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媛媛
◆摘? 要:語文學科對學生的人際交往以及未來個人發(fā)展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小學階段的教學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然而繁重的語文作業(yè)讓孩子們怨聲載道,于是很多小學生不能保質保量地完成……這些不好的習慣,一旦形成,將會對孩子的一生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合理科學的語文作業(yè)設置是十分重要關鍵的,由于過往部分教師在具體學習教學開展過程中并未有效發(fā)揮作業(yè)的實際功效反而給學生徒增壓力。單一死板地習慣了按部就班的布置作業(yè)模式,繁重的作業(yè)阻礙了孩子們的興趣培養(yǎng)以及欲望的激發(fā)。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采取具體策略措施,合理布置作業(yè),以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內化及鞏固,不斷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語文;作業(yè);質量;小學
一、幫助學生確立學習目標
在九年義務教育制度實施以后,剛剛走進小學學校的學生,其興趣愛好與性格特點皆存在不同。而隨著學習科目不斷增加,學生的學習任務就會增多,在一段時間后,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會越來越大,若中職教師不能認真看待這件事情,沒有正確的處理方式,大多數中職學生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甚至出現厭煩學習或者輟學的情況。所以,中職教師應重點思考怎樣留住學生,使學生在校期間專心學習,這就需要小學教師幫助學生確立學習目標,通過與學生溝通交流,使學生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首先,中職教師要讓學生懂得:在充滿競爭力的社會,要想不與社會脫節(jié),追隨社會發(fā)展的腳步,就要學習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充實并完善自己,增顯人生價值。其次,如今在許多企業(yè)單位皆需要擁有高素質、高文化的專業(yè)技術人員,若只是想通過勞動而不動腦筋會影響工作質量,學生在校期間要學知識與技能,為以后的社會實踐奠定基礎。最后,中職教師要抓住學生變化特點,當學生有進步時,及時對學生提出表揚與肯定,對優(yōu)秀的學生適當鼓勵,良好的學生給予建議與支持,由此減小班級中學生的學習差異,使全體學生取得進步[2]。
二、激活課堂教學,培養(yǎng)中學生語文素養(yǎng)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課堂是發(fā)展學生個體能動性的主陣地。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語文課堂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提升語文素養(yǎng),是當前課程改革的熱點問題。
1.以讀為主,感悟全文
教學中,可朗讀、跳讀、分角色朗讀、瀏覽等多種朗讀方式,培養(yǎng)學生語文語感。(1)初讀課文,引導學生整體感悟。書是靠學生自己讀懂的。學生自讀課文,做到:①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認清字形。②長句子多讀幾遍,通順了再往下讀。③不懂的地方作記號。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感悟文章整體和獨立思考能力。(2)再讀課文,可以采用跳讀或者瀏覽的方式抓住課文的重點去閱讀。抓住關鍵語句,仔細揣摩人物心理和感受。采用身臨其境的方法,讓自己融入到文本中。
2.質疑探究,主動參與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而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就是最好的方法。首先教師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提問,歸類整理后留下主要問題。接著就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包含在課文敘述的故事里,我們一起來找答案,好嗎?”一下子就把學生推上了學習的舞臺。然后學生通過自讀自悟,自主探究,自主發(fā)現,很快就解決了前兩個相對簡單的問題。頓時,他們的成就感倍增,滿懷信心要準備攻克第三個問題了。課堂真正成為了學生自己的課堂,他們在這里活躍思維,放飛心靈,展示自我,演繹風采,學生的主動性獲得了釋放,綻放出一片姹紫嫣紅。
3.合作學習,自主發(fā)展
《語文課程標準》 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閱讀方式,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展示各自的思維方法和內心體驗,在交流中傾聽、比較、反思,使自己的見解更豐富、全面。學生在輕松自然中相互表達、吸收,教師則來往于學生之中,作隨機點撥、評價,學生自主意識大大加強。如我在講授《記承天寺夜游》中,關于蘇軾的情感,有的學生挖掘不夠深入,全面。我就讓學生在課堂中以小組為單位,探究作者的情感。
4.拓展開放,延伸全文
語文課堂是開放的,不能過于死板,要充分把握課文內容,還得借助課后查閱資料。教師應引導他們課后去查資料,上網搜索。通過這些必須依靠語文實踐活動才能完成的任務,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潛能。
三、處理好批與改的關系,以批促改
1.批改分離,以批促改除當面批改的其余習作,教師認真閱讀后,只在需要修改之處做上相應的符號或加以眉批。比如,在一篇敘事的習作中,情節(jié)不夠具體,可在相應位置批注“好好回憶當時的情景,再寫具體生動一些”等字樣。或者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其回憶補充;又如學生習作中出現錯字或漏字,教師在相應位置畫上替換符號或添加符號,而不是直接將錯字改正或將漏字添上。學生細心體會教師所畫的符號和所加的眉批,認真地加以修改。這樣將“批”和“改”分離開來,以批促改,比教師直接寫出修改結果更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動作用。
2.同學間互批互改學生習作交上來后,老師先進行初審,看書寫情況和字數是否達標。書寫不工整者重抄,字數不達標者補寫。之后分發(fā)給學生批注。將班里學生分成三人或四人小組,以組內每一個學生的作文為修改對象,先由組長朗讀,組內成員互相討論,共同提出修改意見,組長將修改意見在相應位置作上批注。也可以同桌交叉批改。
四、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做語文作業(yè),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消化和鞏固,促進智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以及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但是,語文作業(yè)的現狀不盡如人意,教師設計的作業(yè)量多且單調,機械地重復寫作業(yè)過程,不僅壓抑了學生思想,還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優(yōu)化小學作業(yè),提高小學語文質量,是教育者亟須解決的問題。本文從多個不同角度分析了語文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的方法,使教師能夠在新課改中結合語文教學情況而有效突破傳統的語文作業(yè)設計限制,體現出趣味性及開放性的特點,為提升語文教學質量提供幫助。因此,教師不僅要重視作業(yè)設計,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優(yōu)化語文作業(yè)的設計思路,調動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劉玉梅.優(yōu)化小學語文作業(yè)提高小學語文質量成效[J].神州,2013(29).
[2]馬興喜.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理念、原則和策略[J].學周刊,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