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雅山
【摘要】在幼兒園時期,是幼兒初次離開家庭,進入校園的階段,在這個時期的孩子,由于年齡小,適應能力差,情緒和情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并且非常多變。這對于幼兒教師來說是極大的挑戰(zhàn),幼兒教師需要具有較強的共情能力,從幼兒的角度出發(fā),才能夠更好的了解到幼兒的所思所想,并切實幫助幼兒解決遇到的問題,進而達到良好的效果,促進教師和幼兒之間的關系和諧?;诖?,本文結合幼兒教師具備共情能力的必要性,分析了幼兒教師共情能力提升策略。
【關鍵詞】幼兒教師;共情能力;探究
對于幼兒時期的孩子來說,由于對外界認知還不夠全面,而在和幼兒教師的長期接觸中,幼兒教師的行為會在潛移默化中對于幼兒產生極大的影響。當教師具備較強的共情能力,能夠站在幼兒的角度為他們著想,幼兒也會相應的受到熏陶,在日后的成長和學習中,也學會站在其他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這對于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也是有益的。
一、幼兒教師具備共情能力的必要性
在幼兒階段,幼兒離開了家庭,教師恰恰是他們最常接觸的人,如果幼兒教師缺乏共情能力,在日常教學中不能設身處地的站在幼兒的角度去替他們著想,而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很容易造成以下幾種情況:首先,幼兒會對于教師產生疏離感,甚至恐懼,當在幼兒園遇到問題時,也由于懼怕教師而不敢和教師交流,久而久之,很有可能造成幼兒出現嚴重的不合群現象,并且很難放開自己的內心,對于幼兒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都會造成不利的影響。其次,在幼兒時期的孩子,因為對外界事物不夠了解,難免會好奇,如果教師具備較強的共情能力,就會對于幼兒的這一特點有充分的了解,在日常工作中也會自然的去進行引導,幫助幼兒去進行感知和探索。而如果教師不具備共情能力,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就很有可能忽視幼兒的這一心理特點,對于幼兒的健康成長造成一些不利影響。最后,教師缺乏共情能力,導致與幼兒之間難以形成良好的師幼關系,還有可能會導致教學活動難以順利開展和進行。因此,幼兒教師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具有較強的共情能力,全面了解幼兒的情況,尤其是對于幼兒的情緒變化更要準確的把控,從而能夠適時地進行引導,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二、幼兒教師共情能力提升策略
(一)幼兒教師需要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
作為教師,想要獲得幼兒的認可,并且能夠走進幼兒的內心,首先就要樹立一個良好的教師形象,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應當對每一個學生都有充分的愛心,并且遇到任何突發(fā)狀況也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面對幼兒時更應當有親切的笑容,讓幼兒感受到教師的關愛,自然而然的產生信任感和親切感。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幼兒遇到問題時,才更愿意去與教師進行溝通,并且表達出內心的真實想法。其次,幼兒教師還應當注重對于共情相關知識的學習,只有具備了充分的理論知識,了解如何去與幼兒共情,教師才能夠在開展工作時靈活的運用,并且通過長期的積累逐步提升自身的共情能力。最后,教師還應當具有充分的愛心。對于幼兒時期的孩子來說,他們是很弱小的,并且對危險的事物缺乏感知,這也就要求著教師要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美好的環(huán)境。而教師只有具備充分的愛心,在開展工作的時候,才能夠發(fā)自內心的關愛幼兒,并且一些教學活動都圍繞著幼兒去展開,這也是提升教師共情能力的重要基礎。
(二)幼兒教師需要轉變自身的觀念
對于幼兒教師來說,面對的是一群與自己年齡相距較大的孩子,認知情況和看待問題的角度難免存在差異,這也就導致了一部分幼兒教師在面對幼兒時,不自覺的把自己放在一個更高的位置上,要求幼兒按照自己的指令去做事,而幼兒由于年齡小,很難正確感知到教師的用意,直觀的就覺得教師是不喜歡自己的,這也會對幼兒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而幼兒教師想要具備共情能力,就要轉變這種觀念,摒棄以自己為中心的錯誤觀念,學會將幼兒放在主體的地位上,一切教學活動也應當從幼兒的角度出發(fā)、圍繞著幼兒去開展。對于一些在教師看來可能是出格或者不乖的行為,教師也不應當一味的否定,而是應當耐心的去與幼兒交流,了解幼兒產生這種行為的原因,進而進行更好的引導,真正了解到幼兒的需要是什么,在必要的時候,盡自己所能提供幫助。
(三)幼兒教師需要善于傾聽
當幼兒遇到問題,向教師進行傾訴時,教師需要做好一個傾聽者的角色。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有隨意打斷或者否定幼兒思想的行為,幼兒的心理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在后續(xù)遇到類似情況時,會下意識的封閉自己的內心,不再愿意和教師進行交流。因此,教師首先需要把自己和幼兒放在一個平等的位置上,就像朋友間的談話,注意傾聽幼兒的表達,不隨意打斷,并且在整個過程中,需要對于幼兒的整體狀態(tài)進行觀察,通過安撫、點頭等一系列肢體動作來及時給出回應,必要的時候,可以順著幼兒的話語去給出少量的語言回應,從而引導幼兒更好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作為幼兒教師,只有善于傾聽,才能夠了解到幼兒內心的真實感受,以及產生這種感受的原因是什么,只有善于傾聽,才能夠全面了解到幼兒的成長情況,進行的教學活動才能更有針對性,只有善于傾聽,才能在幼兒遇到問題時及時了解情況,并且給出必要的幫助。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幼兒教師來說,共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夠幫助幼兒教師更好的了解幼兒的所思所想,進而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促使幼兒身心健康成長。而想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幼兒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并且轉變自身的傳統觀念,真正把自己與幼兒放在平等的角度上,最后,還應當善于傾聽,適時引導幼兒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這對于提升工作的成效,促進幼兒的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也有著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艷.基于共情提升教師有效回應幼兒的能力[J].學前教育,2020(04):57-59.
[1]王澤雨,肖楠.幼兒園教師共情研究現狀與展望[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9,35(08):10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