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林會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信息技術廣泛而深入地影響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其中信息技術對現代教育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信息技術突破傳統教學手段的制約,不僅推動教學方式的變革,也促進教育思想的更新。分析探討現代信息技術與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深度融合的問題與路徑,進一步發(fā)揮信息技術對思想政治教學的作用,符合當前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改革的要求,能更好地突出教學重難點,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有效地指導學生的行為實踐,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信息技術;思想政治;學科教學;深度融合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5-0078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是一種新興教育模式,在新世紀教育過程中占主導地位。為了轉變傳統的、不適應于時代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便需要以實際教育情況為出發(fā)點,全面分析以信息技術為主要渠道的新型教育模式,從而不斷地革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使其更加生動有趣,從而全面激發(fā)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性和有效性。
一、信息技術與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融合的必要性
通過有效地使用新型的信息技術,可以不斷地革新傳統的教育方式。面對信息爆炸的新時代,以往以理論教育為主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已無法滿足這個時代的新要求。與高中其他課程相比,思想政治課更具有抽象性,如果只注重理論教學,學生極有可能會感到難以理解。如此一來,就無法滿足相應的教學需求。而信息技術這種新型技術便可以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將思想政治課程中比較抽象的、復雜的內容進行具體化,使其更加生動、便于理解。
二、信息技術與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融合的意義
思想政治這一課程難度較高、內容較多、理論性較強,學生很難僅憑教師對知識點的講解而形成深刻的記憶。如果能將信息技術與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結合起來,便可以通過圖片、動畫多媒體的形式,再現抽象、復雜的知識內容,從而使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教學氛圍中提高對知識重點的把握程度和知識難點的理解程度。由此,學生不僅提升了學習興趣,還能夠在生動活潑的教學實踐中對知識進行理解和記憶,最終達到提高思想政治課程質量和效率的目的。[1]
三、信息技術與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融合的現狀分析
1.融合居于表面,存在認識誤區(qū)
雖然現在很多高中學校已經將信息技術運用到高中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但是往往是技術與課程的簡單相加,這一融合流于形式、過于表面,并不能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在思想政治課程中的作用,也不能達到最終的教育目的。這種過分注重表面形式的融合,不重視知識的總體優(yōu)化,并不能脫離應試教育這一教育模式的弊端。從本質上來講,這與注重考試成績和升學率的應試教育模式區(qū)別不大。[2]
2.課堂枯燥乏味,難以調動興趣
由于傳統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導,通過教師講課,學生做筆記、背知識點的方式來進行的,這使課堂氛圍十分枯燥乏味,難以提起學生學習的熱情。并且,受我國現在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許多學校將考試成績作為教育的第一目的,經驗主義、題海戰(zhàn)術、唯分數論,這給學生帶來了十分沉重的壓力,這使得學生只能一心地應付考試,而無暇調整學習思想。長此以往,學生便喪失了學習思想政治課程的興趣。
四、信息技術與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融合的路徑探索
1.實現技術融合,充實教學內容
現代科學技術是學生更好地認識社會的重要渠道,如果思想政治課程能與信息技術相融合,則能夠通過科技手段來幫助學生更加充分地認識整個人類社會。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起良好的科學意識,還能幫助學生培養(yǎng)起科學公正的道德評判標準。在紛繁復雜的網絡世界中,學生能夠正確地運用網絡技術,安全健康地上網,通過學習網絡正面文化來豐富自己的知識。在教學時,教師不能僅局限于教材上的內容,還需要通過信息技術充分挖掘網絡上的實事案例與知識點相互融合,從而創(chuàng)造更具時代感的教學情景,幫助學生深入分析教學內容,提高學習質量。
2.打破傳統觀念,提高教育實效
在信息技術與教學相融合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局限在傳統的教育思維中,要以當前社會的實際情況為出發(fā)點,以書上的知識內容為落腳點,使教學更具有時代意義。并在此過程中,從學生自身實際情況出發(fā),幫助學生解決在成長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現實意義和實際作用。此外,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也要幫助學生樹立起良好的網絡道德品質和信息價值觀念,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面對魚龍混雜的網絡環(huán)境,并通過對真實案例的分析,幫助學生培養(yǎng)起對網絡世界更加客觀的思維判斷。從而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素質,使學生在正確的價值觀念下健康成長,發(fā)展成為符合時代要求的復合型人才。
3.強化師資建設,提高專業(yè)水平
教師能否有效地利用網絡技術來篩選出能夠提高教學效果的素材對教學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地提高自己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除了提高對基本信息技術的操作能力外,還要保證課件這一教學工具具有傳達教師思想理念的能力。此外,教師在鉆研專業(yè)知識的過程中也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不僅要做到“精深”,還要做到“博大”,才能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提供足夠的師資支持。
五、結束語
信息技術為學科教學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和教師之間進行和諧的思想交流,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是信息技術與高中思想政治課程融合的最終目的。本文分析了現代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以完善基礎教育信息化建設為基礎,通過不斷實踐和努力,推進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教學融合發(fā)展,將進一步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思想政治教學改革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陳為穎.微課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7).
[2]馬玉芹.多媒體應用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利弊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15).
(作者單位:湖南省懷化市會同縣第一中學418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