見效,國君已經(jīng)喪失信心了。有一天,一位鶴發(fā)童顏的老者獻藥。國君對老者說:“如果藥不靈驗,定取爾項上之頭?!崩险咝呛堑卣f:“王子貴體稚嫩,豈能承受峻補之藥?需循序漸進,緩緩圖之,吾有一藥,服百日必能見效?!?/p>
于是王子服此藥百日,果見形體豐健,不染疾病。國王大喜,晉封王子為太子,再去尋找老者,已難覓蹤影。老者貢獻的這味藥物,后被命名為太子參。
太子參性微溫,味甘、苦,入肺、脾經(jīng)。主要功用是補肺、健脾,可以治療肺虛咳嗽、脾虛食少、心悸自汗、失眠健忘、潮熱多汗、精神疲乏等癥。
太子參為清補之品,能益氣扶正,其藥理作用類似人參而力量較薄,很適合病后元氣虛羸者及瘦弱不健的小兒。
太子參藥性緩和,陰陽兼顧,即使無病之人少量服之也沒有損害,體弱的老年人服用,更具有祛病養(yǎng)身、延年益壽的作用。
太子參、人參、黨參都是臨床常用的補益中藥,它們是科屬不同的三種植物藥。人參是五加科植物人參的根;黨參是桔??浦参稂h參的根;太子參是石竹科植物異葉假繁縷的塊根。三種參的化學(xué)成分也不同。人參的根主要含人參皂甙。黨參的根主要含蒲公英萜醇乙酸酯和木栓酮等。太子參主要含果糖、精氨酸等。
人參、黨參、太子參都有補氣的作用。人參大補元氣,有復(fù)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之功。黨參則重于補中益氣、健脾益肺。而太子參的主要作用是益氣健脾、生津潤肺。在臨床選用時,若需要補氣、補血、扶正祛邪,三種參均可選用。但對于小兒和青少年,應(yīng)選用太子參,因其安全有效,沒有促進性早熟之弊。中老年人選用人參較妥,而青壯年宜選用黨參。搶救危重病人,應(yīng)首選人參,用獨參湯或參附湯,往往有良好效果。止咳平喘可以選用人參、太子參,兩藥是具有擬腎上腺素作用的中藥,對咳、喘有較好的治療作用。而黨參相反,具有抗腎上腺素作用,不宜用來治療咳、喘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黨參對腎炎蛋白尿有較好的療效。
所以,人參、黨參、太子參,三者有共性,也有個性,臨床選用時應(yīng)該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