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摘要:導課是一節(jié)課的開端,有效的導課可以引人入勝,使人產生探究的欲望,從而影響整堂課的教學,因此需要進行精心的設計。本文就初中生物課堂如何進行導課提出了筆者的七種看法,為今后的教學提供指導。
關鍵詞:初中生物;課堂;導入
1初中生物導課的作用
1.1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剛開始上課,大多數學生還沉浸在下課時的歡快氣氛中,注意力分散,思想不集中,導課作為一節(jié)課的開始,就起到尤為重要的作用。有效的導課,可以讓學生從繁雜的環(huán)境中回歸課堂,集中注意力,迅速進入本節(jié)課的學習。否則,學生將似脫韁的野馬,隨心所欲,難免給課堂教學帶來困難。
1.2營造積極的情境
知識講授的課堂是枯燥乏味的,但是將知識融于一定的情境中,我們在解決情境問題的同時獲取的知識學生更容易接受。積極心理學也指出,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智力水平才能達到最佳的狀態(tài)。營造積極的情境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的動力,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習效果。
1.3明確本節(jié)的學習目標
從本節(jié)課的學習重點著手,設計與之聯系密切的趣味導課,提出本節(jié)學習目標的問題,從而引入新課,可以給學生的學習指明方向,使其明確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
1.4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
從身邊故事、生活經驗、已有知識等方面著手,提出相關的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想象,可以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渴望,深入探究的欲望,從而促進本節(jié)課的順利進行,為創(chuàng)造積極探究的課堂氛圍奠定基礎。
2初中生物課堂導課的一般方法
2.1科學故事導課
初中生物是研究生命科學現象和規(guī)律的一門科學,知識體系的形成于科學家的探索分不開,其中包含有太多的科學故事。以科學故事導入,不到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夠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觀和基本的科學素養(yǎng)。
案例1:《基因在親代和子代間的傳遞》一節(jié)的導入設計
孟德爾出生于奧地利一個農民家庭,長大后在修道院工作。修道院后方有一片農田,孟德爾種植了大量的豌豆,他發(fā)現豌豆有些莖比較高,可大一米以上,有些莖比較矮,只有四五十厘米,他對豌豆莖的高矮遺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通過八年的不斷研究,他發(fā)現了遺傳學的兩大定律,后來被尊稱為“遺傳學之父”。那么他到底做了哪些研究?又發(fā)現了遺傳的什么規(guī)律呢?
2.2科學實驗導入
生物學的學習離不開實驗,很多生物學知識都需要實驗驗證,使知識更有說服力??茖W實驗導入有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茖W實驗中包含有太多的奧秘需要我們去探索,而且學生對視覺的欣賞比對文字的欣賞更有興趣,所以科學實驗導入可以達到多重目的。
案例2:《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一節(jié)的導入設計
以發(fā)酵實驗導入,取一錐形瓶,加入一勺糖一袋酵母粉,適量溫開水,瓶口套一個氣球,觀察氣球的變化。提問:氣球為什么會脹大?產生的氣體如果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混濁,說明該氣體是?氣球拔掉之后聞到一股酒味,說明還產生了什么物質?那么你能說出發(fā)酵現在的原理嗎?它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應用呢,我們一起進入今天的學習,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
2.3復習導入
根據對已有知識的復習整理,從中發(fā)現問題,提出解決的對策,從而引入新課,不但可以鞏固所學知識,而且能夠使知識結構更加清晰,形成系統化的知識框架,有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發(fā)展邏輯思維能力,鍛煉發(fā)現問題的能力。
案例3:《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一節(jié)導入設計
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光合作用的場所為綠色植物的葉綠體中,條件需要光照,產物中有淀粉等有機物,那么光合作用的原料有哪些?產物除了淀粉等有機物外,還有沒有其他的物呢?進入我們今天的探究學習。
2.4生活問題導入
生物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只要我們細心,在生活中會發(fā)現很多有關的知識,將這些現象轉化成生物學相關問題,以導入的形式引入到課堂中來,不到能達到引出新課的目的,還激發(fā)學生將知識溶于生活,讓知識解決生活問題,進而達到知識服務于生活的目的。生活問題的導入貼近于生活,學生有直接的接觸,更能引發(fā)同學們的共鳴,從而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
案例4:《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一節(jié)的導入設計
眾所周知,青蛙即可以生活在水中又可以生活在陸地上,它是兩棲動物,而烏龜也可以即生活在水中,又生活在陸地上,可是它卻是爬行動物,這是為什么?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到底有哪些區(qū)別呢?進入我們今天的學習。
2.5視頻導入
合理運用多媒體,可以使課堂內容更加充實而直觀,引發(fā)學生的想象,很容易使學生產生直觀的感覺,有利于問題的開展。
案例5:《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節(jié)的導入設計
視頻播放森林中各種動物的生活。自然界中各種各樣的動物存在,使得我們生活的地球生機盎然,多姿多彩,如果沒有了動物,我們的地球又將是一片怎樣的景象?動物在生物圈中到底有哪些運用呢?
2.6諺語、俗語、成語、謎語等導入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包含很多科學道理,只要我們仔細推敲,會發(fā)現它們的內外深意,并可以服務于我們的課堂教學。
案例6:《合理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一節(jié)的導入設計
金木水火土,誰的腿最長?(火腿腸)。兄弟二人細又長,扭在一起下池塘,池塘里邊滾兩滾,馬上變得胖又胖(油條)。彎彎像彈簧,花花袋里裝,要吃很方便,開水燙一燙(方便面)。這些食物大家喜歡吃嗎?我們可以長期把它們當做正餐使用嗎?怎樣才能吃出營養(yǎng)吃出健康?
2.7活動導入
初中學生思維活躍,喜歡參與各式活動,用活動的形式導入可以很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但是活動的設計要圍繞本節(jié)課的內容而開展,要服務于本節(jié)課,不可為了活躍氣氛而做一些無用的活動。所以,開展有效的活動,還需要我們精心設計。
案例7:《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一節(jié)的導入設計
教師出示幾組動物的圖片,學生從形態(tài)結構、行為方式、生理特征等方面對其進行描述,其他同學猜猜是什么生物?;顒咏Y束后,教師引導總結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行為方式、生理特性等統稱為生物的性狀,今天我們就圍繞生物的性狀進行學習。
3結束語
課堂導入的方法多種多樣,不同的課型可以選擇不同的導入方式,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學生進行思考,與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從而引入新課。切忌為了活躍氣氛或者為了單純的增加趣味性而搞與學習內容無關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