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常青,宮曉靜
(山東大學附屬威海巿立醫(yī)院,山東 威海 264200)
PICC 導管置入可予以患者提供一條安全的靜脈通道,其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時間長等優(yōu)勢,但PICC 導管置入期間易出現(xiàn)穿刺點感染、出血、導管脫落等情況,而且多數(shù)患者對PICC 重要性與相關注意事宜等內容認知度較低,予以患者護理干預非常重要[1]。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技術水平持續(xù)性提升與發(fā)展,我院護理水平也不斷完善,予以PICC 置管患者護理服務可規(guī)避相關風險因素,保證治療安全性,消除患者內心負性情緒,從而保持良好的治療態(tài)度[2]。因此,本文就分析靜脈治療護理小組在持續(xù)改進PICC 護理質量中的應用效果與優(yōu)勢性。
選取2020-6 至2021-6 我院102 例需PICC 靜脈輸液治療患者,通過交替分組方式將患者分為2 個小組,參照組51例:男性患者30 例,女性患者21 例,最小年齡25 歲,最大年齡66 歲,平均年齡(46.74±1.56)歲,最短病程1年,最長病程5年,平均病程(3.10±0.31)年;探析組45 例:男性患者23 例,女性患者22 例,最小年齡26 歲,最大年齡68 歲,平均年齡(46.79±1.62)歲,最短病程1年,最長病程6年,平均病程(3.32±0.33)年;兩組上述基線數(shù)據(jù)接近,無差異性(P>0.05),齊同可比。選入標準:①患者符合PICC 置管指征;②獲得醫(yī)學倫理委員批準;③患者本人或家屬對本次調研完全知情同意;剔除標準:①臨床資料不完整;②存在精神方面疾病。
參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加強巡視,并對患者機體狀況進行觀察與評估,做好病房環(huán)境管理,確保導管通暢性。
探析組:建立靜脈治療護理小組實施持續(xù)性護理質量改進;①成立靜脈治療護理小組:挑選臨床護理工作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為組員,護士長為組長,小組成員對當前臨床護理需求、護理工作不足之處進行分析與總結,并制定護理方案。同時,定期開展小組討論會,對PICC 治療、護理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發(fā)現(xiàn),并進行改進,小組結合自身工作經驗提出相關建議。②定期培訓:定期對靜脈治療小組成員進行培訓,提高其對PICC 置管護理技巧,增強其工作責任心,對每一項護理環(huán)節(jié)進行優(yōu)化,確保工作效率與質量。在培訓期間,持續(xù)性提升護理人員的溝通技巧與護理技巧,學習簡單的法律常識,并定期要求專家舉辦專家講座,再對護理人員進行引導,這對提升其護理綜合能力有著積極性影響。同時,需優(yōu)化對PICC 置管患者的健康教育與心理疏導,可選擇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健康教育效率進行評估,通過觀察患者神志、治療積極性等方面分析患者心理狀態(tài)。③規(guī)范PICC 置管與維護措施;小組成員制定PICC 置管規(guī)范性流程,比如PICC 穿刺方案、拔管方法與換藥方法等,小組成員將相關規(guī)范操作制作成資料,在院內實施分發(fā),并定期組織各個科室展開學習。④PICC置管質量管理工作:定期召開討論會,對當前護理效果進行總結與評價,對護理過程中所存在的不良問題,及時通過相對應手段進行干預與調整。同時,針對病情較為嚴重、特殊的患者,PICC 穿刺與置管護理工作難度較高者,對于此類患者,護理小組需進行討論,選擇臨床護理工作經驗豐富、穿刺技術較好的護理人員進行操作。⑤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針對需長時間留置導管的患者,需提高依從性干預,小組對此類患者需對其病情、性格特點等方面進行分析與總結,從而細化講解導管自我護理措施、導管護理重要性,從而規(guī)避相關風險因素,提高護理效果。
對組間患者PICC 留置時間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方面進行觀察與總結,并記錄在護理期間患者機體是否有相關不良反應出現(xiàn)。同時,出院前對患者發(fā)放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讓其對護理人員的服務態(tài)度、溝通能力、護理技巧及護理舒適度方面進行評價,每一項均為100 分,所得分值高,則說明患者護理滿意度越高。
采用SPSS 25.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PICC 留置時間長于參照組,實驗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8.04%高于參照組的68.63%,互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組間PICC 留置時間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的比較(±s,n,%)
表1 組間PICC 留置時間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的比較(±s,n,%)
組別參照組實驗組n 51 51 χ2P PICC 留置時間(d)185.52±9.15 315.51±12.54 9.655<0.05一次性穿刺成功率35(68.63)50(98.04)6.215<0.05
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96%低于參照組的13.73%,互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表2 組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比較(n,%)
實驗組服務態(tài)度、溝通能力、護理技巧及護理舒適度評分均高于參照組,互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3。
表3 組間護理滿意度的比較(±s,分)
表3 組間護理滿意度的比較(±s,分)
組別參照組實驗組n 51 51 χ2P服務態(tài)度85.21±3.00 90.68±5.50 5.212<0.05溝通能力85.25±3.15 90.77±5.09 5.265<0.05護理技巧85.30±3.16 90.79±5.11 5.245<0.05護理舒適度85.33±3.17 90.80±5.15 5.154<0.05
PICC 置管在臨床中主要應用于化療、長期輸液患者,具有留置時間長,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等特征,可避免患者反復穿刺對生理與心理產生痛苦,還可控制感染、出血等并發(fā)癥出現(xiàn)。PICC 置管雖然優(yōu)勢性較強,但其也存在一定弊端,隨著置管時間的延長,患者機體可出現(xiàn)血栓、感染等一系列并發(fā)癥,這不僅加重患者機體不適,增加治療難度,更對患者的機體健康及治療自信心等方面有不利影響[3-4]。
近年來我院持續(xù)性完善護理方案,增強護理內容,認為持續(xù)改進PICC 護理質量非常重要,有效規(guī)避相關風險因素,提高患者護理依從性與治療配合度[5]。本次研究中,為持續(xù)性提升PICC 護理效果與質量,建立靜脈治療護理小組,可確保護理水平一致性,及時發(fā)現(xiàn)護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有效解決。定期培訓有利于提高護理人員的個人能力,對PICC 護理要點、相關注意事宜等內容有更全面的認知與了解,從而強化個人綜合護理能力,予以患者更全面、更科學、更合理護理服務。此外,建議予以護理人員到其他院校學習機會,學習最新型的護理技巧與服務措施,并合理應用于臨床護理中;規(guī)范PICC 置管與維護措施利于保證各個科室PICC 置管水平一致性,這對提升PICC 置管管理與臨床醫(yī)療服務水平等方面有著積極性影響。PICC 置管質量管理工作可達到個性化護理目的,對于特殊患者可實施強化護理對策,從而讓患者感受到人性化關懷與呵護,進而消除疑慮,構建良好護患關系,保持樂觀、積極的治療態(tài)度;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主要針對PICC 置管時間較長的患者開展,可進一步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與保護意識,這對提升護理效果有著積極性影響。
通過本次研究所得結果為:實施建立靜脈治療護理小組實施持續(xù)性護理質量改進PICC 留置時間長于常規(guī)護理模式,實施建立靜脈治療護理小組實施持續(xù)性護理質量改進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8.04%高于常規(guī)護理模式的68.63%;實施建立靜脈治療護理小組實施持續(xù)性護理質量改進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96%低于常規(guī)護理模式的13.73%;實施建立靜脈治療護理小組實施持續(xù)性護理質量改進服務態(tài)度、溝通能力、護理技巧及護理舒適度評分均高于常規(guī)護理模式;這充分突出實施建立靜脈治療護理小組實施持續(xù)性護理質量改進優(yōu)勢性。
綜上所述:建立靜脈治療護理小組在持續(xù)改進PICC 護理質量有著積極性作用與臨床應用價值,可有效突出護理效果,減低相關并發(fā)癥出現(xiàn),保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