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美琴
(蘇州大學附屬蘇州九院超聲科 江蘇 蘇州 215200)
伴隨醫(yī)療設備和診治技術的不斷進步,臨床診斷中開始引入BI-RADS,即影像數(shù)據(jù)與報告系統(tǒng),可有效鑒別腫塊的性質,操作簡單[1]。然而,該技術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影響診斷準確率[2]。乳腺癌診斷中近些年來廣泛應用彈性成像技術,然而在乳腺小腫塊臨床診斷中應用價值缺乏研究[3]。2種技術聯(lián)合診斷可獲得滿意的效果。本文評價在乳腺小腫塊臨床診斷聯(lián)合應用彈性成像和BI-RADS超聲指標的臨床效果,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2月—2020年12月我院就診的乳腺小腫塊患者65例,共有乳腺腫塊77個?;颊呔鶠榕?,年齡29~65歲,平均年齡(47.40±8.30)歲;腫塊直徑5~10 mm,平均(7.50±0.35)mm;體重45~66 kg,平均(57.95±4.30)kg。納入標準:(1)通過手術病理診斷確診為早期乳腺癌;(2)認知功能正常;(3)腫塊直徑≤10 mm;排除標準:(1)認知功能障礙者;(2)腫塊直徑>10 mm。所有患者知情并且簽字同意。
所有患者均實施彈性成像和BI-RADS超聲診斷,以聯(lián)合超聲診斷作為試驗組,BI-RADS超聲檢查作為對照組,超聲診斷方法:利用彩色超聲診斷儀(美國GE Voluson S6),探頭頻率設置為4~12 MHz,在檢查時,置患者于仰臥位體位,掃描中心為乳頭,呈放射狀掃描,掃描雙側腋窩,記錄腫塊微鈣化、邊緣、回聲、生長方式、形態(tài)等,以BI-RADS特征為依據(jù)實施分類診斷,之后轉換彈性成像模式,調節(jié)感興趣區(qū),彈性圖和灰階圖得以顯示。
BI-RADS分類標準為:0類:檢查無法完成,利用其他方法實施再次檢查;1類:超聲情況正常,指導定期檢查;2類:良性征象,惡性基本排除;3類:疑似良性征象,實施短期隨訪(3~6個月);4類:3%~94%惡性可能性;5類:>95%疑似惡性;6類:通過組織活檢,明確為惡性,良性:1~3類,惡性:4~5類。彈性成像評分標準:1分:綠色圖像,整體腫塊形變;2分:主要為綠色,藍色摻雜,腫塊大部分已變形;3分:腫塊圖像中心顏色為藍色,周圍顏色為綠色,病灶邊緣存在形變,但中間不存在形變;4分:圖像呈藍色,病灶整體未出現(xiàn)形變;5分:病灶和附近全部為藍色,無形變。良性:1~3分,惡性:4~5分。2種診斷方法聯(lián)合診斷標準:疊加診斷結果,良性≤5分,惡性>5分。真陽/(真陽+假陽)=陽性預測值,真陰/(假陰+真陰)=陰性預測值,真陰/(假陽+真陰)=特異度,真陽/(假陰+真陽)=敏感度。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分析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77個腫塊中,通過病理診斷,52個(67.53%)病灶診斷為良性,25個(32.47%)病灶診斷為惡性;試驗組診斷后,發(fā)現(xiàn)27個惡性病灶,其中,真惡性24個。而對照組診斷后,發(fā)現(xiàn)29個惡性病灶,其中,真惡性18個。試驗組診斷準確率94.81%高于對照組的76.6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診斷準確率比較(例)
試驗組陽性預測值、特異度、陰性預測值、靈敏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診斷價值比較[n(%)]
表2(續(xù))
在臨床上乳腺癌作為惡性腫瘤之一較為常見,女性為主,在近些年來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年持續(xù)增長的趨勢,患者越來越年輕,對女性身心健康影響較大[4]。乳腺癌與預后關系密切,必須盡早診療,才能提升預后質量,使得生存周期延長[5]。在乳腺癌早期一般表現(xiàn)為乳腺小腫塊,主要指腫塊直徑≤10 mm,病變惡性特征并不明顯,腫塊太小,臨床診斷難度較大[6]。在臨床上乳腺腫塊的診斷方法主要為超聲、磁共振、鉬靶等,但是診斷效果均一般。常規(guī)超聲惡性征象缺乏特異性,較大主觀性,對診斷準確率造成影響[7]。BI-RADS應用越來越廣泛,規(guī)范性分類乳腺腫塊。聯(lián)合應用彈性成像技術,可提升診斷準確性,本文結果顯示,2種技術聯(lián)合應用診斷準確率提升明顯(96.0% VS.72.0%),且陽性預測值、特異度、陰性預測值、靈敏度方面也得以提升,可盡早診斷出乳腺癌,以指導臨床治療,改善患者預后。BI-RADS可對病灶性質實施規(guī)范篩查,利用專業(yè)術語,可對乳腺病灶有效處理,該分類利用二維圖像對腫塊特征進行顯示,可分類診斷病灶,以便明確腫塊性質[8]。然而小腫塊具有多源性和復雜性,僅應用該技術無法獲得良好的效果。彈性成像較為新型,彈性成像包括壓迫、間歇性、振動,利用壓迫成像,結合數(shù)字信號和圖像處理技術,對不同組織發(fā)揮外力,利用位移、速度、病變分布不同,收集畸變和形變程度,明確組織硬度,進而對形態(tài)學改變實施推斷,使得常規(guī)超聲缺點被彌補[9]。但是單用該技術,會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2種超聲技術相結合,可優(yōu)勢互補,以便有效診斷乳腺小腫塊,以準確判斷性質,使乳腺癌盡早確診,改善預后[10]。
綜上所述,臨床上應用彈性成像和BI-RADS超聲指標聯(lián)合診斷乳腺小腫塊效果顯著,應用價值較高,可使得乳腺癌盡早確診,建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