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持續(xù)推進,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均得到了有效發(fā)展。烏克蘭是“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促進中烏經貿合作的增多,中國已經成為烏克蘭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國。然而中國與烏克蘭經貿合作也存在著諸多問題。本文通過對中烏經貿合作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分析中烏合作的潛力和問題,并探索出促進中烏經貿合作的措施。
關鍵詞:“一帶一路”;外貿依存度;比較優(yōu)勢
本文索引:王佳奇.“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與烏克蘭經貿合作研究.[J].中國商論,2021(18):-056.
中圖分類號:F7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1)09(b)--03
烏克蘭是歐洲除俄羅斯以外面積最大的國家,國土面積較大,自然資源相對充沛。烏克蘭與俄羅斯和其他多個歐洲國家相鄰,處于重要的地理位置。中烏的經貿合作一直受到兩國的關注。特別是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后,處于中歐大陸門戶的烏克蘭更是加緊了與中國的貿易往來。如今中國已經是烏克蘭第一大貿易伙伴國。烏克蘭科技和裝備制造業(yè)能力較強,中烏兩國已經在很多方面有過成功合作,在很多領域仍有著巨大合作前景,加強中烏經貿合作意義重大。本文通過對近年來中國與烏克蘭的貿易現(xiàn)狀進行分析,總結中烏經貿合作的潛力,探索雙方貿易中存在的問題,并為解決問題和促進兩國經貿合作提出合理意見,進而推動中烏經貿合作取得新發(fā)展。
1 中烏經貿合作現(xiàn)狀
1.1 貿易規(guī)模分析
自“一帶一路”建設以來,中烏兩國的貿易規(guī)模不斷擴大,尤其是近年來中烏貿易額有了顯著增長。由表1可知,2016—2020年兩國的貿易總額持續(xù)增加,增加的貿易額超過60萬美元。中國對烏克蘭出口商品貿易額在2015—2019年呈現(xiàn)上升趨勢,在2020年有所下降。中國自烏克蘭進口貿易額在2015—2017年逐年減小,在2018—2020年逐年增加。此外,兩國的進出口貿易規(guī)模存在一定差距。從表1看出,2015年中烏貿易差額較小,中國處于貿易逆差。2016—2019年中烏兩國的貿易差額較大,中國處于貿易順差,2020年情況有所緩和,但依然可以看出兩國存在明顯的貿易不平衡現(xiàn)象。
1.2 外貿依存度分析
由表2可知,中國的外貿依存度處于較低水平并且處于波動狀態(tài)。這表明中國經濟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相對較低。持續(xù)低水平的中國出口貿易依存度表明我國逐漸擺脫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模式,更多的利用消費和投資拉動經濟。烏克蘭的情況與中國相反,烏克蘭的外貿依存度一直處于較高水平,進口依存度居高不下,處于40%以上。這說明烏克蘭的經濟增長模式不合理,國內經濟增長高度依賴國際貿易。因此我國的出口市場與烏克蘭廣闊的進口市場存在較強的互補性。
1.3 直接投資分析
近年來中國對烏克蘭的投資規(guī)模較大。如表3所示,自2016年起,中國對烏克蘭的直接投資逐年增加,在2019年達到5332萬美元。中國對烏克蘭的投資領域十分廣闊,根據(jù)烏克蘭媒體的報道,中國對烏克蘭的第一、二、三產業(yè)均有投資,但對第二產業(yè)即工業(yè)的投資比重最大。截止到2018年底,我國企業(yè)對烏克蘭的工業(yè)產業(yè)投資占中國對烏克蘭總投資的59.7%,而烏克蘭對中國的投資額相對較小,且投資態(tài)勢十分不穩(wěn)定,如表3所示。近年來烏克蘭對我國的直接投資在2017年達到最高,之后投資額逐年下降而且一直處于較低水平。
2 中烏經貿合作潛力
2.1 烏克蘭具備優(yōu)越經濟發(fā)展基礎
在農業(yè)方面,烏克蘭被稱為“歐洲糧倉”,具有先進的農產品生產和加工技術,可以向中國源源不斷地出口糧食。在運輸方面,烏克蘭處于中東走廊的關鍵點,具有發(fā)達的公路和海運系統(tǒng),并且鐵路運輸?shù)呢涍\量世界排名第七,旅客運輸量世界排名第六。烏克蘭完善的運輸系統(tǒng)可以保證中烏貨物貿易的高效運行。在投資方面,烏克蘭為吸引外資,成立新機構,設立“4+1”戰(zhàn)略,并不斷完善投資設施建設,極大的調動了我國投資商對烏克蘭投資的積極性。烏克蘭良好的經濟發(fā)展狀況為中烏貿易的持續(xù)深入發(fā)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2 中烏具有良好經貿合作基礎
中烏兩國的貿易關系良好,在多個領域展開經貿合作。尤其是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后,中烏經貿合作取得突破性進展。截至2019年底,中國對烏克蘭的直接投資存量約為9.7億人民幣,并且僅2019年中國對烏克蘭的直接投資流量就高達3.9億人民幣。兩國合作領域不斷擴大,航空航天領域的合作正在穩(wěn)步推進。根據(jù)烏克蘭航天局發(fā)布的消息,中烏兩國簽署了2021—2025年航天合作計劃,計劃包括69個合作項目,合同金額高達7000萬美元。不難看出,中烏兩國在現(xiàn)有基礎上繼續(xù)經貿合作,定會取得飛躍發(fā)展。
2.3 中烏產業(yè)具有較強互補性
中烏兩國產業(yè)具有較強的互補性,兩國在貿易過程中充分利用比較優(yōu)勢進行產業(yè)互補,從而達到雙贏的目的。烏克蘭作為農業(yè)大國,農產品十分豐富。中國作為人口大國,對糧食有著較大需求。烏克蘭港口糧食出口調查報告顯示,在2019—2020年中,中國是烏克蘭的第二大糧食進口國,進口量達620萬噸,與2019年相比增長180萬噸。2020年1-6月中國從烏克蘭進口的大豆高達36873.13噸??梢娭袨鮾蓢谵r產品合作方面前景廣闊。
2.4 烏克蘭可發(fā)揮橋梁作用
烏克蘭作為連接歐亞主要經濟體的橋梁,對加強中國與歐盟的經貿合作有著重要作用。2020年中國與歐盟貿易額為6495億美元,增長了4.9%,中國也首次成為歐盟第一大貿易伙伴。烏克蘭是連接歐亞的橋梁,與眾多歐盟成員國接壤。因此,中國與歐盟貿易的商品可以在烏克蘭境內進行內陸運輸,進而減輕港口壓力,提高運輸效率。此外,烏克蘭為了謀求更好的發(fā)展,正在加緊與歐盟開展合作,烏克蘭總統(tǒng)預測烏克蘭將在2030年之前將被歡迎加入歐盟。
3 中烏經貿合作的問題
3.1 烏克蘭貿易環(huán)境較差
中烏經貿合作的過程中,烏克蘭的貿易環(huán)境給兩國貿易的順利進行帶來阻礙。由于烏克蘭不完善的法律法規(guī),中國商品進入烏克蘭市場需要經過漫長且繁瑣的過程,而且相關政策可能突然發(fā)生變動,變化后的政策極有可能導致非貿易壁壘的形成,以致于一些商品無法順利通過烏克蘭海關。此外,烏克蘭國內由于日漸激烈的競爭,對包括中國貿易商在內的外貿商人進行排擠,在雙方合作中帶有偏見,導致外貿商人在雙方經貿合作中只能獲得較低利潤。烏克蘭的貿易環(huán)境嚴重影響了中國外貿商人的積極性,不利于中烏貿易的持續(xù)發(fā)展。
3.2 中國貿易順差較大
中國商品質量高并且價格低廉,因此輕工業(yè)相對不發(fā)達的烏克蘭進口大量中國優(yōu)質產品,而中國從烏克蘭的進口如農產品以及礦物等遠遠少于中國對烏克蘭的出口,這就造成了中國貿易順差較大的現(xiàn)象產生。近年來中烏的貿易差額一直處于較高水平,2019年的貿易差額高達288613萬美元,這很容易使烏克蘭認為在中烏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烏克蘭的商品競爭力在不斷削減,兩國貿易合作使財富從烏克蘭流向了中國,從而易導致中烏貿易爭端發(fā)生。
3.3 中烏投資風險性較大
烏克蘭的政治體制正處于過渡階段,政策變動的可能性較大,政策的改變可能會給中國的投資方帶來損失甚至合作終止。此外,烏克蘭的國家宏觀經濟發(fā)展存在一定問題,國內的通貨膨脹率居高不下,并且有著極高的貨幣風險,這大大提高了中烏投資合作的風險。根據(jù)世界銀行2020年全球營商環(huán)境排行榜,烏克蘭在190個國家中排名64,但是周邊國家如白俄羅斯、斯洛伐克等國家的排名均在烏克蘭之前,可見同其他周邊國家相比烏克蘭處于劣勢,周邊國家更有可能是中國投資商的首選。
4 促進中烏經貿合作的建議
4.1 出臺相關配套政策改善貿易環(huán)境
中國政府可以針對烏克蘭貿易環(huán)境出臺相應的政策,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加強與烏克蘭的經貿合作。中國可以頒布相應的鼓勵政策,對出口烏克蘭的商品實施補貼,調動中烏合作的積極性,防止中國貿易商因為烏克蘭的貿易環(huán)境而減少中烏經貿合作。此外,中國政府還應加強與烏克蘭的合作,大力宣傳中烏貿易的優(yōu)勢,并給予烏克蘭貿易商一定的優(yōu)惠政策,積極引導中烏雙方貿易商人進行友好合作,達到互惠雙贏的目的。
4.2 調整貿易規(guī)模和結構
中烏雙方可擴大貿易規(guī)模,將更多商品納入雙方合作范圍中,增加貿易量和貿易額,使雙方在貿易中獲得更多利益,使處于貿易逆差中的烏克蘭通過中烏貿易獲得更多的外貿收入。中烏兩國還應調整貿易結構,充分利用各自的比較優(yōu)勢,出口自己的優(yōu)勢商品和特色商品,特別是烏克蘭應注重要素稟賦的利益,增加本國商品的市場競爭力,擴大比較優(yōu)勢產品的出口,從而增加出口貿易量和貿易額,減少中烏兩國貿易差額,進而減少中國的貿易順差和烏克蘭的貿易逆差。
4.3 提高投資風險防控意識
中國企業(yè)在對烏克蘭進行投資之前,首先要對自身的財務狀況進行評估,根據(jù)自身的實力對投資領域進行初步篩選。其次可聘請專家顧問對投資領域進行市場調查和可行性分析。在確定投資領域后還要注意選擇合適的合作方式和支付方式,全面降低風險。最后,投資方還應對可能出現(xiàn)的風險進行預測,并建立全面的風險防控體系,對可能出現(xiàn)的風險想出合適的解決措施如提前購買保險,減少風險造成的財產損失。
參考文獻
于婷.“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外經貿關系與全球經貿格局重構[J].商業(yè)經濟研究,2021(3):149-151.
陳林娜.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旅游服務貿易的機遇、挑戰(zhàn)及對策[J].對外經貿實務,2021(1).
郭艷.一帶一路倡議帶動烏中基建合作持續(xù)打造貿易新亮點[J].中國對外貿易,2021(1):72-73.
李翠萍.“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與歐亞經濟聯(lián)盟貿易效率及貿易潛力研究[J].價格月刊,2021(1):38-47.
孫致陸,李先德,李思經.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產品產業(yè)內貿易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1):57-68+176.
李超,湯玲玲.“一帶一路”倡議中烏克蘭所處的地位與機遇研究[J].北華航天工業(yè)學院學報,2020,30(6):23-26.
Research on the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Ukrain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WANG Jiaqi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the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has been effectively developed. Ukraine is an important country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as promoted the increase of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Ukraine, and China has become the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of Ukraine. However,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Ukrain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Ukraine, analyzes the potential and problems of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and explores th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ir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Keyword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foreign trade dependence; comparative advant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