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華娟
(欽州市婦幼保健院,廣西 欽州,535000)
支氣管肺炎為兒科常見呼吸道感染疾病,大部分是由于細菌、病原體感染引起,主要癥狀表現(xiàn)為咳嗽、咳痰、發(fā)熱及呼吸困難等,臨床目前針對該疾病治療需現(xiàn)明確病因,予以抗生素等藥物對癥治療為主,同時保持氣道通暢,予以吸氧、霧化吸入治療等[1]。支氣管鏡檢查具有安全微創(chuàng)、操作簡單等優(yōu)勢,若患兒出現(xiàn)不明原因的肺炎、氣道梗塞、異物等癥狀,通過支氣管鏡檢查可準確查找出病因,取出病變組織,對疾病診斷、治療具有良好輔助作用,在臨床已得到廣泛運用[2]。但該支氣管檢查屬于有創(chuàng)操作,存在一定風險,加之患兒年齡較小,身心發(fā)育均不完善、生理結(jié)構特殊、溝通交流障礙以及手術耐受力較差、病情變化快,若存在異物刺激咽喉部引發(fā)痙攣或術中發(fā)生出血,極易增加手術難度與風險[3]。因此為提高患兒治療效果,減輕痛苦,相應的術前準備需收到高度重視。
1.1 一般資料將我院的300例接受支氣管鏡檢查的患兒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隨機抽簽法分作參考組與試驗組,每組各150例,參考組男女各75、75例,年齡7個月~3歲,平均(1.2±0.4)歲;試驗組男女各78、72例,年齡7個月~3歲,平均(1.1±0.8)歲,兩組上述資料基本一致,P>0.05。
1.2 方法予以參考組常規(guī)護理:(1)術前4-6h禁水禁食,根據(jù)患兒具體病情選擇靜脈營養(yǎng)支持,評估患兒病情,嚴密監(jiān)測生命體征,向患兒家長詢問是否存在藥物過敏史,進行口腔護理,降低口腔細菌值,核對患兒信息,常規(guī)開放靜脈通道,并保持牢固、通暢無滑脫。(2)當患兒獨自面對陌生環(huán)境、醫(yī)護人員時,難免出現(xiàn)緊張、恐懼、哭鬧等不良情緒,對支氣管鏡檢查的順利開展造成難度,對年齡較小的患兒可采用聽兒歌、講故事等方式,使患兒放松警惕,拉近距離,給予安撫,減少哭鬧;對年齡較大、可正常溝通的患兒,適當與其進行溝通交流,通過語言、動作予以鼓勵,指導練習深呼吸,分散注意力,使其身心處于放松狀態(tài),更好的配合檢查。(3)向患兒家長解釋小兒支氣管鏡檢查的作用、目的、方式、注意事項以及進行該檢查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同時可以介紹患兒家長與曾做過該檢查的患兒家長認識、交流,通過成功案例消除其負面情緒,提高其治療信心和配合度。試驗組在參考組常規(guī)護理上增加鼻負壓吸引,患兒取仰臥位,肩部墊高,使頭部后垂、下頜部與雙側(cè)外耳道與床面垂直。由一側(cè)鼻腔低于2ml生理鹽水,使用電動吸引器進行負壓吸引,1-2s/次,重復6-8次,兩邊鼻腔交替清洗直至鼻腔清潔。期間著重觀察吸出物的顏色,若存在血性物質(zhì)應立即停止吸引,予以壓迫止血。
1.3 觀察指標(1)兩組檢查情況對比。包括疼痛評分、咳嗽次數(shù)以及操作時間。依據(jù)數(shù)字疼痛評分表(NRS)[4],0分:無痛;<3分:輕微疼痛;4~6分:中度疼痛,可忍受;7~10分:疼痛難忍,影響正常生活。(2)兩組并發(fā)癥情況對比。包括喉嚨不適、支氣管痙攣、低氧血癥、咯血等。(3)兩組家長滿意度對比。根據(jù)自制滿意度調(diào)查表,滿分為100分,共十分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三個指標,十分滿意:≥90分;滿意:60-89分;不滿意:≤59分??倽M意度=十分滿意+滿意。(4)根據(jù)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5]對兩組護理前后焦慮及抑郁程度進行評定,SAS判定標準為:輕度焦慮:50-59分;中度焦慮:60-69分;重度焦慮:>69分。另SDS判定標準為:存在抑郁癥狀:≥50分;輕度抑郁:50-59分;中度抑郁:60-69分;重度抑郁:≥70分。評分結(jié)果與焦慮及抑郁程度呈負相關。
1.4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22.0統(tǒng)計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χ2檢驗,計量資料用(χ±s)表示,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檢查情況對比試驗組疼痛評分低于參考組,術中咳嗽次數(shù)少于參考組,操作時間短于參考組,組間對比有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檢查情況對比(n=150,例)
2.2 兩組并發(fā)癥情況對比參考組29例,占比19.33%,高于試驗組4例,占比2.67%,對比有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fā)癥情況對比(n=150,例)
2.3 兩組家長滿意度對比參考組家長滿意度為121例,占比80.67%,低于試驗組146例,占比97.33%,組間對比有差異(P<0.05)。見表3。
表3 兩組家長滿意度對比(n=150,例)
2.4 兩組SAS、SDS評分對比護理前兩組SAS、SDS評分基本一致,組間對比無差異(P>0.05),護理后試驗組評分均低于參考組,組間對比有差異(P<0.05)。見表4。
表4 兩組SAS、SDS評分對比(n=54,分)
小兒支氣管鏡檢查是兒科具有一定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檢查方式,臨床應用前景廣闊,其具有質(zhì)地柔軟、可彎曲、可在氣管中調(diào)節(jié)前進方向等優(yōu)勢,可準確到達小兒左右兩側(cè)肺上葉,相比以往采用的硬支氣管鏡,其更適用于小兒患者,可有效治療及診斷多種呼吸道疾病,具有極高臨床價值[6]。
實施小兒支氣管鏡檢查對護理配合工作有著特殊要求,術前充分的準備工作在后續(xù)診斷治療中起著承上啟下、奠定基礎的重要作用,為成功手術提供保障,因此術前準備應同時具備合理性與全面性[7]。小兒支氣管患兒大多有鼻涕在鼻腔內(nèi)滯留,鼻涕中分蒸發(fā)更加難以排除,是病原菌繁殖的重要場地,造成患兒出現(xiàn)鼻塞、咳嗽、口呼吸等癥狀[8]。本文研究結(jié)果得出,試驗組疼痛評分低于參考組,術中咳嗽次數(shù)少于參考組,操作時間短于參考組,并且試驗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2.67%)低于參考組(19.33%),家長滿意度(97.33%)高于參考組(80.67%),組間對比有差異(P<0.05);護理前兩組SAS、SDS評分基本一致,組間對比無差異(P>0.05),護理后試驗組評分均低于參考組,組間對比有差異(P<0.05)。是因為術前準備中,合理的禁水禁食可有效降低術中發(fā)生誤吸的風險,提高患兒舒適度,減少家長擔憂及不滿,同時縮短手術時間;心理疏導減輕患兒心理壓力,與可溝通患兒適當進行交流,鼓勵其積極配合檢查,并以親切溫柔的語言、動作,加強患者安全感,保護其身心處于放松狀態(tài),更好的配合操作;對患兒家長予以健康教育,避免其因缺乏相關醫(yī)學知識,引起不必要的緊張與擔憂。而試驗組加用的鼻腔負壓吸引先采用沖洗液稀釋鼻涕,再用負壓吸引吸出鼻腔內(nèi)殘留,維持患兒鼻腔清潔、通暢,減輕患兒術中不適感,及咳嗽癥狀。
綜上所述,小兒支氣管鏡檢查前行鼻負壓吸引,可減輕患兒術中疼痛感,減少咳嗽,縮短操作時間,降低并發(fā)癥風險,同時緩解負面情緒與抗拒心理,提高家長滿意率,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