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靈
摘要:看圖作文是培養(yǎng)想象力的方法之一。它能把生活經(jīng)驗充分調(diào)動起來,使文章充實,它也能鍛煉對生活邏輯的形象思維能力。
關鍵詞:看圖作文;教法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4-244
看圖作文中,圖畫提示有兩種,一種是故事的,它不只一幅圖,一種是散文性的,它只有一幅圖,小學生一般寫故事性的,但為了培養(yǎng)發(fā)散形象思維,也可以寫少量的散文性的。初中學生一般寫散文性的,但由于初中教材仍是以記敘文為主,也可以寫少量的故事性的。也就是說,看圖作文這種形式從小學到初中都適用,只是根據(jù)年級的不同,要求標準不同而已。比如小學低年級叫“看圖寫話”。中高年級叫看圖作文。小學生從看圖寫話過渡到看圖作文。即使中高年級在構(gòu)思時也是先看圖寫話的,即只寫簡短的提示性內(nèi)容,再擴展成作文。下面舉例來談。
例:圖畫提示:共三幅圖。圖一,一個學生邊接電話邊回答:去濕地公園玩嗎?好,我準時到。圖二,這個學生在與其它七八個大人一起抬汽車救壓在車下的人。圖三,兩個學生在濕地公園相會了。作文要求:三幅畫看似相對獨立的,其實有內(nèi)在聯(lián)系,同學們要充分調(diào)動生活經(jīng)驗,運用生活邏輯(規(guī)律)把三幅畫之間的內(nèi)容補充出來。中心思想自己確定,既要依據(jù)畫面,又不限于畫面??傊鶕?jù)表達的中心去構(gòu)思,下面是一位小學生的作文。題目:《遲到的約會》。這天,星期天,春光明媚,天氣晴朗,正是賞春的好時光。到哪兒去玩呢?正在這時,手機響了,他拿起手機,原來是同班同學張道明約他到濕地公園去玩,時間定在九點半,現(xiàn)在是九點鐘,到濕地公園20分鐘可到。他于是回答:“好的,我準時到”。接電話的叫李迅,他平時做事風風火火,快得很,只要有約會,說啥時到就啥時到,從不食言。他快速準備了一下,就騎上自行車上路了。轉(zhuǎn)了幾個彎,突然看見路邊一大堆人圍著一輛黑色轎車抬車,但車太重一下子未抬動,有人說,喊號子齊使勁。但又有說,萬一抬上來穩(wěn)不住又墜落下去,豈不造成二次傷害。聽他們這話,李迅仔細一看,才知道車下壓著個人。什么原因他來不及多想,只想去幫助出點力,他靈機一動說,叔叔們我來一個。有個叔叔說,你來得正好,你把路旁那根木頭拿過來,待我們把車抬起來,你馬上把木頭塞在汽車輪下,就可救出被壓著的人了。他領命抱起木頭。只聽哎唷哎唷,汽車抬起幾寸高了,他一下在車下那最近的輪子下塞上木頭,那人輕輕動了一下,人們慢慢地把他從車下救了出來。那邊,早就接到求救電話的市醫(yī)院120救護車,嗚嗚鳴著喇叭開來了。受傷的人載走了,他這才又上路往濕地公園飛車而去。到了公園橋頭,張道明早就等在那兒了,一看時間已是10 點鐘,遲到半點鐘,張道明說:“好個李迅,平時都是很迅速的,今天怎么了,路上遇到好事啦,半點鐘呢?”李迅說:“明哥,你猜對了,我還真遇到好事了。話開了頭,對方就要聽下去。他就一五一十地把幫助抬車塞木頭救人的事說了一遍。張道明說:“原來是這樣,我還以為你遇到一個女同學擺龍門陣呢!”說完,他們推著車子往公園停車處放好了車,二人高高興興地向公園深處走去。評析:這篇看圖作文說明了如下問題:一,教師的指導是啟發(fā)示的而非注入式的,應試教育的注入式講解是把學生當作知識的接受者而非主動學習者。一般講得很詳細,甚至細致情節(jié)都講出來了。那樣,學生就按老師的思路去寫,雖容易寫好,但鍛煉不了能力,即想象能力,調(diào)動生活經(jīng)驗運用生活邏輯的能力,通篇構(gòu)思能力。提示性的粗略的講解,只是指明了方向,這就沒有把學生思路限制太死,他們就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比如上面三幅圖中,第二幅是那個學生在幫助抬車,而作文里寫他用木頭塞輪子。這就忠實于畫面又不限于畫面,體現(xiàn)了創(chuàng)造性思維。二,說明了看圖作文的訓練目的達到了。學生在作文中充分調(diào)動了生活經(jīng)驗,運用了生活邏輯,寫得合符情理,順理成章。而且確定助人為樂的中心。在遇到需要幫助的事時,權衡事情的輕重主次,當游公園的事小于幫助救人的事時,便寧可犧牲準時約會的快樂,也要幫助別人。第三幅并沒有遲到的提示,但為了表現(xiàn)中心,便這樣設計了。這也看出學生是在創(chuàng)造性思維。又例:這次的看圖作文中,圖畫只有一幅,一個學生放飛一只鴿子。要求:請根據(jù)畫面確定一個中心,發(fā)揮想象,寫一篇短文。指導這樣一幅畫,沒有故事情節(jié)提示,一般可以寫成一篇散文,當然也可以寫成一篇故事,曾有個人看見地上的一塊石頭,就寫成了一部小說,但根據(jù)你們現(xiàn)有的水平,那是以后的事,今天只寫成一篇散文即可。同學們寫出來了,其中一位的作文如下:《放飛夢想》。夢想,應該人人都有,只是有的人在奮斗的過程中,一遇到挫折就灰心喪氣,最終半途而廢。而有的人只要看準了目標,就一路追去,鍥而不舍,百折不撓。我曾看見過一幅畫:那是一位同學,站在高高的山崗上,手捧一只鴿子,把手一松,向上一拋,那鴿子便撲撲地飛上天空,飛向遠方,那位同學的手久久沒有放下,眼睛望著遠方。我想,那鴿子就是他的夢吧,他放飛了夢想,他夢想也許在天上,他想長大當一名飛行員,駕著銀燕飛翔在藍天。他的夢想也許在海上,他想長大當一名海軍戰(zhàn)士,駕戰(zhàn)艦守衛(wèi)著萬里海疆。我也要放飛我的夢想,讓我心中那只鴿也飛向遠方。評析:從一位學生的這篇作文,可以看出,他的想象力十分豐富,從這幅圖看出了象征意義,而且能想象開去,抒發(fā)自己放飛想夢想的志向。
綜上所述,看圖作文是以圖畫為內(nèi)容提示的作文,它能訓練想象力。
參考文獻
《中小學生作文漫話》海洋出版社(2009)。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