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文彥
眾所周知, 一個好老師,必定心懷大愛,這種愛不僅是對工作的熱愛,更是發(fā)自內(nèi)心對學生的關愛。用真愛去關心學生,學生能感知到,就能體會到老師的愛和溫度,從而喜歡、敬仰老師。所以說,如何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好老師,必須要做到心中有愛,眼里有光,專業(yè)知識扎實,讓班上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你的愛。
但是,光有愛還不夠,還要不斷提高自己。要做一名學生喜歡的好老師,必須要有源頭活水,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學習。閱讀是最好的提升自己的學習途徑,能讓我們具備扎實的專業(yè)基礎知識和淵博的文化知識,教學時,方可游刃有余。教師的專業(yè)知識是教書育人的資本,是將學生培養(yǎng)成才的必備條件,是教師必備的業(yè)務素質(zhì)。唯有腹有詩書,才能從容面對渴求知識的孩子。眾所周知,決定一個老師品味和境界的,是他的胸懷和內(nèi)涵,而影響一個人胸懷和內(nèi)涵的則是閱讀,學生喜歡有涵養(yǎng)識大體飽讀經(jīng)典的高品位老師。當然,除了閱讀,還要不斷創(chuàng)新自己的學習方式。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線上學習已然成為重要學習方式。隨時隨地,打開手機、電腦,通過直播,名家大師、經(jīng)典課堂、各學科優(yōu)質(zhì)課就在眼前。關注喜歡的名家APP,每天都可以學習他們的文章、課例,與他們對話。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要有良好的形象,文雅的行為舉止。良好的思想品行將是教師最偉大的人格力量的體現(xiàn)。學生喜歡有高度,品行端正的好老師。道理說一通,不如自己彎彎腰做示范。日常生活中,學生入校,老師站在校門口微笑問好;下課了,老師不拖堂,微笑與學生告別;班級衛(wèi)生打掃,老師手把手教;操場上的紙片,老師彎下腰去撿;食堂打飯,老師文明排隊,食無語,食勿余……在課堂上,老師書寫規(guī)范,文明用語,朗讀時字正腔圓;批改作業(yè)時,認真對待;允諾學生的事情,一定要努力做到,做不到時,要誠懇表示歉意……總之,在與學生相處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時刻用以身示范要求自己。一個不講信用的家庭,很難培養(yǎng)出一個大格局、誠信的孩子,同樣,一個粗魯吐臟話的老師,怎么能帶出一個文雅的班集體呢?
身正為范不僅僅表現(xiàn)在日常教學,還包括師德高尚。好老師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言行舉止都能透出自己的高修養(yǎng),高素質(zhì)。穿著打扮,與異性的交往,甚至一舉一動,都要記住自己是老師的身份。從站上講臺的那一刻,就要牢記自己是大寫的老師,要以良好的師德?lián)纹鹱约旱慕逃{天。我們的隊伍不乏也有如此老師,毫無愛心可言,上班期間不愿意輔導后進生,下班后極力鼓動學生到他家里接受輔導開小灶,收取高額補課費。請問,這樣的教師的品行和良知何在。當下的學生可能不會講出去,可是等他(她)畢業(yè),在他們和他們的家長眼里,這就是一個品行不正貪得無厭的老師。老師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里,都會折射自己的道德影子,是時間的長河里,學生和家長便是老師的鏡子。師德,需要培養(yǎng),需要教育,更需要每位老師的自我修養(yǎng)。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好老師不難,只要愿意,人人可以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愛與責任是師德之魂,恪守教師職業(yè)道德是教師的底線,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讓自己的專業(yè)成長得到快速發(fā)展,是成為好老師的催化劑。好老師人人喜歡,這是一個神圣的稱呼,是一種精神的體現(xiàn)。做學生、家長心中最美教師,任重道遠,需要老師們的共同努力。
教師,是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yè),但也是天底下最辛苦的事業(yè)。人們常把老師比作春蠶比作蠟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一直以來都是老師的寫照。然而,筆者以為,時代在發(fā)展,觀念在更新,好老師的定義,還不能單單有愛,有師德、有才能、有教學能力,還要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努力做一個優(yōu)雅生活者、終生運動者。在工作中,享受職業(yè)幸福感,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在生活中,能夠權(quán)衡工作與生活,處理好家庭與工作的關系,讓自己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享受風光、享受美食、與家人旅行等,讓自己在陽光祥和的家庭氛圍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