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鵬,李 娜,鄭繼會,周寶柱,張永波,胡思斌
(河北省滄州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河北 滄州061000)
胸腰椎骨折是骨科臨床常見的胸腰椎損傷性疾病,是由于外力造成胸腰椎骨質連續(xù)性破壞,其中高能量損傷是其主要致傷原因[1]。最有效的治療方案是胸腰椎術固定,以恢復、維持患者的脊柱高度、曲線和穩(wěn)定性,糾正畸形,以及減輕對神經系統(tǒng)的壓迫[2]。開放內固定術是胸腰椎間盤突出或椎管狹窄的常用治療手段,但術后腹脹的發(fā)生率較高。術中麻醉、術后疼痛刺激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減弱了患者術后胃腸功能,出現(xiàn)腹脹腹痛等不適,嚴重影響患者術后胃腸功能的恢復,還會引發(fā)靜脈血栓等嚴重并發(fā)癥,阻礙手術的早期康復進程[3]。常規(guī)的西醫(yī)治療收效甚微。中醫(yī)理論通過對該病病機的分析,辨證論治,采用合適的治療手段如穴位針刺、湯劑內服等進行消脹排氣、通絡除滿[4]。本研究中探討了厚樸排氣合劑內服聯(lián)合針刺穴位治療胸腰椎術后腹脹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納入標準:確診為胸腰椎骨折、椎間盤突出或椎管狹窄;有胸腰椎手術治療指征并行相應內固定術;術后出現(xiàn)腹脹腹痛,無排氣、排便;對本研究擬用藥物及治療方式能耐受;精神狀態(tài)良好,能配合治療。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原發(fā)性胃腸功能疾病;入組前已接受類似藥物治療;精神狀態(tài)異常;妊娠期或哺乳期;全身惡性腫瘤;基礎資料不完整。
脫落/剔除標準:中途自愿退出本研究;病情發(fā)生變化,需調整治療方案;未嚴格按本研究治療方案進行治療;研究數(shù)據(jù)缺失或不完整。
病例選擇與分組:選取醫(yī)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行胸腰椎術后伴腹脹的患者112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56)Tab.1 Comparison of the patients′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n=56)
患者取平臥位,暴露各個穴位,酒精消毒皮膚表面。采用華佗牌針灸針(0.3 mm×40 mm)針刺足三里穴、合谷穴、內關穴,快速進針,為提插捻轉、平補平瀉,患者出現(xiàn)麻、脹、酸、觸電樣感覺后,留針30 min退針,于術后6 h開始施針,每日1次,連續(xù)治療3 d。觀察組患者術后6,10 h各加服厚樸排氣合劑(瑞陽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50563,規(guī)格為每瓶100 mL)1次,每次50 mL,服用時搖勻,稍加熱后溫服。
觀察指標:觀察患者術后腸鳴音恢復、首次排氣、首次排便、腹脹消失的時間。采集患者空腹肘靜脈血各約3 mL,置乙二胺四乙酸二鈉抗凝管,采用Pico15A型臺式多功能高速離心機(美國熱電科技公司)5 000 r/min(離心半徑7 cm)離心10 min,分離,得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法檢測胃腸功能指標(包括胃動素、胃泌素、胃腸P物質)水平;以放射免疫發(fā)光法,采用M240172-γ型放射免疫分析儀(北京海富達科技有限公司)檢測C反應蛋白(CRP)、皮質醇(Cor)、去甲腎上腺素(NE)水平。檢測試劑盒均購自美國Ambion公司,嚴格按儀器操作規(guī)程及試劑盒說明書操作。
療效判定[5]:顯效,治療后24 h內腸鳴音恢復,36 h內出現(xiàn)肛門排氣、排便現(xiàn)象,48 h內腹脹腹痛感覺消失,胃腸道恢復正常蠕動;有效,治療后36 h內恢復腸鳴音,48 h內肛門開始正常排氣、排便,56 h內腹脹、腹痛感消失,胃腸道蠕動恢復正常;無效,治療后腹脹感、胃腸功能無改善??傆行В斤@效+有效。
安全性:統(tǒng)計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見表2至表6。觀察組中1例自愿退出研究、2例未嚴格執(zhí)行治療方案;對照組中2例因病情變化而調整治療方案、2例研究數(shù)據(jù)缺失不完整,均予以剔除。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Tab.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case(%)]
表3 兩組患者癥狀消退時間比較(±s,h)Tab.3 Comparison of symptom disappearance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h)
表3 兩組患者癥狀消退時間比較(±s,h)Tab.3 Comparison of symptom disappearance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h)
?
表6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例(%)]Tab.6 Comparison of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case(%)]
胸腰椎內固定術后胃腸功能減退,主要是受到手術麻醉、牽拉、術后疼痛、術中胸腹腔開放散發(fā)熱量等因素的影響,導致術后胃腸道蠕動功能受到抑制,出現(xiàn)排氣排便困難,進而影響預后[6]。因此,盡早恢復胃腸道功能及緩解腹脹腹痛癥狀,對于胸腰椎手術患者的術后康復有重要作用。西醫(yī)通常以促胃腸動力藥物、促排泄藥物等干預,并增加腹部按摩、早期床上運動等,但效果欠佳。
表4 兩組患者胃腸道功能指標比較(±s)Tab.4 Comparison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4 兩組患者胃腸道功能指標比較(±s)Tab.4 Comparison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表5同。Note: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P<0.05,as well as Tab.5.
?
表5 兩組患者CRP,Cor及NE水平比較(±s)Tab.5 Comparison of CRP,Cor and NE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5 兩組患者CRP,Cor及NE水平比較(±s)Tab.5 Comparison of CRP,Cor and NE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
中醫(yī)理論認為,胸腰椎術后胃腸道功能減退及腹脹腹痛的發(fā)生,主要是手術創(chuàng)傷導致的經絡血脈紊亂、瘀血殘留、氣滯血瘀、經絡阻滯、臟腑之氣郁結不通,繼而使脾胃升降失常,氣機逆亂,氣滯郁結于腸道,且傳導減慢,從而引起腹脹腹痛[7]。認為該病應以行氣消脹、寬中除滿為主要治療原則[8]。本研究中,觀察組的臨床療效相較對照組顯著提升,表明聯(lián)合治療方案對胸腰椎術后腹脹的療效較好。厚樸排氣合劑組方中,厚樸有行氣化濕、燥濕消痰、下氣除滿功效,可用于食積氣滯、腹脹便秘的治療;大黃通腑導泄、瀉熱通腸、逐瘀通經;木香行氣止痛、健脾和胃;枳實破氣消積、化痰散痞。全方共奏下氣除滿、排氣散結、調和脾胃之功效,進而通胃腸氣機,脹氣得消,胃腸蠕動功能恢復至正常[9]。同時,針刺相關穴位后可獲得通陽理氣、和胃降逆、通腑除痞的效果。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腸鳴音恢復、首次排氣、首次排便、腹脹消失的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
胃動素為胃腸道分泌的胃腸激素,其水平升高能刺激上消化道機械性運動和生理性電活動,加速胃排空運動。胃泌素也是一種重要的胃腸激素,促進胃腸道的分泌功能,促進胃竇、胃體收縮,增加胃腸道的運動。P物質廣泛分布于消化系統(tǒng),主要作用是加強機體的胃腸道平滑肌收縮,增加腸蠕動次數(shù),促進胃排空[10]。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胃動素、胃泌素、胃腸P物質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從分子學角度證實聯(lián)合治療方案可改善胸腰椎術后的腹脹癥狀。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CRP,Cor,NE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表明加用厚樸排氣合劑能進一步減輕機體的氧化應激狀態(tài)對胃腸道蠕動功能的刺激,進而改善胃腸道功能。且觀察組患者加服厚樸排氣合劑,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未顯著增加。
綜上所述,厚樸排氣合劑聯(lián)合針刺穴位治療胸腰椎術后腹脹,能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改善腹脹癥狀,升高胃動素、胃泌素、胃腸P物質等指標水平,減輕機體氧化應激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