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茜
山東國欣頤養(yǎng)集團新汶中心醫(yī)院,山東271200
前列腺電切術是目前臨床改善前列腺增生病人預后的最佳手段[1],在泌尿外科中應用廣泛,特別是等離子電切術,不僅微創(chuàng)、并發(fā)癥少,而且還有助于病人術后快速恢復[2]。但是大部分前列腺增生病人行前列腺電切術后容易并發(fā)膀胱痙攣,這可能與精神及心理因素、術中侵入性操作、尿管留置操作有關[3]。術后發(fā)生膀胱痙攣不僅會加重病人身心負擔以及疼痛不適感,還可能會引起漏尿、尿道感染以及出血等不良事件,降低病人生活質量,不利于病人術后康復[4]。為了改善病人身心體驗,促使其術后更快、更好地康復,本研究選取92例前列腺電切術病人作為研究對象,給予常規(guī)護理及綜合性護理措施,分析綜合性護理對前列腺電切術病人的臨床效果,以供臨床參考。現報道如下。
選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92例行前列腺電切術的病人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數字隨機表法分為對照組及研究組,各46例。納入標準:①行前列腺電切術治療者;②病人及家屬知情同意;③凝血機制正常者;④手術前國際前列腺評分表(IPSS)評分>16分者。排除標準:①貧血者;②有手術禁忌證者;③有認知、意識、聽力障礙或精神系統(tǒng)疾病而無法主動配合者;④神經源性膀胱病者;⑤伴有膀胱腫瘤或者是前列腺腫瘤者;⑥有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⑦心、肝、腎功能嚴重受損者;⑧泌尿系統(tǒng)嚴重感染者。研究組年齡62~79(71.8±6.6)歲;病程7~72(39.5±1.9)個月;術前IPSS評分17~26(21.5±1.4)分;前列腺增生分度:Ⅰ度18例,Ⅱ度16例,Ⅲ度12例。對照組年齡60~79(71.7±6.5)歲;病程6~72(39.4±1.8)個月;術前IPSS評分18~25(21.4±1.7)分;前列腺增生分度:Ⅰ度19例,Ⅱ度15例,Ⅲ度12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根據自愿參與及同意知情要求。
對照組施行一般護理。護理人員遵醫(yī)囑給予病人常規(guī)護理,如病情觀察、生命體征記錄、用藥治療指導、告知注意事項等。研究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給予綜合性護理。①認知干預。耐心面對病人,講解術后膀胱痙攣防治手段、注意要點、膀胱沖洗時間、作用以及意義等。術后向病人發(fā)放注意事項表,引導病人形成健康的飲食行為習慣。不要進食刺激、辛辣的食物,監(jiān)督病人按時服藥,鼓勵病人膀胱康復訓練。護理人員主動與病人接觸,拉近彼此距離,深入交流,為病人提供心理支持、安慰,強調負面情緒對疾病轉歸的不良影響。同時指導病人自我放松,比如看視頻、音樂療法、聊天等,轉移其注意力,改善其身心體驗[5]。對于有排便或排尿感受的病人,指導其有效深呼吸,使其腹壓降低。考慮到病人高齡、記憶力差、理解能力、文化水平等因素,認知干預過程中需要護理人員耐心、重復地講解,進一步加深病人的認知,提高其預防術后膀胱痙攣的技巧。②體位護理。前列腺電切術后當日取平臥位,外展下肢25°。術后72 h盡量臥床休息,勿長時間坐位,以免出血。在病人病情穩(wěn)定的情況下,可以鼓勵病人早期離床步行,小幅度活動[6]。需注意的是,術后不宜頻繁翻身、過早坐起,體位變換時一定要緩慢、溫柔,間隔2 h左右更換1次體位。③膀胱訓練。盆底肌:鼓勵病人自主收縮肛門,間隔5 s收縮1次,然后休息5 s,20次為1組,每日4組。排尿期間囑病人故意中斷1次或2次。告知病人排尿中斷訓練及盆底肌收縮的作用,讓病人高度重視,減輕其身心負擔[7]。訓練過程中,協(xié)助病人保持舒適、正確的體位,放松身心。開始訓練的時間為術后24 h,術后每日規(guī)律訓練。④術后24 h給予穴位按摩。按摩足三里及三陰交穴位,每分鐘按壓25次,每次5 min,每日按壓6次,按壓力度以病人感到脹痛酸麻且耐受為宜。⑤用藥干預。應用鎮(zhèn)痛泵進行預防性止痛處理,以免疼痛刺激引起的膀胱痙攣。術后待到病人肛門排氣、排便之后遵醫(yī)囑口服鹽酸奧昔布寧緩釋片,以此來改善病人睡眠質量,預防膀胱痙攣發(fā)生[8]。
①術后護士評估兩組膀胱痙攣情況,術后未發(fā)生膀胱痙攣視為無;尿管四周溢出血性液體,膀胱沖洗液顏色無變化,每天5~6 h發(fā)生1次痙攣為輕度痙攣;下腹部陣發(fā)性疼痛,膀胱憋脹,尿管四周溢出血性液體,每2 h一次膀胱痙攣為中度痙攣;尿意急切,下腹部劇烈疼痛,尿管四周溢出顏色較深的血性液體,膀胱痙攣間隔時間不足1 h為重度痙攣[9]。②在病人術后72 h,護士采用Zung等[10]編制的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與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評估病人的心理狀況。SDS量表共20個條目,總分20~80分,得分≥53分提示病人具有抑郁,總分越高抑郁越嚴重;SAS量表共20個條目,總分20~80分,得分≥50分提示病人具有焦慮,總分越高表示病人焦慮越嚴重;③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11]評估病人疼痛程度,總分0~10分,0分表示無痛,10分代表最痛,得分越高越嚴重。④使用健康狀況調查簡表(SF-36)[12]評價病人的生活質量,該量表包括軀體疼痛、生理職能、生理功能、情感職能、社會功能、活力、精神健康、總體健康8個維度,每個維度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表1 兩組膀胱痙攣程度比較 單位:例
表2 兩組SDS評分、SAS評分與VAS評分比較 單位:分
表3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單位:分
前列腺電切術后膀胱痙攣發(fā)生率較高,鈣離子通道因膀胱三角區(qū)遭受不良刺激之后被激活,使得逼尿肌過于興奮所致[13]。有研究表明,術后膀胱沖洗、導管留置、沖洗液速度與溫度不合理、引流受阻以及病人心理過于焦慮、抑郁等因素都有可能會誘發(fā)膀胱痙攣,導致病人尿急、排尿受阻、夜尿頻繁,伴發(fā)腹脹、疼痛不適感,加重病人身心負擔,降低其生活質量,形成惡性循環(huán),不利于病人術后恢復[14]。由此可見,積極預防前列腺電切術后病人膀胱痙攣意義重大。綜合性護理將多種高效的干預手段進行整合,讓各項操作有序完成,系統(tǒng)地解決病人康復問題[16]。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膀胱痙攣程度低于對照組(P<0.05)。實施綜合性護理期間,護士規(guī)范病人體位,可以避免膀胱痙攣程度[16]。膀胱訓練有助于尿道四周肌力、盆底肌力改善,以此抑制逼尿肌收縮,幫助病人恢復排尿功能,降低膀胱痙攣發(fā)生[17]。膀胱功能康復訓練還可以按摩前列腺軟組織,優(yōu)化局部血循環(huán),避免前列腺軟組織血腫,減少感染以及出血問題[18]。穴位按摩能夠疏通經絡、補益氣血、祛邪疏風、補肝益腎、健脾[19]。預防性用藥鎮(zhèn)痛可以抑制脊髓反射弧,抑制逼尿肌收縮,達到預防膀胱痙攣的目的[20]。與此同時,還可以改善病人身心體驗,使其舒適地度過恢復期,提高生活質量[21]。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SDS評分、SAS評分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01)。術后疼痛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視為第五大體征[22]。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術后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01)。分析原因,術后預防性用藥止痛,聯合心理調節(jié)干預,提高了病人對疼痛的耐受力,進而避免了負面情緒的產生,減輕了對疾病轉歸的影響[23]。通過對病人進行疾病知識教育,提高了病人對疾病的了解,掌握了預防膀胱痙攣能力,有助于病人以積極、良好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24]。
綜上所述,綜合性護理可改善行前列腺電切術病人的膀胱痙攣程度,提高病人生活質量,降低抑郁、焦慮情緒及疼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