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龍
翾翾是我的前同事,聰明、善良、大方,糗事、囧事和優(yōu)點一樣多,且好多笑話都因名字而起。
當年,單位里能熟練寫出她名字的,不過十人。被“誤讀”久了,翾翾倒在私下掌握了一個識人的秘訣:見面第一次就認得出、寫得出她名字的,必定是文科的高才生。
據(jù)傳,一位追她很久的男生,有次在手寫她的名字時,卡殼了。盡管他每天一聲聲呼喚“xuan-xuan”,然而真動筆了,突然凌亂,腦細胞加速運轉,仍心照不“翾”。所以,翾翾“上綱上線”了:連本姑娘的名字都寫不出,愛什么愛,胡扯!一邊義憤填膺,一邊珠淚縱橫。小伙子不敢怠慢,轉身找來一張大白紙,罰自己工工整整抄了滿頁的“翾”……
更囧的事情,發(fā)生在大學畢業(yè)前夕。各路媒體到傳媒學院招聘主持人,翾翾興沖沖帶上應聘材料。她擠到一家電視臺的攤位前,接待的同志接過簡歷,瞥了一眼,問:呃,你叫什么名字???她字正腔圓地做了回應,對方回答得很坦誠:不好意思,我們不能錄用你,就你這名字,字幕不好上??!聽到這個拒絕的理由,翾翾顯然被雷到了,無言以對。
后來進入職場,有同事結婚時,她又一次遭到“雷擊”。人家正式手書請柬一份,翾翾打開一看,差點笑噴——她的名字被整成了“鹮”。該同事可能只依稀記得“翾”的右邊是個羽毛的“羽”,又聯(lián)想到鳥是有羽毛的,結果,就把“翾”錯寫成“鹮”了……
如今,翾翾早已飛往杭州,追尋那個抄了滿頁她名字的男友去了。而在我的通訊錄里,她一直都是“宣宣”。因為一個“翾”字,引出一路故事、事故;當然,也有意外的文化傳承。她等于親自推廣普及了一個漢字:翾(音:xuān;意:輕快地飛翔)。前車之覆,后車之鑒,翾翾刪繁就簡,給女兒取了一個名字: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