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玲
摘 要: 素描是學生學習美術的基礎,素描有利于強化學生的基本功,幫助學生掌握與素描相關的知識技能。在中職美術教學過程中,素描教學十分重要,通過素描教學能讓學生對物象有基本的認識,以提高學生的物象觀察能力和物象表達能力。尤其是在素描頭像的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堅持現實主義原則,培養(yǎng)學生形神結合的能力。這樣才能更加真實地展現出人物頭像應有的狀態(tài),從而能夠實現素描作品的升華。這就要求老師在頭像素描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神形結合的能力,注重學生對作品的感知,以下對中職課堂教學過程中素描頭像學習形神結合的策略進行分析。
關 鍵 詞: 課堂教學;素描頭像;形神結合;策略分析
在中職美術頭像素描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實現人物頭像的形神結合,這也是中職美術教學的基本要求,形神結合理念在人物頭像教學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1]。當下越來越多的生選擇在中職學習美術以及報考美術院校。但是目前我國中職美術教學在發(fā)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中職美術教學仍然以機械化教學模式為主,難以培養(yǎng)廣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2]。在美術聯(lián)考中,許多院校都將素描頭像寫生作為重點考查內容,但是目前大部分中職在美術教學過程中,還沒有重視人物頭像素描教學,進而影響了中職美術的教學質量,也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素描能力。以下對素描頭像教學過程中實現形神結合的重要性進行分析。
一、素描頭像學習中形神結合的重要性分析
在傳統(tǒng)的中職美術教學過程中,老師與學生之間往往缺乏有效溝通,沒有對學生的作品應給予正確的指導和評價,進而導致了學生難以提高自己的素描水平[3]。要想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就要求老師在頭像素描的教學過程中,要貫徹形神結合理念,這樣才能有效解決學生頭像素描作品中有形無神的問題。在繪畫歷史上,很早就有畫家提出了形成結合的觀點,我國早在魏晉時期就開始強調形神結合理念[4]。對于素描作品來說,人物形象的勾勒固然重要,而神態(tài)則是人物形象的本質。許多老師在中職美術教學過程中,往往更重視人物形象的素描而忽視了的人物神態(tài)的刻畫。
二、形神結合的教學內容分析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要想在中職素描頭像教學過程中貫徹神行結合理念,就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學生對人物形象的感知能力。這樣一來能夠幫助學生對人物形象有初步的認識和了解,而深入的觀察能夠幫助學生對人物形象進行更透徹的分析。在這一過程中,老師要重視對學生的引導,要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捕捉能力,尤其要重視捕捉表情信息。這樣才能讓學生在素描過程中,將人物形象與表情刻畫結合起來。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素描頭像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也十分重要,學生的審美能力直接影響了其作品的質量。只有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才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素描的專業(yè)水平。目前很多中職老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往往忽視了對學生的審美教學。這就要求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定期帶領學生賞析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以及大師的佳作,這樣一來可以豐富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也能讓學生認識自己與大師的差距[5]。老師也要組織學生進行互評,定期組織學生觀摩其他同學的優(yōu)秀作品,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觀看他人作品的過程中積累審美經驗。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近年來各大藝術類院??荚囯y度在不斷提高,越來越側重對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考察,各大院校的考試要求也越來越豐富。例如有些院校要求學生按照心理情景進行人物頭像的刻畫,這就要求學生要對人物的精神風貌和形象特征有清楚的認識,要將人物的精神風貌表現出來[6]。因此老師在今后的日常教學過程中,也要重視對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
三、課堂教學中素描頭像學習心神結合的訓練方法分析
(一)以形的訓練為基礎
在頭像素描教學過程中,要堅持以形的訓練為基礎,這樣才能幫助中職生打下良好的素描基礎。在中職美術學習過程中,部分學生的基本功較為薄弱,尤其是在頭像素描過程中,許多學生往往只重視五官而忽略了頭部的體積。主要是由于學生對人體頭骨缺乏清楚的認識,進而忽視了頭部的體積[5]。這就要求老師也要重視對頭部結構的教學,要讓學生對人體頭部結構有清楚的認識,不能一味重視五官的表達。這樣一來可以幫助學生清楚地掌握人體的頭部構造,從而能夠幫助學生對人物頭像素描形成正確的判斷,能讓學生筆下的人物頭像結構更為柔和。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對人體頭骨形象有清楚的認識,會讓學生分別比較男女模特的頭部特點,通過這樣的近距離觀察,能讓學生對不同性別頭像的結構關系有更清楚的認識。
例如與女性頭骨相比,男性頭骨體積略大,且棱角更為分明,而女性頭骨結構則更為柔和。因此在畫男性頭像過程中,要注意眉肱骨到眼凹之間的凹陷程度。這樣才能更好地突出男性角色的眉眼特點,通過這樣的處理也能凸顯出男性陽剛的特點。與男性相比,女性的額骨相對較高[6]。因此學生在畫女性形象時要注重對女性額骨以及面部肌肉結構的塑造。不僅如此,不同人之間鼻頭以及鼻翼等細微之處也略不一樣,要想更加真實的表現出人物的面部特點,就要求學生要對不同人物之間的面部特征和肌肉結構特征以及五官細節(jié)之處進行比較。
(二)重視對神態(tài)的刻畫
在人物刻畫過程中,倘若只注重形和外貌,而不注重內在的氣質和神態(tài),會直接影響到素描的觀感,導致人物頭像的素描失真。也難以通過人物頭像素描,表現出素描對象的內在氣質和精神面貌。這就要求中職美術老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對人物神態(tài)的素描。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關注素描對象的造型,利用透視變化和黑白光影配合等技巧,來凸顯人物神態(tài)。例如在描繪一位打棒球的男青年時,要讓學生在素描過程中著重刻畫青年的頭部和手部。其中尤其要重視青年的手部動作以及面部神態(tài),將青年雙手握桿、手臂上突出的經絡、筆直的眼神作為重點內容進行刻畫。這樣才能突出今年在打棒球時的動作和力度。除了神情和動作以外,也要注重衣物和配飾等細節(jié)部位的刻畫,這樣才能描繪出一幅完美的肖像作品。
(三)引導學生進行形神結合的練習
要想要讓學生在人物頭像素描過程中實現行神具備,就要求老師在日常練習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由于不同的人物素描對象有著不同的年齡以及外貌特征,在進行素描練習之前,要確保學生了解刻畫對象的職業(yè)愛好及年齡特點。讓他們讓學生在構圖的過程中明確繪畫初期的細節(jié),從而有利于強化人物頭像素描的整體效果。在細節(jié)勾勒過程中,要讓學生注重對人物頭部輪廓以及面部陰影的塑造,這樣才能打造出更為立體的五官形體,也有利于提高素描頭像的整體觀感,能使畫面變得更為協(xié)調。要想讓人物形象素描畫龍點睛、以形現神,就要在學生的日常訓練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表達能力。在學生觀察素描對象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記憶住模特的外貌特征,也要讓學生記住模特的神態(tài),這樣才能讓學生對模特的內在氣質有清楚的感知。要想將觀察結果充分體現出來,就要在人物素描過程中找準切入點和入手點,學生在素描時應該以模特的表情和神態(tài)作為重點刻畫內容,將表情和神態(tài)的刻畫貫徹到構圖起形的全過程。這樣才能讓學生在素描過程中更加清楚地描繪出模特的神態(tài)特點。
(四)提高學生的表情捕捉能力
許多學生畫出來的人物形象,雖然外貌特征相似,但是與素描對象的人物表情存在著細微差距。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在素描過程中忽視了對模特的表情捕捉。由于人物的表情是瞬息萬變的,這就要求學生在素描過程中,要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要及時捕捉模特的微妙表情。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人物頭像素描的特點,也能更好地彰顯人物頭像素描的生命力。在表現人物表情時,要讓學生注重肌肉線條的刻畫。人物表情變化往往會導致其面部肌肉的變化,各種表情現象都與面部肌肉的運動相關。例如人在憤怒時面部肌肉尤其是口角肌會微微收縮,上層和下層肌肉會輕微卷起,眉毛上提且上眼皮輕輕提起額肌收縮。這樣才能更好地突出人物的面部表情,也能提高肖像素描作品的張力。
三、結語
在素描頭像的訓練過程中,只有貫徹形神結合理念,才能更好地展現出人物的外貌特點和內在品質,也能展現人物的神韻。目前部分中職老師在素描頭像的教學過程中往往忽視了對人物表情神態(tài)的刻畫,進而導致了學生在日常訓練過程中只重視展現人物的外貌特點以及五官特征。而忽視了人物的表情和神態(tài)。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重視對人物神態(tài)的刻畫,并培養(yǎng)學生的表情捕捉能力。這樣才能讓學生的人物頭像素描變得更加生動傳神,從而能夠有效提高中職人物頭像素描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管笛.淺談形神理念在綜合中職素描頭像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yè),2019(27):118-119.
[2]徐晴.論素描頭像審美表現的具體性和特殊性——由藝考素描頭像訓練模式談起[J].美術教育研究,2018(21):43-45.
[3]趙爾超.淺析中職階段的素描頭像教學[J].文教資料,2020(5):111-112.
[4]申肖飛.高職高專美術教育專業(yè)素描頭像教學模式探析——以銅仁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美術教育專業(yè)為例[J].東京文學,2019(12):166-167.
[5]李春瑩.談談中職美術素描頭像教學[J].人文之友,2019(21):222-222.
[6]陳璐.關于“素描石膏頭像”課程考核機制與教學的思考[J].藝術品鑒,2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