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 萍,劉澤含,劉春風,王 瑞,李凡凡,楊 楊,楊迎晨,許瑞波,3
(1. 江蘇海洋大學藥學院,江蘇,連云港 222005; 2. 江蘇綠源工程設計研究有限公司, 江蘇,連云港 222007;3.江蘇省海洋資源開發(fā)研究院.,江蘇,連云港 222005)
Schiff 堿是一類含有亞胺基(-HC=N-)的重要含氮化合物,結構獨特而易于合成。Schiff 堿特征官能團結構使其與天然生物體系的結構類似[1-3],且其氮原子上存在孤對電子, 賦予了Schiff 堿優(yōu)良的配位性能和生物活性[4]。由于Schiff 堿及其金屬配合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殺菌、抗腫瘤、抗病毒的生物活性及光學、催化活性,使得它們在化學、醫(yī)藥、材料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潛在應用前景[5-8]。因此,設計合成結構新穎、性能各異的Schiff 化合物具有重要意義。
含哌嗪環(huán)化合物通常顯示出廣泛生物活性,如抗腫瘤、抗高血壓、鎮(zhèn)痛、抗炎及抗過敏等[9-10],它們是醫(yī)藥、農(nóng)藥等藥物的重要結構片段。以含有哌嗪環(huán)的伯胺為原料,通過與結構各異的含活潑羰基化合物的反應,能制備出含哌嗪環(huán)及其他官能團的席夫堿,從而改善化合物的一些理化性質(zhì)、藥理活性[11]。目前,國內(nèi)外對哌嗪席夫堿的研究較少,國內(nèi)主要是我們課題組進行含哌嗪環(huán)席夫堿及其衍生物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0-17]。近期,課題組首次研究了雙(2-羥基-1-萘甲醛)縮N,N'-二(3-氨基丙基)哌嗪Schiff 堿(簡稱為BNO)的最佳合成工藝條件。本研究報道BNO 合成(見Scheme 1)、結構表征及其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的抑制作用,為設計、開發(fā)具有優(yōu)良生物活性的含哌嗪環(huán)化合物提供一定參考。
Scheme 1 Synthesis route for the title compound方案1 標題化合物的合成路線
試劑:N,N'-二(3-氨基丙基)哌嗪(BAPP))是由東京化成工業(yè)株式會生產(chǎn),購于北京百靈威化學技術有限公司;2-羥基-1-萘甲醛、無水乙醇、正丁醇等均為市售分析純,用前皆未做任何處理。
儀器:SGW X-4 型顯微熔點測定儀,溫度未校正;Nicolet-is10 型傅里葉紅外光譜儀(KBr 壓片),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公司;UV-Vis 2550 型紫外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公司;Brucker DRX300 核磁共振儀(CDCl3為溶劑,TMS 為內(nèi)標)。
準確稱取1.033 g(約6 mmoL)2-羥基-1-萘甲醛于100 mL 三口燒瓶內(nèi),加入10 mL 溶劑攪拌溶解;再準確稱取0.601 g(3 mmoL)BAPP,用5 mL溶劑溶解在燒杯里。將三口燒瓶置于恒溫水浴鍋內(nèi),持續(xù)加熱攪拌,同時將燒杯中液體滴加至三口燒瓶中,在某溫度范圍內(nèi)反應一段時間,冷卻至室溫,過濾,濾渣用少量無水乙醇沖洗,烘干后稱重。
產(chǎn)物BNO為黃色粉末,產(chǎn)率約92 %;m.p.176~178 ℃; UV (EtOH) λ / nm : 230 (K), 307 (K),400-418(R);1H NMR (500 MHz, CDCl3) δ:14.32 (s,2H),8.73(s,2H),7.82(d,J=8.3 Hz,2H),7.66(d,J=9.3 Hz, 2H), 7.59 (d, J = 7.8 Hz, 2H), 7.41 (s, 2H),7.22(d,J=7.5 Hz,2H),6.90(d,J=9.3 Hz,2H),3.67(d, J=5.2 Hz, 4H), 2.46 (t, J= 6.8 Hz, 12H), 1.90(d,J=6.8 Hz, 4H); IR δ /cm-1:1058,1159,1214, 1 227,1256, 1277, 1346, 1361, 1401, 1417, 1463, 1492,1629, 3439. Anal. calcd for C32H36N4O2: C 75.56, H 7.13,N 11.01;found C 75.67,H 7.38,N 11.32。
主要采用熔點測定、紅外光譜、紫外可見光譜、核磁共振氫譜進行產(chǎn)物結構表征。
本研究通過單因素實驗分別考察了溶劑、反應溫度和反應時間對BNO產(chǎn)率的影響,獲得了最佳合成工藝條件。
參考文獻[10]的抑菌實驗步驟和方法,測定了產(chǎn)物BNO對二種受試細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取34 g營養(yǎng)瓊脂,加1.0 L蒸餾水,溶解后置于高壓滅菌鍋內(nèi),120℃滅菌30 min。冷卻至50~60℃制成平板,取0.1 mL活化菌液,在平板上涂抹均勻,以等距離均勻、垂直放置牛津杯。在牛津杯中加入0.1 mL樣品液,蓋好平皿,置于37℃生化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24 h。取出后,測量每個牛津杯周圍所產(chǎn)生的透明抑菌圈直徑(mm)。
2.1.1 溶劑的影響
稱取5 份2-羥基-1-萘甲醛1.033 g,溶劑分別使用無水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四氫呋喃和丙酮,按照1.2 的操作步驟,在60℃下反應2.5 h,考察溶劑對BNO 產(chǎn)率的影響,結果見表1。
從表1 可以看出,以四氫呋喃作為反應溶劑時,BNO 的產(chǎn)率最低,為13%??赡苁且驗楫a(chǎn)物在四氫呋喃中具有良好的溶解度,故析出的固體產(chǎn)物較少;當乙醇、乙酸乙酯作溶劑時,BNO 的產(chǎn)率分別為89%、87%,相差很少,考慮到乙醇價格低,故本實驗選擇乙醇作為最佳反應溶劑。
表1 溶劑對BNO 產(chǎn)率的影響Table 1 The effect of solvents on the yield of BNO
2.1.2 溫度的影響
按照1.2 的操作步驟,以乙醇為溶劑,在一定溫度下(50、55、60、65、70℃)加熱反應2.5 h,考察反應溫度對BNO 產(chǎn)率的影響,結果見圖1。
圖1 溫度對BNO 產(chǎn)率的影響Fig.1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yield of BNO
由圖1 可知,隨著反應溫度的升高,BNO 的產(chǎn)率先增大后降低,在60 ℃時產(chǎn)率最高,繼續(xù)升高反應溫度,BNO 的產(chǎn)率逐漸減小。有可能是因為溫度較高,反應原料發(fā)生了氧化反應,同時有利于亞胺水解的副反應進行,導致產(chǎn)率降低。故確定60 ℃為最佳反應溫度。
2.1.3 時間的影響
以乙醇為溶劑,按照1.2 的操作步驟,在60℃加熱反應一定時間(分別是2、2.5、3、3.5、4、4.5、5 h),考察反應時間對BNO 產(chǎn)率的影響,結果見圖2。
從圖2 可以看出,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BNO的產(chǎn)率先逐漸增加,然后迅速減少,當反應為4 h時收率達到最高,約為92%。因為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原料轉化率增加,產(chǎn)物增多,反應時間為4 h時,基本達到反應平衡,再延長反應時間,促進原料的氧化和產(chǎn)物的水解,使產(chǎn)率下降,故確定4 h為最佳反應時間。
圖2 反應時間對BNO 產(chǎn)率的影響Fig.2 The effect of time on the yield of BNO
2.2.1 熔點測定
常溫常壓下BAPP 為液體,原料2-羥基-1-萘甲醛的熔點為82~85 ℃,經(jīng)測定得固體產(chǎn)物的熔點為176~178 ℃,與固體原料2-羥基-1-萘甲醛的熔點不同,由此,初步判斷生成物可能是目標產(chǎn)物BNO。
2.2.2 紅外光譜分析
BNO 的紅外光譜如圖3。從圖中可以看出,在3439 cm-1處存在一個較寬的吸收峰,可歸屬為O-H的特征峰[18];在1629 cm-1處有一個強吸收峰,可歸屬為Schiff 堿典型的C = N 伸縮振動峰;1300-1544 cm-1吸收峰可能是萘環(huán)骨架C=C 的伸縮振動引起[19];在2941、2814、1463 cm-1附近的峰可能是由于-CH2-伸縮振動、變形振動引起的;1200-1300 cm-1的吸收峰可歸屬為萘環(huán)C-O 的伸縮振動[18];在1159 cm-1和1058cm-1處的吸收峰可歸屬為哌嗪環(huán)C-N 的伸縮振動。此外圖中沒有出現(xiàn)氨基NH2-、醛基CHO-典型吸收峰,說明該產(chǎn)物紅外光譜符合目標產(chǎn)物的結構特征,且反應比較徹底。
圖3 BNO 的紅外圖譜Fig.3 IR spectrum of BNO
2.2.3 紫外光譜分析
圖4 是產(chǎn)物BNO 與原料2-羥基-1-萘甲醛(簡寫為HNA)的紫外光譜圖。從圖中可以看出,NHA和BNO 在200~280 nm 區(qū)間出現(xiàn)較為復雜吸收峰,峰形比較相似,可歸屬為萘環(huán)骨架π-π*躍遷[18-19];二者在300~380 nm 出現(xiàn)的較強寬峰可歸屬為萘環(huán)C=C、醛基C=O 或亞胺基C=N 引起的π-π*躍遷,可能是由于助色基團-OH 的存在導致波長紅移[18-19];此外HNA 在大于400 nm 有一弱吸收,而BNO 在400、418 nm 處有較強寬峰,可分別歸屬為醛基HC=O、亞胺基C=N 的n-π*躍遷產(chǎn)生的R 帶,二者峰強的顯著差別可能是以下二個原因引起的:一是雜原子不同,O 的電負性比N 強,給電子能力要弱;二是N-上的烴基與共軛體系產(chǎn)生較強的超共軛效應。
圖4 BNO 和HNA 的紫外光譜Fig.4 UV-Vis spectra of BNO and HNA
2.2.4 核磁共振氫譜分析
由1H NMR 圖譜(見圖5)可以看出,在14.32 處有一單峰,可歸屬于萘環(huán)的羥基;在8.73 處的雙峰為亞胺CH=N 上的質(zhì)子;萘環(huán)上12 個質(zhì)子峰出現(xiàn)在6.89~7.83 區(qū)間;3.67 處的峰可歸屬為C10上的質(zhì)子;1.90 處的峰可歸屬為C11上的質(zhì)子;2.46 處的三重峰可歸屬為C12上的質(zhì)子。該1H NMR 進一步證明產(chǎn)物與目標產(chǎn)物BNO 結構一致。
圖5 BNO 的核磁共振氫譜圖Fig.5 1H NMR spectrum of BNO
初步研究了產(chǎn)物BNO 濃度為1、5 mg/mL 時對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實驗發(fā)現(xiàn):BNO 對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對大腸桿菌后續(xù)實驗的抑菌活性略好(見表2)。有關抑菌活性的進一步實驗正在后續(xù)實驗進行中。
表2 BNO 的抑菌實驗結果Table 2 The results of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of BNO
稱取7 份BNO,每份100 mg,加入7 只試管。在每只試管中分別加入氯仿、二氯甲烷、丙酮、乙醚、甲醇、乙醇、乙酸乙酯各1.0 mL,發(fā)現(xiàn)BNO在氯仿中全部溶解,在乙醚中幾乎不溶,其他溶劑中少量溶解;加熱后,在二氯甲烷中全部溶解,乙醚中仍舊幾乎不溶,其他溶劑中溶解度有所增加;再在試管中分別加入1 mL 相應溶劑,丙酮中全部溶解,乙醇、甲醇中部分溶解,乙酸乙酯中少數(shù)溶解,而乙醚依舊幾乎不溶,故可以得到BNO 在個溶劑中的溶解性難易順序為:三氯甲烷> 二氯甲烷> 丙酮> 乙醇> 甲醇> 乙酸乙酯> 乙醚。
以N,N'-二(3-氨基丙基)哌嗪和2-羥基-1-萘甲醛為原料,采用簡單易行的加成-消除反應,設計合成了一個Schiff 堿化合物即雙(2-羥基-1-萘甲醛)縮N,N'-二(3-氨基丙基哌嗪)Schiff 堿。由于2-羥基-1-萘甲醛分子中的羥基、醛羰基與萘環(huán)會分別發(fā)生p-π、π-π共軛效應,使得羰基碳正電性減弱,反應活性降低,因此,至少需要對反應溫度和反應時間二個因素進行考察。結合有關參考文獻,本研究選取了反應溫度、反應時間、溶劑種類三個因素進行了單因素實驗,并且獲得了目標化合物的最佳合成工藝條件,產(chǎn)率高達92%。利用熔點、紅外光譜、紫外光譜、核磁共振氫譜等手段對產(chǎn)物結構進行表征,證明為目標化合物。
該Schiff 堿分子中含有6 個配位原子,分別是2 個羥基O、2 個亞氨基N 和哌嗪環(huán)上的2 個N,由于哌嗪環(huán)可以以船式和椅式二種構象存在,以及哌嗪環(huán)上的柔性手臂丙基,使得該分子是一個很好的配體。下一步我們將對該席夫堿的金屬配合物的合成、性質(zhì)及活性等展開深入研究,為設計具有良好生物活性、光學性能的哌嗪等雜環(huán)衍生物[20-21]提供一定的理論和實驗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