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瑋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公路工程逐漸成為我國高度重視的基礎建設項目?,F在,我國已進入經濟快速發(fā)展的黃金時代,汽車數量的不斷增加,對道路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本文旨在對我國當前公路建設中的路基和路面質量問題進行詳細研究,分析現階段公路建設中路基和路面存在的病害,并提出相應的預防和控制措施,提升我國公路的整體質量。
關鍵詞: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及防治
中圖分類號:U418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fā)展,對公路工程建設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對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的防治工作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公路為線狀工程,線路地質條件多樣,給公路道路建設和路面工程的施工帶來很大困難,導致巖土工程量大,工期長。道路和路面施工的每一步都非常重要。要求施工人員不僅要嚴格按照工程要求進行道路建設,還要根據具體的地質、水文特點,制定專項施工方案,解決問題,開展工程,確保工程質量。公路的路基路面病害直接威脅公路行車安全,必須重視、提前預防、早發(fā)現、及時治療,避免發(fā)生嚴重的交通事故。
1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分析
1.1 路基病害
第一,路基沉降。路基沉降主要是指路基在垂直方向出現的下沉。路基的沉降又分為路基的下沉和地基下沉兩種情況,造成下沉的主要原因是壓實不當、填料含水率控制不當、表面清潔不徹底等質量問題。地基沉降施工中地基軟弱等地質條件較差的情況下,由于設計不當、施工環(huán)節(jié)管理松散、地基處理材料質量問題等原因造成路基下沉。
第二,路基開裂。公路路基裂縫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縱向裂縫、橫向裂縫和網狀裂縫。當路基在縱向方向上嚴重開裂時,就會發(fā)生錯位。多見于改擴建工程或半開挖半填土段。新舊路基組合或挖填部分地面,沒有按照施工要求,進行臺階式樓梯的施工,直接填筑,或進行了臺階式的挖掘,但寬度不足。公路施工后出現縱向裂縫的情況,可能是軟土地基處理不當,河道、坑塘疏浚不徹底,回填不均,壓實不充分,造成的縱向裂縫。側裂主要是由于施工不規(guī)范造成的。
第三,路基側滑。路基側滑是一種嚴重的路基失穩(wěn)病害,側滑發(fā)生的迅速、頻繁,會對路面造成嚴重的破壞。有四種常見的側滑類型:沿斜坡側滑、軟地基側滑、水蝕引起的側滑和自側滑。沿坡側滑通常發(fā)生在陡坡或埋層。邊坡未開挖,如果路基因降水增加含水量,路基將沿坡面滑動,自重形成側滑。軟基側滑是由于軟土地基處理不當,地基填筑完成后,軟基被壓實下沉,導致路基兩側滑出并彈出。水蝕側滑是指路基受水侵蝕,路基逐漸空曠,遇大雨或地震時發(fā)生側滑。自滑是由于工程在高填方路基等施工過程中沒有嚴格的質量控制造成的,側滑是由自身病害造成的。
1.2 路面病害
第一,裂縫。裂縫的形成與路面的抗拉強度有關。當外部拉應力或剪應力超過混凝土材料的抗拉強度時,會導致混凝土撕裂和開裂或外部載荷的反復作用。影響路面的抗疲勞性能。如果下降,路面會出現疲勞裂紋。溫度和載荷的影響是造成路面疲勞裂紋的原因。此外,一般半剛性基層反射裂縫的應用,導致瀝青路面自下而上的裂縫,溫差越大,反射裂縫發(fā)生的概率和強度越高,導致路面裂縫越多。
第二,永久變形。路面材料在荷載作用下發(fā)生不可逆變形形成車轍,車轍產生的原因取決于材料的結構機理和施工條件。作為一種溫度敏感材料,瀝青在高溫下表現出更大的可塑性。在高溫環(huán)境下,路面結構降低礦物級配作用,瀝青附著力降低,結構容易變形,驅使瀝青粘合。加強材料的變形和橫向剪切位移加速車轍的形成。
第三,水害。根據混合物的黏附理論,地下水或地表水進入瀝青,降低了瀝青的黏附力,從而發(fā)生進入瀝青與集料界面的水害。瀝青需要聚集體的吸附能力。水分不足,會削弱兩者的結合效果,導致路面強度不足,剛性降低,容易造成路面松散、脫皮或凹痕。影響路面的使用性能,減少路面的使用時間。
2 路基及路面病害的處理方法
2.1 路基治理
路基的施工質量是公路工程安全的根本保障。路基是道路的基礎,需要承受車輛超載、時間考驗和環(huán)境變化。因此,在進行路基處理時,必須根據土壤和地區(qū)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路基管理方面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首先,需要確保路基壓實符合要求。即使在軟土層也能達到一定的承載力。其次,要考慮路基材料的選擇和利用。目前,許多路基的材料選擇不科學、不合理,道路施工完成后需要經常檢查和維修,甚至可能出現切邊。因此,必須通過路基材料的評估和使用,盡可能完善公路的排水措施直到施工結束,降低土層的含水量,保證長期干燥、穩(wěn)定、牢固的狀態(tài)。對于已經出現問題的路基,可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于一些損壞嚴重的路基可以通過開挖回填、填土、注漿等方法進行修復。
2.2 路基和路面變形和沉降的預防措施
路基和路面的變形和下沉嚴重影響車輛行駛的安全,要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在施工階段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對于開挖和回填工作,路基并不緊湊,因此需要選擇適合碾壓工作的壓路機。在密實度不好的地方,必須重新填充一些更密實的材料,進行分層攤鋪作業(yè),最后進行碾壓作業(yè)。需要注意的是,在碾壓作業(yè)中,應根據路基的特點選擇不同的碾壓強度標準。其次,在處理軟土基礎時,可以加入干石灰粉,以吸收軟土中多余的水分。
2.3 公路路基及路面保護與養(yǎng)護
在對公路路基路面進行保護和養(yǎng)護的過程中,必須對局部部位進行有效修復,必要時可以采用全局視野修復動作,對局部病變部位進行全面修復。在實際修復過程中,要加強對整體問題的認識,以整體的改善為基礎,強化修復的深度,確保道路得到全面養(yǎng)護。路基路面病害的檢測應從整體到局部進行,對檢測結果進行分析后,再進行局部檢測。養(yǎng)護和保護作業(yè)必須根據公路路基和路面的實際情況,確保養(yǎng)護和保護作業(yè)的合理性和充分性。對公路路基和路面進行有效的養(yǎng)護和保護,可以使公路路基和路面的檢測更加深入,提高養(yǎng)護決策的準確性,避免在沒有充分檢查基礎的情況下盲目決策。在測試路基疲勞強度的過程中,需要有效地測試道路的使用壽命和道路的相關強度,并通過測試結果建立有效的維護和保護措施,以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在公路路基和路面病害的保護和養(yǎng)護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基層、土層等,增加公路路基深度,選擇合理的檢測技術對路面進行保護和養(yǎng)護。在公路道路路面養(yǎng)護過程中,應提高路面修補質量,使路面結構不發(fā)生變化,同時避免大面積的修補,運用更合理、科學的保養(yǎng)方案。如果檢測不夠科學,就會導致決策失誤,不能充分發(fā)揮公路路面養(yǎng)護的優(yōu)勢,增加養(yǎng)護成本。
2.4 路基排水設計
許多公路地面存在結構強度不足和穩(wěn)定性問題,主要影響因素是水??杉訌娕潘庸?,控制路基和路面病害。施工階段應做好排水設計,施工中常用截流溝、急流、側溝、滴水溝,滿足地面排水要求。合理的排水設計可以及時排出降水時積存于路面的水,有效防止路面水對路基邊坡的影響。常見的排水方式有集中排水和分布式排水。采用集中排水方式時,需在公路路肩周圍預裝瀝青混凝土修補帶或預制水泥混凝土砌塊,在其間形成三角形蓄水池。它從路肩、路基和路面排水。為有效排除雨水,通常每隔20 m~50 m設置排水溝。如果施工路段較高,可根據整體位置,在公路中央設置圓形溝渠或井。分布式排水法常用于地勢相對平坦、坡度相對較小的路基。這種方法應用于施工過程中,需要對路基進行硬化,并對路基邊坡進行加固。如果道路施工場地位于地下水位較高的平坦綠洲地區(qū),則要盡可能地阻擋坡面植物的垂直生長。
2.5 邊坡保護加固措施
公路邊坡防護加固包括植物防護、工程防護、柔性支護、綜合防護等。植物保護是指在斜坡上種草或樹木,以降低水流在斜坡上的速度,并利用植物根系強化斜坡表層土壤,減少侵蝕,達到保護斜坡的目的。植物保護不僅可以美化道路環(huán)境,調節(jié)邊坡的濕度和溫度,還可以起到加固和穩(wěn)定邊坡的作用,非常簡單經濟。一般情況下,保護工程首先要考慮植物保護,土壤要滿足植物生長的需要,坡度很平緩,坡高小。在公路上,草坪種植,草坪和樹木種植是邊坡保護的常用方法。工程防護主要針對填土、不符合植物生長的開挖邊坡或風化嚴重的巖石路基邊坡、采用工程保護方法的碎石(礫石)開挖邊坡等,設置人工結構保護。工程防護的種類很多,主要有防護墻防護、土木材料防護、干石防護、錨桿防護、水泥混凝土預制砌塊防護、擋土墻和砂漿石材防護。
2.6 做好公路的施工準備工作
公路路面施工開始前,施工人員必須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面檢查,確保施工順利進行。首先,施工人員應確保施工現場排水系統完備,不致淹沒路基。其次,對路基填料的成分進行識別和分類。經檢驗不符合施工標準的材料或部件,按有關規(guī)定處理。對于需要爆破的路段,施工人員必須制定詳細的爆破方案,并報托管人批準,經批準后方可實施。施工人員檢查現場設備后,應按規(guī)定比例準備好施工材料,使材料混合不均勻、不充分,不影響工程質量或施工進度。
2.7 提高路基施工質量
首先,確保公路路基的施工質量。目前,大多數公路路基選擇的主要處理措施是替代方法等。在改擴建工程中,應采取有效措施加強新路基基礎,避免新舊路面不均勻沉降。在處理橋梁基礎和涵洞橋臺時,如水泥混合樁、強力夯等,應采用素混凝土樁、砂礫墊層、石灰土壓實樁等處理措施,防止不均勻下沉。其次,填筑路基時,通過選擇合適的填料,選擇符合規(guī)范要求的土壤來填筑路基。如果路基下層太濕,則需要檢查特定層并采取進一步措施??梢杂蒙一蛱娲胧?。最后是合理布置排水系統,完善路基排水措施,保證路基穩(wěn)定干燥。
3 結語
總之,公路路基路面常見病害有很多種,每種病害都會影響公路的正常運行,如果不及時發(fā)現和治療,會造成嚴重的交通事故,威脅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作為公路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要想使公路工程能夠穩(wěn)定運行,就必須對病害有敏銳的洞察力,以及預防和解決病害問題的手段,為人們的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參考文獻:
[1]徐鳳捷.公路路基工程常見病害及防治技術應用[J].智能城市,2018(21):20-21.
[2]李順.論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的防治[J].中外企業(yè)家,2018(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