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冬晗
(吉林市中心醫(yī)院,吉林 吉林 132001)
全麻手術蘇醒期躁動主要表現(xiàn)為莫名興奮、騷動、定向障礙等,在臨床上,外科手術患者中一種常見手術后并發(fā)癥。EA可能導致患者血壓、心率增加,甚至導致頭部內(nèi)出血,嚴重影響治療效率[1]。EA的預防和治療通常是運用芬太尼、丙酚之類藥物進行,其副作用可能令患者出現(xiàn)呼吸抑制,不利于提升臨床效果。地佐辛復合丙泊酚是阿片受體激動劑和拮抗劑,具有很強的鎮(zhèn)靜和鎮(zhèn)痛作用,并且能夠安全有效地預防EA[2],具體情況如下。
選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260例患者按照入院順序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130例;在觀察組中男性134例,女性126例。最小40歲,最大為71歲,平均(57.00±6.92)歲。在對照組中男性為138例,女性為122例,最小40歲,最大72歲,平均(57.50±6.84)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在手術前1個月未使用阿片類藥物的患者。
排除標準:對本次研究藥物過敏的患者,哺乳期、妊娠期婦女。
所有患者在手術前30 min,使用地西泮10 mg+阿托品0.5 mg肌內(nèi)注射,進入手術室后,建立靜脈通道,觀察患者血氧飽和度變化及生命特征。手術中,使用靜脈輸入:咪達唑侖0.05~0.1 mg/kg+芬太尼4.0~6.0 μg/kg+維庫溴銨0.1 mg/kg+丙泊酚0.1~0.2 mg/kg進行麻醉誘導。在誘導成功時進行氣管插管通氣,手術進行中使用瑞芬太尼15 μg/(kg·h)+丙泊酚3.0~5.0 mg/kg持續(xù)泵入維持麻醉。
觀察組患者在手術結束前15 min使用生理鹽水+ 地佐辛0.1 mg/kg 靜脈注射,密切關注患者各項生命體征。
對照組患者在手術結束前15 min使用相同劑量生理鹽水靜脈注射,密切關注患者各項生命體征。
統(tǒng)計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段各種指標進行比較。
將蘇醒期躁動率評分結果對比。無癥狀:0級;躁動:1級:輕度躁動,間斷呻吟,吸痰刺激時肢體躁動;2級:無外刺激也會躁動,持續(xù)呻吟,上肢需要固定,3級,強烈躁動,喊叫,試圖拔管,需外力對四肢實施按壓。蘇醒期躁動率=2級+3級。
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2.0對資料進行分析處理,患者的計量資料(±s)與計數(shù)資料(%)分別應用t、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蘇醒期躁動率比對照組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蘇醒期躁動率比較[n(%)]
手術前、注藥后10 min,兩組患者血壓差異小,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拔管時、拔管后10 min、拔管后30 min,觀察組血壓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血壓比較( ±s, mmHg)
表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血壓比較( ±s, mmHg)
?
誘導前兩組患者HR水平差異?。≒>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不同時間段的HR偏低(P<0.05),詳見表3。
表3 不同時間段的HR水平比較( ±s, 次/min)
表3 不同時間段的HR水平比較( ±s, 次/min)
?
誘導前兩組患者MAP水平差異?。≒>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不同時間段的MAP偏低(P<0.05),詳見表4。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注藥后10 min、拔管時、拔管后30 min的SPO2水平偏高(P<0.05)。兩組患者其他不同時間段的SPO2水平差異?。≒>0.05),詳見表5。
表4 不同時間段的MAP水平比較( ±s, mmHg)
表4 不同時間段的MAP水平比較( ±s, mmHg)
?
表5 不同時間段的SPO2水平比較( ±s, %)
表5 不同時間段的SPO2水平比較( ±s, %)
?
EA特征是無意識的身體行為、不理性的言論、語言表達模糊不清、哭喊。主要因素是高碳酸鹽、低氧、麻醉藥物、長期保持被動位置和尿道導管留置等。目前EA治療方法包括:保持氧氣供應和保持呼吸道開啟;給予非甾體類抗炎藥,以減少躁動病癥的出現(xiàn)?;蚪o予Q2受體激發(fā)劑或曲馬多以抑制躁動[3]。所以,針對EA必須配合使用有效的鎮(zhèn)痛藥物?,F(xiàn)階段預防手術后EA病癥藥物包括曲馬多、芬太尼等,但這些藥物可能會引起不良反應,例如延遲蘇醒和抑制呼吸等。也可能導致EA癥狀在短期內(nèi)重新出現(xiàn)。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蘇醒期躁動率比對照組低,可能取決于地佐辛是一種新類型的阿片止痛劑,其本身是由烷基苯衍生物產(chǎn)生,作為阿片受體中的拮抗劑,具有良好止痛效果,具有更廣泛的劑量應用范圍和更高的藥物安全性[4]。地佐辛復合丙泊酚主要對脊髓、大腦干和大腦受體激勵作用,從而達到脊髓疼痛的效果,相比可卡因或嗎啡等具有更強大的鎮(zhèn)痛效果。
綜上所述,全麻手術患者在手術結束前使用地佐辛復合丙泊酚能夠改善蘇醒期躁動率及拔管后鎮(zhèn)靜程度、焦慮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