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玲
近日,從六安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獲悉,該局官網(wǎng)發(fā)布一則處罰信息,公示了六安市某豬肉批發(fā)部經營獸藥殘留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準限量的“豬肉”的行為,經營者在購進“豬肉”時,沒有索要供貨資質、購進票據(jù)等相關憑證,也未建立食用農產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五條的規(guī)定。該經營者受到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并處貨值金額四倍的罰款等行政處罰。那么,為何肉上面會有獸藥殘留?獸藥殘留是否對人體有害?我們還能放心吃肉嗎?
獸藥殘留是指給動物使用藥物后,不能被機體很好地代謝利用,蓄積和儲存在細胞、組織和器官內或進入泌乳動物的乳或產蛋禽的蛋中的藥物原形、代謝產物和藥物雜質。通常使用的獸藥有抗菌類藥物、抗病毒類藥物及抗寄生蟲類藥物。
為防治動物疾病、促進生長、提高飼料利用率,養(yǎng)殖戶們會在畜禽飼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獸藥。如果嚴格按照國家標準添加使用這些藥物,通常情況下不會超標,但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部分養(yǎng)殖戶無視藥物的休藥期,長時間超量使用抗菌藥物,即使在畜禽宰殺前一天仍在使用,使藥物長時間滯留在動物體內則可能造成殘留超標。
我國對于畜禽制品質量有嚴格的標準,也是經過檢驗后才被允許流入市場,以保證食品安全。但是由于諸多人為因素,部分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食用后對人體健康產生了一定影響。
產生耐藥菌株? 食用獸藥殘留超標的食品后,容易誘導人體產生耐藥菌株。據(jù)報道,近幾年我國畜禽生產中獸藥用于治療的僅占25%,用于疾病防控和促生產的占75%,不合理用藥比例高達40%~85%。同時,人體內病原菌約有60%來源于畜禽,一旦人們食用含有耐藥性菌株的動物性食品,耐藥基因傳遞到人體,造成耐藥性反應,甚至出現(xiàn)“超級細菌”,會嚴重威脅人體健康。
致畸、致癌、致突變? 獸藥中某些成分可引起人體的細胞、基因及染色體變異,大大增加了致畸、致癌、致突變的概率。如丁苯咪唑和硝基呋喃類藥物具有較強的致畸作用,可引起細胞染色體突變;磺胺二甲氧芐啶可誘發(fā)甲狀腺癌。此外,獸藥會在人體內長期殘留,不僅對機體造成不可逆損害,也可能通過生育影響后代。如激素類藥物殘留可促使兒童性早熟或抑制發(fā)育,誘發(fā)生殖器癌變反應等。
慢性中毒 一般情況下,動物體內的獸藥殘留量不會很高,但是如果養(yǎng)殖戶投放量過大,食用者食用過多也會造成急性中毒,之前也曾有報道過“瘦肉精”中毒事件。如果長時間攝入具有蓄積性的藥物,也會引發(fā)人體慢性中毒,如氯霉素可以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同時還會引發(fā)惡性肝細胞腫瘤以及淋巴瘤等,氨基糖苷類獸藥腎毒性非常突出,磺胺藥物對人的造血系統(tǒng)有著較大影響。
過敏反應? 當人體食用含有獸藥殘留的動物產品后,由于抗生素類藥物具有抗原性,引起部分易感人群產生相應的抗體,繼而出現(xiàn)過敏反應,產生皮膚瘙癢、水腫等癥狀。
根據(jù)農業(yè)農村部辦公廳發(fā)布的2019年畜禽及蜂產品獸藥殘留監(jiān)測結果的通報:畜禽產品樣品合格率為99.71%。蜂產品樣品合格率為99.45%。從目前的監(jiān)測情況來看,雖然局部可能存在一些濫用情況,但我國畜禽產品獸藥殘留合格率連續(xù)多年保持在較高的水平,絕大部分還是合格的,基本不用擔心。
經常會看到在農貿市場門口有人隨地擺了些肉(羊肉、豬肉等),均無檢驗檢疫證明,價格相對較市場價低。食用這種肉制品具有一定的風險,該類私屠濫宰肉未經過檢驗和檢疫,很可能帶有細菌、病毒等病原體,甚至還有毒死、病死和死因不明畜禽被私宰,食用后易感染人畜共患病,或引起中毒等,嚴重危害人的健康。建議大家購買畜禽產品時到正規(guī)的超市或農貿市場;購買有明確生產單位和生產日期的畜禽產品;購買有“兩證”的產品,即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和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
豬肉? 新鮮豬肉肉皮呈乳白色,脂肪潔白且有光澤。肌肉呈均勻紅色,表面微干或稍濕,但不粘手,彈性好,指壓凹陷立即復原,具有豬肉固有的鮮、香氣味。正常凍肉呈堅實感,解凍后肌肉色澤、氣味、含水量等均正常無異味。
牛肉? 可食用肉指壓后凹陷立即恢復;不可食用肉指壓凹陷往往不易恢復??墒秤萌饩哂性擃愼r肉的正常氣味;不可食用肉有氨味或是酸臭味、腥臭味,或大蒜味??墒秤萌饨铍靾皂g,富有彈性;不可食用肉筋腱濕潤,呈污灰色。
雞肉 鮮雞肉眼球飽滿;皮膚有光澤,雞肉切面發(fā)光,因雞的品種不同而呈淡黃、淡紅、灰白或灰黑色等;外表微干或微濕潤,不粘手;指壓后凹陷立即恢復;煮肉湯透明清澈,脂肪團聚于湯的表面,有香味。
(編輯? ? 周逸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