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萍
撰寫會議紀要是辦公室的日常工作之一,也是辦公室工作人員的基本功。在工作中,寫好會議紀要有“八字訣”可循。
一、求“快”。時效性是會議紀要的最大特點。很多重要工作都要在會議結束后馬上落實,因此,會議紀要的撰寫、報批、印發(fā)一定要迅速,一般會議三至五天內印發(fā)紀要,重要緊急會議當天印發(fā)或隔天印發(fā)。我們平時要做好基礎工作,準備好各種會議的紀要模版,程序化填充文字內容。
二、求“準”。準確性是會議紀要的基本要求。首先,內容要準。會議議定的重要事項比如經費、時限、責任人等一定要準確翔實地記錄下來,不能有任何出入。其次,用語要準。參會人員在討論或講話中,對一些專業(yè)術語、專有名詞可能一帶而過,說的是不規(guī)范簡稱或俗稱,應在撰寫紀要時注意核對訂正。最后,記錄要準。紀要撰寫人員要全程參會,做好錄音和記錄,核對好參會人員,對于一些大型會議,經常會有“替會”情況發(fā)生,要以簽到情況為準記錄參會人員。
三、求“實”。會議紀要不需要華麗的辭藻,只要求原原本本記錄會議召開情況和議定事項,清晰簡練、準確平實,不能摻雜個人感情和看法。對于報領導討論決定的會議事項,一般只將最后議定的結果寫入紀要,不必記錄討論過程;對于傳達重要會議、文件或領導指示的會議事項,要抓住重點,避免空話套話,凡能從其他文件、資料中查到的內容一般不寫,只寫會議提出的要求和部署,使沒有參加會議的人看了紀要也能了解會議情況。
四、求“全”。要對會議進行全面的記錄,最忌丟項落項或多項。特別是有的會議可能會根據需要臨時加入一些議題或部署一些任務,要注意完整地寫入紀要。為便于撰寫和查閱,應當按照一事一標題或一段的格式撰寫,順序應按議題的重要程度和類別進行排列。
五、會“借”。在使用資料上要敢借、會借,一般來說,對于順利通過的議題,會議材料的請示事項就可以借用為會議紀要的決定事項,領導講話的主要提綱可以借用為會議紀要的強調(要求)內容,有選擇性地把會議材料借用為紀要內容,實際上是一個對資料進行收集、篩選、提煉、組合的過程。
六、會“改”。所謂改,就是在“借”的基礎上對部分材料進行再加工,這個過程不可或缺。比如,領導在會上脫稿部署工作、提出要求時,可能會講得過于詳細、層次稍顯不清、前后略有重復,在這種情況下,要對會議記錄進行修改加工,再寫入會議紀要,既體現領導真實意圖,又符合會議紀要準確務實的基本要求。
七、會“報”。會議紀要初稿寫成后,如何報領導批準也是一門學問。首先要廣泛征求意見,避免出現方向性錯誤,須向事項匯報部門、涉及部門和會上提出反對意見部門的主要領導征求意見,涉及重要大額資金使用的必須征求財務部門意見,視情況征求宣傳、人事、紀檢監(jiān)察等部門意見。完成這些基礎工作,才能逐級上報審批。
八、會“用”。會議紀要批準后,要特別注意發(fā)揮其作用。一要正確確定報送范圍,參會人員和單位都要報送,再視會議內容,報送有關部門閱知或在一定范圍內公開。二要與督辦工作做好銜接,由相關人員將紀要中有關任務梳理成待辦事項進行督辦。三要做好存檔工作,便于日后查閱,需要注意的是紀要在報送的過程中可能會由相關部門、領導進行多次修改,一定要存檔領導簽字確認的最終版本。此外,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單位內部的會議,不涉密的可在單位內網發(fā)布。
責任編輯/艾 ?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