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遼中縣北一路75號 (110200) 吳 凡
生產實踐表明,妊娠母豬的良好體況是母豬保持良好繁殖性能的重要保證。過瘦的母豬對繁殖性能的影響可以從斷奶、發(fā)情的間隔時間長,產仔數(shù)少等情況反映出來。過肥的母豬則同樣可以影響繁殖性能,所以一定要加強飼養(yǎng)管理。
飼養(yǎng)妊娠母豬尤其要適當控制飼喂量,如果飼喂太多飼料,一是可造成飼料浪費;二會增加母豬代謝的負擔(尤其夏季);三是長期飼喂過多飼料會造成母豬體重過大而增加維持需要的飼養(yǎng)成本;四是妊娠期過度飼喂和長膘可能造成哺乳期母豬厭食或采食量下降,從而導致母豬過度失重和泌乳量下降,影響母豬的繁殖性能和仔豬生長發(fā)育;五是配種后25天母豬在生產中一般要求7~8成膘,因為母豬過于肥胖會導致受精卵死亡。
母豬配種3~4周時,檢查人員可用拇指和食指捏壓母豬第9胸椎至第2腰椎間的腰背部。
如脊背略顯微弓者即為已經(jīng)受孕,脊背凹者則為未孕母豬。
飼養(yǎng)妊娠母豬,豬舍的溫度應保持在16℃~22℃,相對濕度保持在70%~80%。配種后喂料量應適當減至原來喂量的較低水平,保證飼料優(yōu)質全價,保持圈舍清潔衛(wèi)生。
一是母豬妊娠后的第1月應保證吃好、睡好、少運動,1個月后應盡量多運動,每天最好放牧游走1~2小時,或在運動場自由活動2~3小時,以增強體質,減少死胎,順利分娩。防止母豬因擠撞、咬架等引起的機械性流產。
二是注意做好防暑降溫措施,嚴防蚊、蠅、毒蟲等侵襲。及時清除糞污,定期進行消毒。一般可采用百毒殺或次氯酸鈉等消毒藥物,禁用生石灰或火堿帶母豬消毒。如采用濕拌料喂豬,應盡量避免剩料,以免發(fā)酵霉變。
三是雨雪天或寒冷天氣應停止運動,以防滑倒或因受凍引起子宮劇烈收縮造成流產。
四是嚴禁鞭打,跨溝越門要慢,防止擁擠和快速驅趕、急轉彎等。
五是妊娠中后期應適當減少運動量,任母豬自由活動,臨產前1周可適當限止活動。妊娠后期應采取單圈飼養(yǎng)。
六是一旦發(fā)現(xiàn)妊娠母豬流產預兆,應及時注射黃體酮,或在母豬配種后21天,用黨參、黃芪、當歸、黃芩、白術、砂仁(土炒)各20克,川穹、靈草各15克,加水2500毫升、煎留1500毫升,去渣后再加入糯米100克煮成稀粥喂給,每天1劑,連用2天。產前10天再喂1劑,對胚胎的保護率可達96%以上。
妊娠母豬的飼養(yǎng)管理,飼喂飼料可參考使用以下配方。
妊娠前期(妊娠1~84天):玉米53.9%、豆餅(粕)5.6%、麩皮10.5%、地瓜秧糠28.4%、磷酸氫鈣1%、食鹽0.4%、微量元素添加劑0.2%,日喂量為1.9千克左右。
妊娠后期(妊娠85~114天):玉米55%、豆餅(粕)7.7%、麩皮14.1%、地瓜秧糠21.5%、磷酸氫鈣1.1%、食鹽0.4%、微量元素添加劑0.2%,日喂量為3.0千克左右。
妊娠母豬產前3~5天應適當減少飼料喂量,增加麩皮喂量,不僅可降低飼養(yǎng)成本,還有利于提高母豬的產仔性能。
喂給妊娠母豬的日糧,一定要講究衛(wèi)生和保證質量,嚴禁飼喂霉變、冰凍、有毒和強刺激性飼料,否則容易引起流產;同時要注意不要隨意更換飼料品種,飼喂青粗飼料應少喂勤添,隨時讓母豬飲到清潔的飲水。
飼養(yǎng)妊娠母豬,應盡量讓母豬白天產仔。母豬夜間產仔,接產護理困難較多,仔豬易踩傷壓死。
控制母豬白天產仔方法。
一是采取上午8:00—9:00時發(fā)情母豬配種授精。
二是母豬臨產前1~2天(即妊娠后112~113天)的上午8:00—9:00時,母豬頸部肌注氯前列烯醇1~2毫升,可使98.2%的母豬在次日白天分娩。
預產期的計算方法。一般可采用“3、3、3法”,即在配種日期加3個月,加3周,再加3天;也可“月加4日減6法”,即在配種日期加4個月,再減去6天則為預產期。
產前1周,應將圈舍打掃干凈,鋪上墊草,保持干燥,做好圈舍周圍環(huán)境消毒工作。常用的消毒藥物可采用20%~30%草木灰浸出液、l0%~20%石灰乳、l%~3%燒堿水、2%~5%來蘇兒水等。
母豬產前出現(xiàn)起臥不安、有陣痛表現(xiàn)、陰戶流出粘液等分娩前兆時,要做好接產用具的準備工作,用手按摩或用熱毛巾按敷母豬乳房,以利胎兒排出。
仔豬臍帶斷端可用5%碘酒消毒。初生仔豬可按有關技術處理后,及時哺喂初乳。分娩結束應及時清掃圈舍,更換干凈墊草,以保圈舍清潔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