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家科技感十足的“社區(qū)AI(人工智能)食堂”走進上海虹橋街道百姓的生活。
與傳統社區(qū)食堂相比,這家位于上海虹橋路1004號的社區(qū)AI食堂實現了“AI智能化經營”:機器人廚師精準控制油鹽攝入和營養(yǎng)搭配;收銀機智能化識別餐食并計算餐費;顧客“刷臉”就能付款……用餐高峰時段,許多附近的居民和白領紛紛前來排隊就餐,吸引他們的不僅僅是精美的餐食,還有這全國頭一道的“科技盛宴”。
社區(qū)AI食堂與普通社區(qū)食堂究竟有何差別?“機器人烹飪”是居民的第一感受。在社區(qū)AI食堂133平方米的店堂里,專門劃出了一個自助生產區(qū),可以烹飪1000多道菜品。
透過玻璃可以看到,中央工廠出品的凈菜放在指定位置后,無人機械臂會將凈菜放入對應的智能烹飪系統,系統會自動根據當日菜單識別食材并進行煎烤蒸煮、收汁回溫,一般蔬菜烹飪時長為3~5分鐘,炒菜類葷菜烹飪時長為5~8分鐘,燜燉類葷菜烹飪時長為20~30分鐘,這里可同時烹飪100份菜品。烹飪結束出餐后,無人機械臂會將餐品放入菜盤,供用餐者自助取餐。
“社區(qū)AI食堂內的數字化烹飪可以模擬中餐八大菜系,自動分菜、自動打包。”社區(qū)AI食堂運營方、上海熙香藝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CEO李明介紹,社區(qū)AI食堂的烹飪系統則能根據算法精準控制油鹽攝入,調節(jié)菜品的溫度和濕度,同時提供菜品的營養(yǎng)分析,為老年人、白領等不同的人群提供參考。
一旁的無人面檔區(qū),可提供各種面食。用餐者只需要將碗放在“取面位”,無人機械臂便能“感知”訂單來了,去壓面機前取面放入湯簍自動烹飪,將面倒入碗內后,面碗自動運至面湯龍頭前加湯,并自動出餐。同時,還配有十多種自助澆頭可供用餐者自行選擇。下單后從面粉變成澆頭面,只需不到2分鐘。
自7月19日試運營以來,虹橋社區(qū)AI食堂一直人氣不減,日均客流約200人次。社區(qū)居民對其接受度超出大家的預期。
目前,這家社區(qū)AI食堂的自助中餐區(qū)和無人面擋區(qū)都是采用了自助結算的方式,就餐者只需將餐盤放置在結算區(qū),系統就可以識別每道菜品的價格,并算出總價。
與帶芯片的盤子不同,這家食堂使用的盤子是可降解的一次性餐盤,系統是如何識別的呢?
社區(qū)AI食堂結算系統采用的是智能視覺結算,用餐者只需將餐盤放在AI識別智能結算臺上,攝像頭自動抓取菜品圖片,和系統中的圖片樣品進行比對,識別菜品價格。為了更快速地結算,工作人員會提前將一碟菜樣放在餐盤的不同位置,一種菜品大概會更換9次位置進行圖片采集,增加識別的準確度。
社區(qū)AI食堂工作人員表示,芯片會增加盤子的重量,輕便一些的可降解盤子更適合老人使用。用完之后可以直接回收降解,也保證了用餐的衛(wèi)生安全。
系統算出價格后,用餐者可以使用微信、支付寶、銀行卡、數字人民幣等方式支付。不太會用智能手機的老人,也可以直接刷老年卡。據悉,社區(qū)AI食堂聯動養(yǎng)老系統為老年群體提供了用餐優(yōu)惠。銀聯商務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總監(jiān)韓軍燕介紹,在社區(qū)AI食堂用餐,政府給予的助老補貼可在支付時進行直接減免。在后臺,銀聯也為食堂提供了用戶積分、對賬以及綜合管理等相關服務。
對于老年人可能忘記帶卡或者卡易丟失等現象,食堂還會幫助老年人進行人臉識別,綁定個人信息,下次結賬直接刷臉就可以了。
就人臉的隱私安全問題,李明說:“平臺不儲存用戶信息,由銀聯作為終端支持,我們把用戶信息傳輸到銀聯,形成有效交易。我們也不會強迫老人錄入信息,老人也可以使用現金?!?/p>
圖/ 中新網
無人機械臂將面放入湯簍自動烹飪(圖/中新網)
“社區(qū)食堂解決了老年人吃飯的問題,大熱天不用自己做飯,而且價格便宜,還能直接刷老年卡優(yōu)惠支付?!蹦暧夤畔〉年P阿姨住在附近,試營業(yè)以來已成為這里的??汀?/p>
關阿姨所在的虹橋街道是一個深度老齡化的社區(qū),截至2020年底,社區(qū)戶籍老年人口19 201人,占總戶籍人口的38.4%,其中百歲老人9人,孤寡老人137人,獨居老人1131人,社區(qū)老齡化呈現“程度深、高齡化、獨居多”的特點。
如何更好地滿足老年人的需求,切實滿足他們的餐飲需求,上海一直在進行生活數字化轉型探索。目前,上海正在大力推進社區(qū)嵌入式養(yǎng)老服務,建設一批解決老年人就餐的社區(qū)養(yǎng)老服務設施。社區(qū)AI食堂就是上海鼓勵發(fā)展的社區(qū)老年助餐服務的重要場所之一。食堂由街道統籌,開在居民家門口,不僅能解決老人就餐需求,部分社區(qū)食堂還面向社會開放,為周邊人群服務。
“技術跑得快,也要‘等一等’老年人?!鄙虾J猩虅瘴諛I(yè)發(fā)展處副處長徐建春表示,社區(qū)AI食堂專門加入了適老化技術的應用,餐食營養(yǎng)結構針對老年人的需求設計,在結算的時候還專門加入了老年卡的消費使用,用科技手段提升老年人的生活便利度,守護特大城市的裊裊煙火氣。
社區(qū)AI食堂的出現,為上海養(yǎng)老助餐、便民服務增添了一抹科技元素。據悉,上海市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初步規(guī)劃在全市推廣100個社區(qū)AI食堂。目前,熙香也正在跟園區(qū)、寫字樓、養(yǎng)老機構進行積極溝通,初步計劃到今年底推出10至20個社區(qū)AI食堂。(本刊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