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8日,記者從云南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獲悉,繼暗褐脈柄牛肝菌之后,中華腐生牛肝菌也實現(xiàn)了人工室內栽培。35天就可出菇,頭潮菇產量達到130克/袋,一個菌包可采收1~2潮,每潮采收1~5個子實體,出菇整齊、產量高。
云南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張春霞研究員及其團隊于2020年在云南的西雙版納采集到野生中華腐生牛肝菌標本,并進行分離培養(yǎng),根據(jù)多年積累的牛肝菌栽培經驗,在菇房內成功誘導出中華腐生牛肝菌子實體。
中華腐生牛肝菌菌絲生長速度快、抗雜性強,出菇整齊,產量高。其在菌絲生長速度、產量、抗雜性、生物學轉化率等方面都明顯優(yōu)于暗褐脈柄牛肝菌。下一步,云南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將聯(lián)合海南醫(yī)學院對中華腐生牛肝菌的可食性、藥用價值、人工栽培、分子生物學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為保護和開發(fā)利用中華腐生牛肝菌資源提供技術和理論支撐。(文/楊質高、毛麗,圖/楊天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