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繼超
致張愛萍將軍
毛澤東主席說
原子彈既然是嚇人的
就早響
于是
您
迎著漫天風沙
奮筆疾書
在羅布泊寫下一個大大的
響
字
揮手之間
沉睡千年的古樓蘭蘇醒
沉寂千年的孔雀河激蕩
大軍云集
連營千里
戰(zhàn)車轟鳴
口號震天
一時間
大西北大戈壁
凝聚起整個中國的熱望
大大的響字
隨著您奔忙的腳步
化作警衛(wèi)兵八千里巡邏的腳印
化作防化兵匯聚成河的汗水
化作科技人員的聚精會神
化作“木蘭村”的歡聲笑語
化作陽平里氣象站飄向云天的氣球……
匯成一支從每個人心底發(fā)出回蕩在整個大漠的雄偉交響——
我們戰(zhàn)斗在戈壁灘上
不怕困難不畏強梁……
終于
在那座拔地而起百米鐵塔上
響
凝固成一個永載史冊的時刻
1964年10月16日15時
從此
歷史另起一行
重新書寫
致鄧稼先
您張開雙臂
擁抱太陽
和太陽一起燃燒
釋放
無窮無盡的核能
原子、中子
裂變、聚變
鏈式反應(yīng)
能量傳輸……
一個個公式、一組組數(shù)據(jù)
在您和同事們的計算尺和黑板上凝聚
在您的眼眸和腦海中凝聚
日日夜夜
年年歲歲
壓縮為臨界點上
那剎那間的爆炸
驚天動地
轟轟烈烈……
你托舉起一次次日出
托舉起一次次爆炸
那一天
您揀起爆炸的碎片又從容地放下
淡然一笑,說
平安無事……
然后
您像托舉原子彈的那座鐵塔一樣
熔化了,倒下了
高大的身軀
化作一座
大漠豐碑
化成一簇
永遠綻放的馬蘭花……
臨終
您拉著妻子的手說
如果有來世
我還是選擇中國
選擇核武器事業(yè)
選擇你……
今天
您的妻子、九十二歲的許鹿希教授
看了故事里的中國
看了您的故事,對我說
懷念,心痛……?
送于敏
又一顆巨星走了
回到天空他應(yīng)有的位置
閃耀
93年前他來到人間
為的是從太陽那里盜取一點火種
點燃
1967年羅布泊的那個火球
讓中國西部上空同時升起兩顆太陽
那一刻
他的心提到嗓子眼上
慌得厲害
隨即他長長地舒口氣
笑了
舒服
五臟六腑都舒服
三萬六千個毛孔都舒服,
舒服極了
他的笑聲響亮
化作雷霆
在天地間回蕩
直到今天
依然震撼著我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