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堂娜 黃燕妮
“ 多喝熱水” 四個字已成為時下的網(wǎng)絡流行語。“ 親愛的, 我感冒了”“吃點藥,多喝熱水”;“親愛的, 我拉肚子” “ 吃點藥, 多喝熱水”;“親愛的,這藥好苦啊”“多喝熱水,稀釋下”……
一句句“多喝熱水”,讓病人感受到滿滿的關心,但是藥師們有話要說:有些藥物是不能用熱水送服的。因為它們遇到熱水會發(fā)生物理或者化學反應,影響療效。今天,藥師帶著您一起來梳理那些怕熱水的藥!
消化酶類藥物顧名思義,就是有助于消化的藥物。這類藥物主要包括復方消化酶、胰蛋白酶、多酶片和胃蛋白酶合劑等。
您會發(fā)現(xiàn),它們都含有“酶”這個字。酶,是一種活性蛋白質(zhì),遇熱后會凝固變性從而失活,也就失去了治療消化不良的作用。因此,這類藥物不可以用熱水送服。對于各種酶來說,最合適的溫度就是人體的體溫,也就是36℃~37℃。
這類藥物主要用于調(diào)節(jié)腸道菌群。每種藥物含有一種或多種活菌。常見的活菌制劑有枯草桿菌二聯(lián)活菌顆粒、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腸溶膠囊、地衣芽孢桿菌活菌膠囊等。服用此類藥物,對水溫也是有要求的。如果水溫過高,會破壞藥物的活性,進而影響療效,因此建議水溫控制在40℃以下為宜。
不同的活菌制劑也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服用方式。如含有枯草桿菌和腸球菌的枯草桿菌二聯(lián)活菌顆粒,可用溫開水或牛奶沖服。再比如,由長型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和糞腸球菌配合而成的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腸溶膠囊,含有地衣芽孢桿菌的地衣芽孢桿菌活菌膠囊,這兩種藥物對于吞咽困難者,服用時可打開膠囊,將內(nèi)容物溶于溫開水中服用。
止咳糖漿之所以能夠發(fā)揮作用,一方面是藥物經(jīng)人體吸收后,藥物成分發(fā)揮了止咳的作用;另一方面,止咳糖漿黏稠的特性可以使藥物附著在咽部黏膜。正是這樣,藥物可以直接作用在咽喉部,從而減輕黏膜的炎性反應,進而緩解咳嗽。
如果用熱水送服止咳糖漿,糖漿的黏稠度會降低,使得附著在咽喉部位的藥物變少,不能直接發(fā)揮止咳作用。因此,藥師建議大家,在服用止咳糖漿后,半小時內(nèi)不要喝水或是盡量少喝水,以延長藥物作用的時間。
膠囊制劑具有掩蓋藥物的苦味或者臭味、確保藥物在既定的位置釋放、提高藥物的穩(wěn)定性等諸多優(yōu)點。膠囊外殼的主要成分是明膠。這種物質(zhì)在熱水中會迅速融化并溶解。因此,藥師建議大家送服膠囊制劑時,水的溫度不要過高,以免影響藥效。
不建議用熱水送服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用熱水送服膠囊制劑,會使膠囊提前溶解。膠囊外殼黏附于口腔或咽喉部位,會帶來不適感。此外,藥物本身的苦味或臭味也會被釋放出來。二是對于腸溶膠囊,正常情況下在胃部的酸性環(huán)境下不會溶解,到了腸道的堿性環(huán)境下才會溶解,進而發(fā)揮作用,而熱水送服藥物會造成藥物過早釋放,有的會影響療效,有的甚至會造成藥物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您服用以上幾類藥物,切記不能用熱水送服。除了水溫不宜過高,還要關注藥品的儲藏條件,包括溫度、濕度、光照等。因此,在服藥前請您一定詳細閱讀藥品說明書或者咨詢醫(yī)生、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