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英進
摘要:少年強,則國強。幼兒園在人生的啟蒙階段,正確良好的體能訓練,可以為以后的幼小銜接打下一個堅實鋪墊;本文從在小學國測標準下幼兒園該側重那些體能素質訓練,才能與《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小學目標有較好的銜接。
關鍵詞:幼兒園,體能訓練,國測,側重點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1-376
1、前言
少年強,則國強。幼兒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不僅是幼兒父母的期望,還是社會的期盼。但是,由于現在大多數家庭對孩子的過分溺愛,不舍得讓幼兒“辛苦”,導致我國幼兒體質水平逐年下降,體重超重、肥胖、近視率等常年居高不下,柔韌性、速度、平衡、力量,靈敏協(xié)調等基本身體素質指標呈持續(xù)性下降趨勢。我國學者毛振明教授也認為當前我國兒童體質狀況己經十分危急,具有肌肉軟綿,韌帶僵硬,動作笨拙,身體素質差,前庭耳蝸神經暈等特點,幼兒時期是整個人生生長發(fā)育的第一個高峰期,為之后發(fā)展的奠定基礎,因此在幼兒階段,如何根據幼兒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發(fā)展的特殊性而對幼兒開展有效的體能訓練,提高其體能水平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2、幼兒體能訓練的重要性
幼兒園時期的體能訓練,屬于訓練的啟蒙和初始階段,可以在學習主要運動技能后,促進身體和腦部的發(fā)育。此過程中教師一般會借助情境教學模式,提升兒童的運動效率,使其在安全的條件下模仿動作、完成動作,優(yōu)化其身體控制能力和體能素質培養(yǎng)其良好的運動習慣,為其終身體育鍛煉奠定基礎。適時適當地對幼兒進行正確的體能訓練,不僅能夠幫助其盡早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堅定的意志力,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兒的智商和情商,兒童在團隊的體能訓練中相互配合并從中獲得喜悅,從而養(yǎng)成活潑開朗的性格,最重要的是從小擁有較好的身體素質,他能夠提高幼兒的身體免疫能力,從而減少疾病的發(fā)生。
3、學生體質的現狀
3.1、幼兒體質的現狀
據調查數據顯示:廣州市的幼兒園參與的調查幼兒中有各種運動的能力,并能較好地展現出來。但與全國的數據比較,差距較大。20年間,我國男女孩子身高平均增長率,分別達到 6.9cm和 5.5cm;體重平均增長率分別達到6.6kg和4.5kg。10年來,我國兒童的各種常見病的患病率顯著下降。但調查還發(fā)現孩子的耐力、速度、靈敏、協(xié)調等體能素質大多數不能達到預期標準。此外,調查數據還顯示,肥胖兒童增多,幼兒對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也呈下降趨勢。
3.2、小學生體質現狀
據統(tǒng)計,廣寧縣某中心小學2020年小學生體質健康摸底數據顯示,全校受測學生370人,優(yōu)秀人數54人,優(yōu)秀率14.59%,良好人數201人,良好率54.32%,及格人數322人,及格率87.03%。對比教育部近幾年來公布的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監(jiān)測結果得知,由于營養(yǎng)水平不斷提高,包括身高、體重、胸圍在內的一些學生體質健康指標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是反映體能的部分指標,包括肺活量、速度、爆發(fā)力、力量等指標,都呈現出下降的趨勢,并且越來越多的超重學生和高度近視學生。
4、對照國測標準下的幼兒體能訓練的側重點
針對三到六周歲的幼兒體質特點,對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為了使幼兒更好的適應以后的小學生活。本人覺得要主要側重以下幾個方面的訓練。
4.1、平衡性
平衡是人體在身體運動或靜止狀態(tài)時,能夠維持身體穩(wěn)定的一種能力。幼兒時期是人的平衡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期,如單腿站立、跳躍、控制物體平衡等能力都是在這一階段迅速發(fā)展的。我們多通過進行各種游戲如兩臂側平舉走平衡木或者線條、單腿站立、平衡車練習、踩高蹺、頭頂沙包走等練習來提高平衡能力。教師應注重創(chuàng)設愉悅歡樂的訓練氛圍,注意組織形式的趣味性,以降低幼兒的恐懼心理,以保證的訓練效果。
4.2、柔韌性
大多數運動損傷都是外部傷害或者是關節(jié)扭傷,肌肉及相關組織的過度拉伸引起的拉傷,柔韌性的訓練可以減少身體運動受傷的危害性,柔韌練習還可提高神經系統(tǒng)與肌肉組織的協(xié)調性。如果你做完某項運動后立即開始柔韌性訓練,能使疲憊的身體盡快得到恢復。3-6歲是發(fā)展柔韌素質的黃金時期。這類練習項目非常多,應做好準備活動、循序漸進練習。如徒手練習:壓肩、肩繞環(huán)、體側屈、左右轉體、“下腰”、做“橋”等。使用器械練習:體操棍(或短繩)做轉肩、轉體練習、在肋木上壓腿、壓肩等。
4.3、協(xié)調能力
幼兒協(xié)調能力是指在進行身體運動過程中,調節(jié)與綜合身體各個部分動作的能力,是一種綜合性的能力。在各項體能中,協(xié)調性訓練可說最困難,因影響協(xié)調性除了遺傳、運動員心理個性外,尚有肌力與肌耐力、技術動作純熟度、速度與速耐力關系、身體重心平衡(關系肌力與肌耐力)、動作韻律性(技術動作要純熟方可)、肌肉放松與收縮,甚至還有柔軟度等。協(xié)調訓練對幼兒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可以通過自拋自接皮球練習、兩人互相傳接球、跳繩等游戲練習。
4.4、力量
幼兒的身體一般分為大肌肉群和小肌肉群,大肌肉群指的就是胸、背、腿,手臂等部位的肌肉,小肌肉群是指腳趾、腳掌、腳踝、手指、手掌、手腕、等小肌肉群體。3-4歲是大肌肉群發(fā)育的敏感期,到4歲以后,孩子才會從大肌肉運動逐漸過渡到手部的小肌肉運動。鍛煉大肌肉的運動有很多,比如跳繩、攀登、投擲、單腳跳、走走跳跳交替運動等等,老師會把這些運動變成游戲,讓孩子一邊玩一邊鍛煉。練習時注意運動強度、練習頻率的把握,并注意動靜結合練習,以動為主靜為輔的練習,亦可適當、合理采用輕器械輔助練習,注意練習后的放松。
5、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幼兒體質狀況令人堪憂,幼兒的體能訓練又是一項漫長又艱巨的任務,我們要尋求符合我國幼兒特色的體能訓練方案,力求有效提高幼兒體質,更好的與《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下的小學做對接。也為了使幼兒更好的適應以后的小學生活做準備。
參考文獻
[1]周圓,賈媛迪. 幼兒體能訓練原則與方法的研究[J]. 文體用品與科技,2019,015(015):225-226.
[2]廣州市幼兒體質發(fā)展現狀的調查研究[J].教育導刊,1997,{4}(S6):10-14.
[3]李姿.淺談幼兒體能訓練的實施方法[J].新課程,2020,{4}(51):134.
[4]謝秀芬,楊粵輝,冼夏玲,曾春甜,崔少芬.淺談幼兒體能訓練的方法[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7,{4}(10):22-24.
[5][鐘寧寧.小學生體質健康的現狀及對策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5):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