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靜
看到曾衍濤先生的畫作,我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句詩:“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我不是武隆人,但當我看到曾先生描繪的武隆山水時,我瞬間化身武隆人,深深地愛上這片土地,并為之自豪!曾先生的作品于細微處見匠心,于平常處顯奇崛。他畫的是山河,表達的是對這片山河深沉的愛;他描繪的是家鄉(xiāng)的風景,蘊含的是對家鄉(xiāng)的自豪之情。
且來看這幅《龍溪古渡圖》。
《寰宇記》載,“以邑界武龍山為名”,故而古稱“五龍”。 傳說武隆山水形勝,境內山脈交錯連綿,貌似五龍盤繞,有龍騰氣象。武隆境內保留著許多用“龍”命名的地方,例如龍壩、龍洞、龍寶塘、龍水峽,以及這幅山水畫描繪的對象——龍溪古渡。
這是一個鑲嵌在綠水青山之間,潛藏在千仞峽壁中,消隱在亙古時光里的古渡口。既然是渡口,自然就有碼頭。曾衍濤先生的工筆描繪綿密細致,行云流水,變化無窮,完美再現了舊時碼頭熱鬧非凡的場景。通過曾先生的細致描繪,我仿佛看到外面運送食鹽、布匹、洋貨的船舶靠岸時,小鎮(zhèn)百姓臉上的喜悅之情;仿佛聽到工人往船里裝載山里的糧食、煙葉、桐油時的吆喝聲。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鄙嚼锏奶禺a源源不斷地從這里運走,外面的貨物又源源不斷地從這里運進山溝。絡繹不絕的船工、商賈從碼頭連綿到古街,又從古街散布到石拱橋,可謂商賈云集、車水馬龍、觀者如市。
《龍溪古渡圖》 曾衍濤/作
《秋壑鳴泉圖》 曾衍濤/作
這幅畫完美再現了《龍市晚歸》描繪的龍溪碼頭的熱鬧場景:龍溪一哄氣霏霏,數到墟期未肯違。地接滇黔通百貨,人傳朱頓敞千扉。杏花雨濕園丁鼓,楊柳風披客子衣。遙指夕陽人影散,誰家官舫又來歸。
傳說有碼頭的地方就有熱鬧的集市,曾衍濤先生用鱗次櫛比的房子給了我這樣的觀者對古渡口熱鬧集市的無限遐想。想必這樣的集市定然是“太平日久,人物繁阜”。那些房子里,或許有賣桐油的,賣山藥的,賣酒的,賣鐵器的;街上有賣菜的,剃頭的,賣糖葫蘆的,賣剪紙的……我仿佛聞到包子鋪飄出的陣陣香味,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呢。
正當我幻想著包子鋪剛出籠的包子是什么餡兒時,我聽到了鳥鳴的聲音。龍溪古渡口不僅人丁興旺,而且“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云興霞蔚”。
龍溪古渡就這樣靜靜地守候在龍溪河與烏江的交匯處,雖然“閨藏深山人未識”,但經曾衍濤先生的演繹,想必會“一朝聞名天下驚”。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龍溪古渡或許早已失去了它舊時的地理優(yōu)勢和經濟地位,但這樣的綠水青山可不就是一個天然的聚寶盆么?這幅畫作氣勢磅礴渾厚,筆墨凝重質樸,畫風蒼秀齊出,展現了畫家不拘一格的氣概,于婀娜中見剛健之氣,于婉媚外顯遒勁之韻,讓觀賞者如癡如醉,給人自然清秀的視覺享受和天人合一的內在沉淀。
前文提到當我看到曾衍濤先生的畫作,首先想到的是一句詩,而當我看到曾衍濤先生的這幅《秋壑鳴泉圖》,我不禁在心里輕輕唱起了一首歌:“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響,跳下了山崗,走過了草地,來到我身旁。泉水呀泉水你到哪里你到哪里去,唱著歌兒彈著琴弦流向遠方,請你帶上我的一顆心,繞過高山一起到海洋……”那我是如何想到這首歌,如何聽到泉水叮咚的聲音的呢?龔賢在《畫訣》中說:“畫泉宜得勢,聞之似有聲?!边@幅畫作里,山上的泉水飛瀉,河中的漣漪以及被泉水沖下來的大小石子形成動勢。曾衍濤先生正是通過泉水的動勢,表現了泉水飛瀑之聲,讓我聯想到了這首歌。
在心里哼唱完這首歌,再來細細觀賞這幅畫作??梢钥吹竭@幅畫的主要描繪對象除了泉水,還有峭壁上嶙峋的巖石,山峰上蒼茂華盛的松樹,以及山腳下如亭如蓋的紅楓??吹竭@些元素構成的畫面,我不禁想到王維的詩:“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彪y怪這幅畫名為“秋壑鳴泉”,這些元素和這樣的構圖不言而喻地再現了雨后秋天山里的場景,讓我這樣的觀者有了詩歌《山居秋暝》營造的身臨其境之感。
最后再來看這幅《大地素顏圖》。不知道觀畫的你看到這幅畫作聯想到什么呢?我聯想到了毛主席的詩詞《沁園春·雪》。想象自己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看“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眼前的畫作不過幾尺有余,但它縱橫千萬里,意境壯美,氣勢恢宏,展示了大氣磅礴、曠達豪邁的意境,更抒發(fā)了畫者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
這大概就是山水畫的魅力所在,它是有形的詩,是無聲的歌,給人以無限的遐想。
中華大地幅員遼闊、山河壯麗,千百年來,歷代先賢用文字或畫作的方式記錄下自己對祖國山河的觀感和熱愛之情。在這片土地上,可以看到波浪寬寬的大河,可以聞到被風吹來的稻花香,可以聽到艄公的號子,可以看到船上的白帆;這里的姑娘好像花兒一樣美,小伙的心胸像大山一般寬廣;這里有好山好水,到處都是明媚的春光。這是我們強大的祖國,是我們生長的地方。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
這就是我從曾衍濤先生的畫作里體會到的強烈的家國情懷、時代氣息和民族精神,你呢?是否也有同樣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