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瑤,許文娟
(1.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泉山中心衛(wèi)生院,甘肅 武威 733304;2.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東壩中心衛(wèi)生院,甘肅 武威 733302)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COPD)是一種疾病綜合征,并非獨立疾病,主要是由于其他肺部疾病共同作用導致的結果,由于肺泡囊、肺泡、支氣管等出現呼吸性過度充氣,肺組織的彈力減弱,肺部容積增加所致[1]。此病的病情發(fā)展較為緩慢,隨著疾病進一步發(fā)展,可合并呼吸衰竭癥狀,影響肺功能,增加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臨床多采用正壓通氣治療,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升肺功能水平。調查發(fā)現[2],行正壓通氣治療期間配合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本文特選擇74 例COPD 病例,探析舒適護理在正壓通氣治療中的配合應用效果,現匯報如下。
選擇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泉山中心衛(wèi)生院收治病例74 例COPD 患者,本研究上報我院倫理委員會并獲得同意后開展研究;診斷標準: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臨床診斷標準,存在慢性支氣管炎病史,X 線檢查存在肺氣腫表現,肺功能水平降低;納入標準:患者自愿參與研究,簽署同意書,資料完整,無藥物禁忌證;排除標準:已排除心腦血管嚴重病變、肝腎功能異常、精神疾病患者,排除病情危重必須給予氣管插管治療患者。
以隨機數字表法將74 例病例劃分為兩組,對照組病例37 例,男性24 例,女性13 例,年齡范圍40~73 歲,平均值(62.48±2.09)歲,病程范圍5 個月~2 年,平均值(9.58±1.06)個月;觀察組病例37 例,男性22 例,女性15 例,年齡范圍42~75 歲,平均值(62.87±2.48)歲,病程范圍3 個月~2 年,平均值(9.26±1.85)個月;病例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1 治療方法
兩組COPD 患者行正壓通氣治療,選擇雙水平正壓通氣治療機,根據患者自身情況選擇面罩或鼻罩,參數設定:頻率為15~8 次/min,吸氣正壓為4~8cmH2O,呼氣正壓為2~3cmH2O,將通氣時長控制在1~2h,每日1 次,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調整呼吸機參數,連續(xù)治療5d。
1.2.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主要內容:做好病房護理,保證病房溫濕度適宜,通風良好;配合醫(yī)師開展吸氧、利尿、祛痰、抗感染的治療;做好健康宣教,引導患者養(yǎng)成健康生活方式;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觀察,處理不良反應及突發(fā)癥狀等護理措施。
觀察組實施舒適護理,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以提升患者舒適度為原則,開展如下護理內容:
(1)健康宣教:護理人員通過問答方式,了解患者對疾病與治療的知曉情況,針對性開展一對一健康宣教,提升患者的認知水平,簡單介紹無創(chuàng)呼吸機的使用方法與原理,講解正壓通氣治療時的注意事項,使患者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更好配合治療。
(2)心理護理:患者由于對正壓通氣缺乏了解,易產生焦慮、不安等不良情緒[3],應及時了解患者的不良情緒誘發(fā)原因,針對性開展心理疏導,可通過講解臨床成功案例,病友交流等方式,減少患者的緊張、擔憂等不良情緒,提升治療信心。鼓勵患者多與家屬、朋友交流,囑咐患者家屬多陪伴在患者身旁,多采用鼓勵性、積極性言語,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態(tài),不可在患者面前表現負性情緒,以免對患者造成不良影響。
(3)治療期間的護理配合:根據患者面部情況選擇面罩或鼻罩,調節(jié)呼吸機參數,保證無菌操作,提前準備好相關搶救藥物。指導患者根據自身舒適情況,選擇臥位或坐位,控制腦部、肩頸保持在同一水平位置,使患者可順暢呼吸。開啟無創(chuàng)呼吸機的濕化功能,并將濕化瓶的溫度調整為32~35℃,避免濕化液溫度過低,刺激呼吸道[4]。病情嚴重伴發(fā)意識障礙患者,護理人員需要密切監(jiān)測病情,定時吸痰,以保證患者的呼吸道順暢,將患者頭部進行適當固定,以免患者隨意移動,影響治療開展。待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指導患者開展呼吸訓練,包括胸式呼吸、腹部呼吸,開展四肢運動訓練。撤機后,應給予患者低流量、低濃度吸氧,指導患者開展深呼吸、有效咳嗽,開展自主呼吸功能鍛煉,促進肺功能水平提升。
(4)營養(yǎng)護理:對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進行評估,結合患者個人喜好,制定科學的飲食方案,日常飲食以優(yōu)質蛋白、富含豐富維生素、高熱量食物為佳,清淡飲食,控制每日碳水化合物攝入,以免二氧化碳潴留發(fā)生。必要時可通過靜脈輸注營養(yǎng)液,滿足機體所需營養(yǎng)。
(5)并發(fā)癥護理:對口咽干燥、腹脹、排痰困難等相關并發(fā)癥進行預防[5],例如,可通過引導患者主動咳嗽、拍背等方式促進排痰,也可通過鼻導管吸痰,將多余分泌物清除,避免排痰困難發(fā)生;可通過濕化器減輕口咽干燥癥狀。
(1)對兩組血氣指標進行監(jiān)測,包括動脈血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血氧飽和度(SpO2)、酸堿度(pH)。(2)以問卷調查形式,了解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總分100 分,分值越高,提示滿意度越高。(3)以生活質量量表評估,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了解,總分100 分,分值越高,提示生活質量越佳。
兩組血氣指標比較,觀察組四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統(tǒng)計值P<0.05,可見明顯差異見表1。
表1 血氣指標對比()
表1 血氣指標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滿意度評分與對照組相比均明顯升高,P<0.05,統(tǒng)計差異明顯見表2。
表2 滿意度與生活質量對比(,分)
表2 滿意度與生活質量對比(,分)
COPD 屬于多發(fā)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主要癥狀為咳嗽、胸悶、呼吸困難等,病情加重后,患者也會因并發(fā)呼吸衰竭,產生不良情緒,生活質量大幅降低,嚴重時也會危及生命安全[6]。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具有操作簡單、無創(chuàng)安全、不良反應少等優(yōu)勢,可避免感染癥狀發(fā)生。行正壓通氣治療時,可將患者氣道與呼吸機進行連接,通過呼吸機輔助呼吸,減輕呼吸壓力,使耗氧量減少,改善肺泡充盈度,使氣體交換面積提升,進而使肺間質水腫癥狀可有效緩解。COPD 患者接受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時,由于患者對無創(chuàng)呼吸機缺乏了解與認識,對治療效果抱有懷疑態(tài)度,加之疾病影響,患者治療時的配合度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治療效果[7]。因此,行正壓通氣治療時選擇合適的護理模式,在改善預后效果方面具有積極意義。舒適護理是通過護理干預,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精神等多方面均可保持舒適狀態(tài),減少身心痛苦,更好提升生活質量。COPD 患者接受舒適護理干預,可使患者的負性情緒有效緩解,使患者正壓通氣治療期間的舒適度顯著提升,保持良好的生理與心理狀態(tài),積極配合治療,以保證治療效果[8]。
本組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效果相比,以舒適護理配合干預的觀察組患者的血氣指標明顯改善,生活質量大幅提升,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也顯著提升。因此,舒適護理在COPD患者正壓通氣治療中配合,可獲得良好護理效果。綜上所述,COPD 患者行正壓通氣治療期間以舒適護理配合干預,可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提升生活質量,護理效果更理想,患者的滿意度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