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艷
(西安體育學院藝術學院,陜西西安 710068)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社會對高素質人才所提出的要求更加嚴格。在我國,關于人才的來源方面,居于主要地位的就是高校大學生,我國國民經(jīng)濟的發(fā)展情況會直接受到高校素質教育工作的影響。在素質教育工作中,音樂教育屬于其中之重要內容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發(fā)展。因而如果要更好地有利于自身的發(fā)展,就必須提升大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才能起到更好地推動作用
高校大學生屬于青春期階段,盡管身心發(fā)展較為成熟,但是對人生與世界的認知不夠系統(tǒng)。通過許多音樂家的作品,可以對大學生的精神起到良好的熏陶作用。以貝多芬為例,雖然一生的命運坎坎坷坷,但是依然留下了很多優(yōu)秀作品。通過貝多芬的作品,人們更多地看到的是靈魂的光芒,還有更多的希望。其作品中帶給人類更多的愛與溫暖,使更多的人更具勇氣與力量,激勵人們走過人生的風風雨雨,能夠將更多的正能量傳遞給大學生,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有助于高校大學生日后的發(fā)展。
不同于通俗音樂,在經(jīng)典音樂中,其包含多元化的領域,對演繹活動所提出的要求更加嚴格,具備非常高的難度系數(shù)。尤其是關于主題的表現(xiàn)方面,基本跨越了人類文明的各個領域,具備非常高的精神價值。年輕人在欣賞經(jīng)典音樂的過程中,由于專業(yè)性的影響,欣賞活動中所存在的困難比較多。所以,利用音樂欣賞課,可以將欣賞困難突破。通過提升高校大學生音樂鑒賞能力,不但可以進一步幫助學生掌握書上的專業(yè)知識,從而達到陶冶情操對提高音樂的理解能力也有幫助,讓學生對人類文明的精神語言做出進一步的掌握,推動音樂藝術中寶貴精神財富解讀活動的開展,有助于大學生自身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
大學環(huán)境具備一定的開放性,大學文化樂園極具生機與活力。盡管我國的大學建設時間比較長,但是新建設的高校層出不窮,部分高校具備比較大的整體基數(shù),致使我國很多高校缺乏濃郁的人文氣息,藝術氛圍不夠良好。通過高校大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提升,可以有效改進校園文化氛圍,加快推動良好校園文化環(huán)境建設工作的開展。
在音樂鑒賞活動中,其對象就是具體的音樂作品,利用聽覺或其他輔助形式,對音樂作品中的情感作出領會,以此來實現(xiàn)精神的愉悅,在該審美過程中,將多樣化的心理與思維包含進來,比如:理解、想象、鑒別、分析等。在音樂藝術教育活動中,其重要目標之一就是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F(xiàn)階段,關于高校大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提升方面,主要存在著以下問題:
高校在開展音樂鑒賞教學工作時,通常情況下,主要利用多媒體,將復雜與極具震撼力的音樂效果呈現(xiàn)給學生。在大部分教師看來,通過該形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的本質,致使一些高校教師對多媒體教學依賴度過高。該形式的過度依賴,對學生聯(lián)想能力的發(fā)揮造成了影響,長時間發(fā)展下去,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
當前,高校音樂鑒賞課程管理科學化比較突出,亟須大力開展現(xiàn)代化管理建設工作。在具體的音樂鑒賞課程管理工作中,所有高校對音樂鑒賞能力培養(yǎng)與提升課程關注度比較低,規(guī)劃活動缺乏科學性,雖然設置了相關課程,但是課時不夠充足,缺乏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課程種類不夠豐富。高校音樂教育面臨繁重的教學任務,具備比較廣的范圍,特別是藝術教育的規(guī)劃與指導方面不夠統(tǒng)一,所投入的資金與師資力量不夠充足,一些高校音樂鑒賞課程的隨意性較為突出,不利于高校大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提升。
當前的高校大學生比較熱衷于流行音樂文化,對其具備比較高的興趣。然而,關于傳統(tǒng)的經(jīng)典音樂作品鑒賞方面,比如:交響樂、芭蕾舞劇、優(yōu)秀歌劇選段等,學生的性質非常低。其主要原因在于,關于現(xiàn)階段高校大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提升方面,高校只是重視課程的教學活動,不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通常教師主宰課程,負責開展理論知識內容的講解活動,所運用的教學模式不夠多元化,學生很難積極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對音樂的理解也只是片面化這樣很難使學生的音樂鑒賞能有所提升。
在高校大學生的發(fā)展過程中,音樂教育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通過高校大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提升,可以促使學生的自身情感變得更加豐富多樣,有助于強化學生的綜合素質,推動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關于高校大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提升方面,具體策略如下:
為了使大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得到提升,在藝術教育活動中,我們應當進一步加強音樂專業(yè)知識的教學活動,要想確保音樂實踐方向的科學性,就需要高度重視基礎音樂理論的指導作用。在鑒賞音樂作品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對其創(chuàng)作背景做出了解,還應當對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作出研究與討論,分析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
在音樂學習活動中,離不開多種多樣的樂器,學生需要對樂器的音色作出進一步確定,并對這些樂器的重要作用有著正確的認知。樂器具備多元化的種類,其中,鋼琴、吉他、貝斯、大提琴、琵琶、爵士鼓等比較普遍。樂器不同,其所表達的音樂情感也就有所差別。比如,在鋼琴這一樂器中,利用柔美的音符,可以將內心的思念表達出來。在琵琶這一樂器中,利用五聲音節(jié),可以將詩情畫意體現(xiàn)出來。爵士鼓主要依托敲擊活動,音符具備一定的跳躍性,其律動極具動感。在對這些樂器基本內容作出掌握的情況下,如:節(jié)拍、速度、調式、轉調等,學生可以對音樂中的情感做出更加良好的感知。倘若節(jié)奏比較舒緩,并且是旋律下行的情況下,其所表現(xiàn)的情感比較壓抑。總而言之,掌握更多的音樂基礎知識內容是學生欣賞音樂作品的基礎,能夠為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要想促使高校大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得到提升,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應當利用多元化的音樂教學活動,為大學生提供一個更好地溝通展示的平臺。學校也要經(jīng)常開設一些音樂教育活動,教師可以組織合唱與民樂比賽,將更加專業(yè)化的指導提供給學生,幫助學生能夠與作品的特征緊密聯(lián)系起來,幫助學生能夠將音樂作品良好地呈現(xiàn)出來。關于校外的音樂組織方面,高校還應當注重開展相關的溝通與合作,雙方可以共同組織音樂活動,還應當利用多樣化的形式,激發(fā)鼓勵更多的學生主動參與到其中,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自信也能獲得一些專業(yè)老師的指導點評。為了促使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得到強化,高校還應當大力開展講座與演出活動,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音樂專業(yè)知識與內容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作為大學音樂教師,還應當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提升的重要性有著正確的認知,高度重視音樂教育活動,以此來促使高校大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得到提升,增強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在進行音樂教育活動的過程中,為了促使高校大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得到提升,教師應當與學生的具體音樂需要緊密聯(lián)系起來,利用分層教學的形式,促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強化。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倘若學生音樂基礎知識不夠扎實,就是可以通過聲樂的形式,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其中的歌詞。倘若學生具備一定的音樂基礎,在完成音樂賞析活動后,還應當促使學生對樂曲旋律作出了解,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實現(xiàn)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在進行音樂教學工作時,教師還可以通過情境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音樂作品,更加深入的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
與其他的鑒賞活動相同,在音樂鑒賞活動中,有關音樂理論知識和文化背景、鑒賞者自身的閱歷和文化修養(yǎng),存在著十分緊密的關聯(lián)。在新時期,要想提升高校大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則需要大學生具備相關的文化內涵,注重積累文化的深度與厚度。部分音樂作品的內涵與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息息相關,能夠充分表現(xiàn)出當時的實際環(huán)境。那么,在鑒賞該類型作品時,應當具備一定的歷史知識,倘若所掌握的背景知識不多,將會影響音樂作品的鑒賞體驗活動。在鑒賞部分電影與戲劇的音樂部分時,需要進一步的掌握作品的題材與表現(xiàn)內涵。只有對所有類型文學藝術作品做出系統(tǒng)的了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顯著提升音樂作品的欣賞效果,進而對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做出深入體會。所以,在進行音樂教育活動時,需要高度重視大學生的文化內涵,以此來實現(xiàn)高校大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提升。
在進行高校音樂教育活動的過程中,高校大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提升屬于重要內容之一。高校大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提升需要花費比較長的時間,在具體的過程中,高校大學生階段充分發(fā)揮出自身的主體作用,注重獨立開展思考與學習活動,利用實踐活動,更好地理解音樂作品。要想實現(xiàn)高校大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提升,需要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并在此前提條件下,對音樂作品內涵做出進一步的研究,更好地感知作品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將自身的想象力充分體現(xiàn)出來,推動音樂作品再創(chuàng)作活動的完成,以此來提升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