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淑梅 楊正鋒 李小紅 沈彥剛 趙占紅
摘要:大棚結構不同,采光和保溫也不同,直接影響瓜菜產量。通過新引進裝配式全鋼架大棚與鋼竹混合結構大棚,對種植的甜瓜、番茄的產量進行對比試驗,分析不同棚型結構對不同瓜菜產量及效益的影響,供廣大生產者參考。
關鍵詞:裝配式全鋼架大棚;鋼竹混合結構大棚;產量;對比試驗
裝配式全鋼架大棚由甘肅省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于2012年從遼寧省遼陽市引進,大棚全部由鍍鋅鋼架組裝而成,施工簡單,造價低,采光和保溫性好,經濟適用。
1.1……試驗地點
慶城縣蔡家廟鄉(xiāng)鋼架大棚瓜菜生產基地。
1.2……試驗時間
2013年4月5日~2015年10月30日。
1.3……試驗區(qū)域自然條件
本試驗實施區(qū)域位于西川可灌溉的川臺地,道路交通方便,便于運輸。土壤為黃綿土,肥力中等,區(qū)域內海拔1200米左右,年均氣溫9.6℃,全年無霜期170 天,日照對照數(shù)2444.2小時,≥10℃的有效積溫2700℃,年平均降水量450~530毫米,屬于溫帶半濕潤半干旱區(qū),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是瓜菜的優(yōu)質產區(qū)。
1.4……試驗設計
本試驗每年選擇4棟大棚作為供試大棚,共試驗大棚12棟,規(guī)格均為50米×8米,其中6棟裝配式全鋼架新型大棚及6棟鋼竹混合結構大棚,選擇甜瓜、番茄2種瓜菜進行試驗對比,均以鋼竹混合結構大棚為對照。連續(xù)進行3年試驗,每年試驗均設2個處理,處理1設置1個重復,種植甜瓜;處理2設置1個重復,種植番茄。每種瓜菜選擇的大棚地理位置、土壤結構、施肥等條件均等,在移苗定植時,選擇長勢同等、苗齡同長的幼苗定植,不同棚型結構之間相同作物株距和行距均相同。
1.5……觀察記錄
為確保試驗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我站安排技術人員對每一種瓜菜從定植開始,對生長性狀、長勢、產量等整個過程跟蹤觀察和詳細記錄。尤其對單果重、產量的測定極其嚴格,均采用同一高精準度的電子稱稱量,每次使用前,均需校正,歸零后方可使用。同類棚內瓜菜從初次采摘開始,每次需在同一天全部完成,并記錄好每次采摘的數(shù)量、銷售價格、采摘時間及總采摘次數(shù)。在試驗中,若同類作物采摘期不同,則以采摘期短的為采摘時間,除按期采摘瓜菜外,其余時間不可采摘。每次記錄的數(shù)據(jù)全部錄入電腦進行匯總。第一步,計算平均單果重、單株結果數(shù);第二步,算出每座棚總產量;第三步,算出整個采摘期的經濟效益和單棚經濟效益;第四步,綜合分析比較,綜合評估,篩選出產量及效益占有優(yōu)勢的棚型。
2.1 不同棚型甜瓜產量表現(xiàn)比較(見表1)
2.2 不同棚型番茄產量表現(xiàn)比較(見表2)
2.3……產量對比分析
通過對以上4種瓜菜產量試驗比較,裝配式全鋼架大棚種植的甜瓜、番茄均表現(xiàn)有明顯的增產效果,3年平均增產幅度為13.1%、6.7%,在田間也表現(xiàn)植株長勢強健,蔓粗葉大,抗病性強、易坐果,果型整齊,該棚型適宜在慶城縣早春進行大面積推廣種植。
試驗表明,供試各棟大棚中,產量差異對比明顯。3年試驗中,2種供試瓜菜在裝配式全鋼架大棚中生產的產量均高于鋼竹混合結構大棚中生產的產量,單棚產量3年試驗的平均產量高于鋼竹混合結構大棚的甜瓜256公斤,番茄284公斤。實際生產中,應主要以建造裝配式全鋼架大棚為主,達到增產增效的目的。
作者簡介:趙淑梅(1968-),本科學歷,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鋼架大棚、日光溫室等設施建造以及瓜菜新品種新技術示范、推廣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