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韓明玉
摘? 要: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是現(xiàn)代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線下線上混合教學模式的實施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起到重要作用。機械設計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提設計理念是設計質量的關鍵因素,如何提高設計人員的質量,這是機械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方向,線上線下混合教師模式的實施能發(fā)揮各自特點,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強課堂教學效果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本論文從不同方面闡述基于機械設計課程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研究,希望為研究機械設計課程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專家和學者提供理論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機械設計課程;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研究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是適應信息技術發(fā)展,適應學生心理、生理發(fā)展特點,適應新時代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要求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學生可以利用網(wǎng)絡學習平臺學習資源的線上學習與教師課堂上組織引導學生的線下學習有效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有效改善學習的效果。
一、機械設計課程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機械類專業(yè)培養(yǎng)出的人才將是國家未來工業(yè)技術發(fā)展的最核心部分,這些人才應當掌握熟練的技術操作方法,擁有充足的專業(yè)基礎知識儲備,同時,還必須具備人文素養(yǎng),比如正確的價值觀、高尚的人格品質、團隊協(xié)作意識、集體觀念以及奉獻精神等。在人才培養(yǎng)中,機械類專業(yè)學生側重于工程學科的學習,比如力學、工程圖學、機構學等,對于人文、社會這些學科的學習比較少。但大多數(shù)學生擁有較好的科學基礎,較為敏銳的學習能力邏輯思維,希望能夠在學習專業(yè)知識的同時,了解社會的發(fā)展需求,以及國家的政策,并以此作為人生前進的方向。所以在機械設計基礎課程開展的同時融入課程思政的教學方法,能夠達到有效的立德樹人的目的。
二、《機械設計》課程線上線下課程特色
線上、線下模式結合,課程內容系統(tǒng)、完整,在機械類各專業(yè)課程體系中,本課程是專業(yè)主干核心課程之一。該線上課程建設緊密結合當前機械應用的現(xiàn)狀,把機械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知識及主要應用有機結合在一起,在內容上體現(xiàn)了教學內容的完整與連貫,在深度與廣度方面又以教學案例、圖片等方式加以體現(xiàn),使學生能直觀、形象地了解機械的應用。線上內容運行有序,反饋及時、有效,線上課程建設完成后,學生根據(jù)所學知識,自行登陸測試系統(tǒng),做相應的測試,測試結束后,系統(tǒng)能即刻將測試結果顯示出來,及時反饋學生學習的效果。線上線下的教學模式就是把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技術和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結合起來,既能引導并監(jiān)控學生的學習過程,也能夠讓學生自己找到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從而有更多的學習積極性。同時設置課程思政模塊,思政內容突出。打造線上線下交叉融合平臺,促進教育資源共享,線上課程建設完成后,要注重提高學生的網(wǎng)絡自學能力,提高教學活動效率,讓學生有更多的學習積極性。并在教學資源共享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個性化的學習。
三、基于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機械設計》課程教學改革
(一)教學模式的改進
教師首先應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改變傳統(tǒng)的“滿堂灌、填鴨式”教學方法。在本課程的教學中,針對目前學生的心理和學習特點,在結合多媒體板書線下教學的基礎上,借助云班課手機互動教學平臺線上教學,綜合采用分層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自主學習法、小組合作探究法等,更好的完成教學內容,讓傳統(tǒng)的單向知識傳授教學模式變成雙向的、多向的信息交流和傳遞模式。
(二)教學內容改革
《機械設計》課程學習模塊及教學內容的確定在機械類各專業(yè)課程體系中,本課程是專業(yè)主干核心課程之一,屬于崗位核心能力訓練層次,也可作為專業(yè)群內其它專業(yè)的核心課或選修課。本課程是基于機械類產品的設計、開發(fā)、改造,以滿足各種需求的基礎知識課程,本課程主要培養(yǎng)學生具有綜合運用有關課程、標準和規(guī)范等知識進行機械設計的初步能力。培養(yǎng)學生能圍繞工程實例,采用“教、學、做”三位一體化的方式,把理論教學所獲得基本機械工程設計理論基礎知識應用于實訓教學中,使學生不僅有較高的理論基礎,而更重要的是有較高的工程實踐技能。
(三)教學方法分析
3.3.1分層教學法
綜合前期知識掌握情況和每位同學目前的知識、能力水平,將學生進行分組,承認并尊重每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每組安排適合該組同學的相應難度的學習任務,使每位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發(fā)展和提高。
3.3.2自主學習法
課前,教師將所需要掌握內容的微課視頻、預習用 PPT、自測題等學習資料通過互動教學平臺發(fā)送給學生,學生課前不受空間時間的限制進行線上自主學習。
3.3.3任務驅動教學法
根據(jù)分組情況,給每組同學安排相應難度的零件立體圖進行繪制。在繪制過程中,完成基本知識的學習與運用,同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有針對性的查缺補漏。
總之,混合教學模式是近年來興起的新型教學形式,它顛覆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課堂教學模式。
把機械設計和課程思政融合在一起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實現(xiàn)全方面的玉人。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擁有奉獻精神,學會團結協(xié)作等。而教師要在課程的基礎上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不斷的嘗試課程思政的教學新方法。并在課堂上適度的融入思政元素,這樣才能夠立德樹人,培養(yǎng)出符合國家標準的高素質的優(yōu)秀工程技術人員。
參考文獻:
[1]董欣.當前思政理念下機械設計專業(yè)課程思政教學探究[J].??中國設備工程.?2020(16)
[2]高小玲,王淑霞.課程思政背景下市場營銷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營銷界.?2020(08)
[3]董雅潔,盧鍇鋒,李玉紅,王瑞婷,肖麗君,張雷,齊潔敏,楊振軍,胡桂才.??“互聯(lián)網(wǎng)+課程思政”模式在泌尿系統(tǒng)整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20(28)
[4]王會,孟俊煥.新形勢下課程思政元素融入《機械設計》教學過程的探索與實踐[J].??汽車實用技術.?2020(22)
[5]田英濤,郅紅,李俊青.??將“課程思政”隱性植入大學英語教學——以一個實際教學設計為例[J].校園英語.?2020(19)
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省青年專項課題(GJD1318010)“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機械設計'教材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