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附屬實驗幼兒園 李偉偉
這是我們班孩子玩螺母積木的第三周,今天宸宸一個人默默地搭建著……前段時間他經(jīng)常和幾個好朋友一起搭建“消防車”,可今天卻獨自一個人,其他小伙伴還在搭建著其他車子類作品。
游戲實錄一:“我的長頸鹿搭好了!”
游戲開始后,幾個小朋友在搭建車子類作品,宸宸則一個人安靜地組裝螺母積木——他先把兩塊中等長度的積木用兩根螺母在兩端組裝起來,又在組裝好的積木一端和中間地方的左右兩側分別安裝了有輪子的中等積木,然后他在組裝好的積木的另一端組裝了一塊中等積木,并在這塊積木的另一端安裝了一塊直角積木,最后他笑著說:“我的長頸鹿搭好了!”
游戲解析
游戲開始后,宸宸并沒有請求平時和他一起玩的小伙伴繼續(xù)和他玩,也沒有強迫別人接受或加入自己的游戲,說明他有同理心且懂得尊重別人,這是幼兒良好人際交往的重要體現(xiàn);另外,宸宸能根據(jù)見過的長頸鹿(有多次參觀野生動物園的經(jīng)驗)組裝出與眾不同的長頸鹿造型,可以看出他能結合實際生活經(jīng)驗進行想象和創(chuàng)造,并用不同形狀的材料創(chuàng)造性地組裝出自己熟悉的動物。
圖1.組裝完成的“長頸鹿”
圖2~3.幾個人一起才能將“長頸鹿”扶起來
游戲實錄二:“長頸鹿站起來吧!”
組裝完成以后,宸宸試著把長頸鹿拉起來讓它站立在地上,他一個人拉了很長時間:雙手抱著“長頸鹿”的脖子往上拉時四條腿上的輪子在滾動;一只手抱著脖子、另一只手拉著一條后腿往上拉時,其他三條腿上的輪子也在滾動……試了幾種方法都沒有成功。后來宸宸請旁邊的兩個小朋友幫助他——他扶著長頸鹿的脖子,另外兩個孩子分別扶著脖子向上拉身體,最后,“長頸鹿”終于站起來了!
游戲解析
宸宸組裝的“長頸鹿”的腳是四個輪子,因為他前期的搭建作品是有輪子的消防車——他或許覺得裝了輪子的長頸鹿就可以像汽車一樣移動了吧!在遇到長頸鹿無法站立的問題時,他能夠獨立思考并想出幾種辦法去解決難題,雖然沒有成功,但從中能看到他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后來,宸宸請別的小朋友幫助他,三個人通過分工協(xié)作,最終成功地讓長頸鹿站起來了。
游戲分享:把話語權還給孩子
在游戲后的分享環(huán)節(jié),宸宸提出了自己的疑惑:“為什么長頸鹿總是站不起來?怎樣才能讓長頸鹿站起來?”針對這些問題,我?guī)ьI孩子們回看宸宸的游戲視頻,通過引導、追問等方式發(fā)散孩子們的邏輯思維,并尋找問題的“因果”關系。
老師:“宸宸的長頸鹿為什么總是站不起來呢?”
銘銘:“輪子是圓的,很容易滾動,所以長頸鹿很難站起來?!?/p>
毛毛:“應該把螺母擰得緊緊的,這樣就牢固了?!?/p>
老師:“把哪里擰得緊緊的?”
毛毛:“就是輪子和木板接口的地方?!?/p>
老師:“嗯,這個方法不錯,每個接口的地方都擰得緊緊的,這樣就不會搖來晃去了,或許長頸鹿就能站得穩(wěn)了,那你們還有更好的方法嗎?”
菱菱:“我覺得還可以把輪子換成直角積木,因為我搭秋千的時候就用這樣的積木,支架就會很牢固。”
老師:“嗯,直角積木可以平穩(wěn)地放在地上,但是只換四個腳就可以了嗎?”
毛毛:“肯定不行,因為接口的地方不牢固,還是會搖搖晃晃。”
悅悅:“對呀,還得把接口的地方擰緊?!?/p>
老師:“你們真聰明,不僅發(fā)現(xiàn)了長頸鹿站不起來的原因,還能想到解決長頸鹿站不起來的辦法呢,為你們點贊!這么多辦法到底能不能解決宸宸的問題呢?”
宸宸:“我覺得把輪子也換掉會更牢固,明天我就試試?!?/p>
……
游戲解析
游戲中雖然小朋友們齊心協(xié)力幫助宸宸讓長頸鹿站起來了,但游戲結束后他在反思、探究長頸鹿總是站不起來的原因;在分享環(huán)節(jié),宸宸清晰大膽地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在傾聽了小朋友的多個解決方案后,他選擇了自己認為更有效的方法,并表示愿意在下一次活動時進行嘗試。這雖然不是宸宸自己想到的解決方案,但是他在傾聽別人的想法時也在進行自我思考與建構:思考著每種方案的有效性以及如何去改進自己的方案,并主動建構著自己的搭建方案。
圖4~5.請同伴幫忙改造“長頸鹿”
游戲實錄三:改造長頸鹿
第二天游戲時,宸宸拿到“長頸鹿”后拉了拉,結果站不起來,然后就拿了直角積木想要當做長頸鹿的腳,他擺弄了一會兒后走到銘銘跟前說:“我不會安裝直角積木,你幫我安裝一個吧!”銘銘答應后便開始安裝,宸宸則和幾個好朋友在一旁玩別的游戲。銘銘安裝好一個腳后叫宸宸過來自己安裝剩余的腳,宸宸說:“你再幫我安裝一個吧,剛才我沒看到你是怎么安裝的?!便戙戇吺痉哆呎f:“就是這樣的直角積木,然后用螺母穿過去安裝就行了?!庇谑清峰烽_始安裝,邊安裝邊問銘銘:“是這樣嗎?”銘銘也及時回應著他。過了一會兒,銘銘對宸宸說:“我需要一塊有五個洞的長積木?!卞峰氛f:“我給你一個?!闭f著便小跑著去拿長積木……
游戲解析
宸宸請銘銘教他組裝直角積木的方法,然后自己嘗試組裝,說明宸宸能理解銘銘的行為及語言,還能學會運用銘銘的組裝方法;后來,銘銘有需求時他立馬提供幫助,兩個人互幫互助、團結友愛,都懂得適時適度地幫助別人。
游戲實錄四:再次改造“長頸鹿”
宸宸組裝“長頸鹿”的時候,揚揚和浩浩也過來幫忙了。組裝完最后一個直角積木后,宸宸說:“好了,可以讓長頸鹿站起來了,我們一起試試吧!”然后宸宸扶著長頸鹿的身體,揚揚拉著頭和脖子,浩浩拖著身體和后腿,三個人一起試著扶,結果沒有成功——長頸鹿前腿趴在了地上;接著宸宸繼續(xù)調整長頸鹿的四只腳,揚揚松開手時脖子又歪了,宸宸邊笑著說“它在吃草嗎”邊用手去扶脖子,然后他蹲在長頸鹿的正前方,一只手扶著脖子,一只手扶著腳,揚揚則騎在了長頸鹿的身上對浩浩說:“我騎在它的屁股上了?!焙坪菩χ哌^來說:“我也來騎騎?!苯酉聛恚齻€人便展開了“長頸鹿”的主題游戲。
圖6、圖7.再次改造“長頸鹿”
圖8.“長頸鹿”改造完成
游戲解析
宸宸、揚揚和浩浩的游戲剛開始是平行游戲,但慢慢地發(fā)展為聯(lián)合游戲甚至是合作游戲了——由剛開始的各玩各的到合作一起玩,孩子們的游戲水平逐步提高。宸宸在游戲中充當著一個組織者、領導者的角色,且有較強的獨立性,如,他堅持自己的搭建想法進行改裝,并告訴同伴該怎么做;改造完成后,三人又展開了假裝游戲,游戲的趣味性更強了。
今天宸宸只改造了長頸鹿的四只腳,接口處還沒有處理,雖然與昨天分享中想要實施的方案不一樣,但他也享受了組裝搭建的過程和同伴游戲的樂趣。我在想,不太追求組裝改造的結果和實物外形的相似度,或許也是幼兒游戲的一個特點吧!他們更注重搭建游戲的過程,享受游戲中的趣味體驗。
1.游戲過程重于游戲結果
宸宸的作品初具形態(tài)時就為它取了“長頸鹿”的名字,但除了有頭、身體和四肢外,實在看不出是一只長頸鹿,但這又有什么關系呢?他是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知道動物的基本結構)用積木搭建的游戲作品,且具有一定的表現(xiàn)力與創(chuàng)造力;從遇到的困難中認識了每種積木的特征(圓的滾動,方的平穩(wěn),直角積木具有穩(wěn)定性)并解決了遇到的問題,獲得了新經(jīng)驗,思維也得到了變通;接著宸宸又跟同伴們一起協(xié)作改造長頸鹿,利用掌握的辦法嘗試解決問題,整個搭建游戲的價值得到了有效發(fā)揮:一方面滿足了組裝搭建的動作需求,另一方滿也滿足了游戲的趣味體驗。所以,我們應該明白游戲過程比結果更重要,游戲的目標是讓孩子獲得滿足,同時在玩耍、游戲的過程中獲得全面健康的成長。
2.教師要充分放手,找準時機促進幼兒深度學習
在整個游戲過程中,教師扮演著“游戲陪伴者”的角色——在游戲中最大限度地放手,尊重他們的游戲意愿,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從而給幼兒發(fā)揮潛能、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同時還要做到細致地觀察和解讀他們的游戲行為,對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思考并判斷是否需要介入、怎樣介入及提供怎樣的支持與引導等。
如宸宸第一次搭建完后,自己一個人擺弄了很久都沒有把“長頸鹿”扶起來,我判斷此時此處正是促進他深度學習的關鍵節(jié)點,但為了不影響幼兒自主游戲,我選擇暫時不去幫助他扶長頸鹿,而在游戲結束后的分享環(huán)節(jié)引導他提出自己的疑惑,在孩子們一起觀察討論的過程中促進其深度思考。由此,在下一次的游戲中,宸宸就能將思考的結果轉化為游戲中的具體行為(即深度學習的表現(xiàn)),這樣不僅能有效促使幼兒深度學習,也能使他體驗到通過自己思考、努力獲得的成功與喜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