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新華社記者張榮大談柴達木往事

        2021-09-22 01:25:21張珍連
        柴達木開發(fā)研究 2021年2期
        關鍵詞:柴達木青藏鐵路紅柳

        新華社青島支社原社長張榮大先生,是從柴達木走出去的知名記者。榮大先生青年時投筆從戎,參加青海農建第十二師,后憑過硬的筆桿子調到新華社青海分社,成為一名新聞記者。在青海分社的12年間,他把柴達木當作采訪根據(jù)地,先后16次到海西州采訪,《火車開進柴達木》是他向國內外報道的作品之一。他調到故鄉(xiāng)山東已有30年了,3年前我為編纂“柴達木文史叢書”向他約稿,由此“激活”了他對柴達木的記憶,使他在很短時間里陸續(xù)編寫出與柴達木有關的三部書稿。我有過短暫的記者經歷,對榮大先生的人生歷練頗感興趣,故學他做了一回采訪,了解他當年在柴達木采寫新聞的事。

        盆地圓夢

        張珍連:張老師,新華社記者大多是寫作高手,您出手很快,我佩服。您的功力是怎么練成的?

        張榮大:我不是出手很快,我是喜歡寫作這門活。我出生在大文豪蒲松齡的故鄉(xiāng)山東淄博,是聽著傳說故事長大的。從小酷愛文學與寫作,立志要當記者與作家,這成為我人生的一大夢想。

        盡管當年肩章上連“一道杠”都沒有混上的我,斗膽加執(zhí)著,從寫好作文學起,向媒體多投稿問路。高中語文老師劉學敏曾選擇我的《博山公園游記》等作文,在課堂上作為范文解讀,這對一個正在朝著理想邁進的學生來說何其重要。處女作《從弟弟的課文中想到的》是我上高二時發(fā)表在《淄博日報》,曾在學校引起了不小反響,從此我在寫作道路上一直筆耕不輟。前些年被母校首批授予“功勛校友”,我曾回訪母校,應邀給學生做報告,同學們說受益匪淺。

        當年,雖然我沒有考上大學,但心中的夢想和追求卻沒有半途而廢,1964年9月到1965年9月上旬,我在老家博山區(qū)城東村居委會和博城公社(當時為全國第一個城市人民公社,實際上是博城街道辦事處)工作的一年中,我為博山廣播站撰寫了大量稿件,有的作品發(fā)表在《淄博日報》上,在博山這座山城也算嶄露頭角。

        張珍連:大文豪故鄉(xiāng)的人啊!原來您在來青海之前就已經學會了采訪報道,并有了不俗的表現(xiàn)。

        張榮大:應該說是深深愛上了這一行,并小有成果,因而信心就更足了,立志要沿著這條路走下去,不成功不罷休。人生光有理想不行,貴在堅持,這是成功的原動力。1965年9月,我參加青海軍墾后,更加激發(fā)了我寫作的熱情,我用寫作追逐夢想,展示前景,很快我被調到團部宣傳處當了新聞干事,并被選派到青海日報社學習了半年,不久又調到師部宣傳科當了新聞干事,28歲時被提拔為副團職宣傳科科長。其間,我到新華社青海分社學習數(shù)月。在新華社和青海日報社期間都發(fā)表了一些文章和稿件。

        常言說,機遇的大門永遠向著有準備并努力著的人敞開。也許應了這句話吧,最終我一躍“龍門”,調入新華社青海分社,成為一名新華社記者。

        張珍連:新華社是個寫作高手云集的地方,就是青海分社,當年也是記者眾多的新聞單位。您是如何在這里卓越成長的?

        張榮大:在新華社青海分社當記者的歲月里,我以吃苦耐勞和在重大工程以及柴達木開發(fā)建設新聞報道中善于獨立作戰(zhàn)而見長。我每年深入邊遠地區(qū)采訪長達七八個月,四進西藏,五上唐古拉,十六次到柴達木,常年活躍在青藏公路、格拉油路、青藏鐵路和鹽湖、油田等最艱苦的采訪第一線,這些地方都留下了我采訪的足跡。那些用滿腔熱情寫出的頌揚高原建設和高原人的新聞作品,至今仍回蕩在我的心中,常常被人提起,這是我留給青藏高原和柴達木贊美的歌。

        張珍連:您是從柴達木走出去的新聞記者,對“第二故鄉(xiāng)”投以了怎樣的關注?

        張榮大:柴達木是祖國的聚寶盆,這里也是新聞采訪的富礦。

        我在柴達木時,相當多的精力投入了三條“天路”——青藏公路、格拉油路、青藏鐵路的采訪,與人合寫的長篇通訊《征服“世界屋脊”的又一曲壯麗凱歌——記縱貫青藏高原的格拉輸油管線建設》,深受好評。《青藏鐵路鋪軌到格爾木》《荒野中的新城格爾木》被稱為紅花配綠葉的報道,被評為1979年新華社對外報道十大好新聞之一。記述鐵道兵英雄事跡的《把鐵路修到“世界屋脊”——記青藏鐵路的建設者》《察爾汗鹽湖架彩虹》等,都曾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長達3萬多字的長篇報告文學《將軍之路》和1萬多字的《將軍與孤兒》,謳歌的是當年帶領大家修建青藏公路的慕生忠將軍可歌可泣的事跡,至今讀來仍有一種震撼力。

        張珍連:作為柴達木人,我對您的新聞貢獻表示欽佩!您贈送我的那套九卷本《我與新聞三十年》中的第一卷《高原手記》里,收集的都是您當年在青海采寫的新聞通訊,寫柴達木的占絕大篇幅。

        張榮大:是的。我雖然離開青藏高原到青島30多年了,但近3年,寫青藏高原和寫柴達木的熱情像火山一樣爆發(fā),這段不同尋常的閱歷激勵我向寫作的新目標沖刺,我仿佛又回到了當年充滿活力的采訪現(xiàn)場。除了發(fā)表過許多回憶文章外,我還編撰了多部著作,由你擔任主編的5輯30本大型叢書——“柴達木文史叢書”其中的《火車開進柴達木》一書就是我的專著。2015年12月,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天路天路天路》一書,是中宣部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公布的“2015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我最近又編撰了二十六七萬字的《柴達木人》一書,將擇期出版。

        我對柴達木的情,是一生的情。柴達木是我人生的一塊福地,圓了我當記者、當作家的夢想,我會為唱響柴達木,盡自己所能。

        采訪風險

        張珍連:有人說記者是無冕之王,可我感覺,跑新聞是件苦差事。您是如何理解記者工作的?

        張榮大:記者工作是個苦差事,但苦中能享受到成就感,這是我愛上新聞工作并幾十年如一日為之傾心傾力地原動力。盡管我報道過許許多多的人,有的人出名了;我報道過許許多多的單位,有的單位大發(fā)展了;我報道過許許多多的地區(qū),有的地區(qū)大變樣了……可我依然是我,一名癡心不改的新華社記者,長年累月在一線捕捉新聞,夜以繼日地趕寫新聞,直至退休前的最后一天仍堅持站好最后一班崗。

        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祖國的聚寶盆柴達木,自然條件比較惡劣,海拔高、風沙大、缺氧干旱。我每年總要去柴達木兩三次,每次一轉就是一兩個月。這里氣候變化大,茫茫戈壁綿延千里,夏天熱得像蒸籠,冬天冷得像冰窟。每去采訪一次,自然要經受一次艱苦生活的磨煉。

        在這樣艱苦的地方當記者,沒有一點吃苦精神,沒有一點獻身精神,是很難干好工作的。我始終堅持一個信念:在青藏高原當記者苦中有樂。一個記者,特別是年輕記者,要是能夠在艱苦的高原地區(qū)腳踏實地干上幾年,會大有益處。

        張珍連:您能否談談在柴達木的艱苦經歷?

        張榮大:記得有一年冬天,我坐長途汽車到香日德采訪,晚上九點多才到,我又累又餓,巴不得吃頓可口熱乎的飯熱菜驅寒逐乏,但到飯店一看大失所望,只剩下涼饅頭和涼羊肉湯。端上桌的羊肉湯漂著一層白花花的羊油,飯廳里的氣溫少說在零下幾度。為了喝口熱湯,我不住地往碗里加熱水,飯吃得沒滋沒味。在那個年代,這樣的采訪遭遇時常發(fā)生。

        1976年11月,我和幾名同事第二次去采訪格拉輸油管線建設。一天,我們在海拔4700米的二道溝兵站住宿,由于磚砌的土爐子和火墻已失修,爐子怎么也點不著,滿屋子是煙,我們只好作罷。室內零下十五六度,我們“全副武裝”,穿著棉衣、棉褲、皮大衣,戴著皮帽子,鉆進冰冷的被窩里,一夜凍得透心涼。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又精神抖擻地開始了新一天的采訪工作。

        張珍連:記者深入一線采訪,不僅面對艱苦的環(huán)境,還可能遭遇風險。您采訪中有沒有遇到過危險?

        張榮大:在高原地區(qū)采訪,有時會有生死的危險,這話絕非危言聳聽。1982年8月,我與同事馬集琦到德令哈市可魯克湖涉水采訪養(yǎng)魚專家應百才,就遭遇了一次危險。

        應百才是1966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生物系的研究生,原在中國牧業(yè)科學院工作,1970年到柴達木工作,后來他決定去可魯克湖養(yǎng)鯉魚,大獲成功,讓柴達木人吃上了肥美的新鮮鯉魚。去采訪他時,由于渠道水深無法驅車,我們就步行10多里去采訪??墒且庀氩坏降氖虑榘l(fā)生了,約莫走了一半的路,朝前眺望,我們傻眼了:四處一片汪洋,道路被淹沒了。我們頓時沒了主意。原來是雨水季節(jié),河水猛漲,溢出河堤,淹沒了農場的大片莊稼地,給我們這次采訪增加了意想不到的困難。在水天之間,我們遠遠望見了似乎漂浮在水上的鯉魚養(yǎng)殖場。先試探了一下,水不算太深,就干脆拄著一根樹棍從農田涉水朝養(yǎng)殖場走去。淹沒農田的河水是冰山融化的雪水,冰冷刺骨。蹚水走了幾百米,水還比較淺,越往前走水越深,逐漸漫到小腿處,更有的地方坑坑洼洼,水深淺莫測,有的地方水深漫到腰部,最深處到了胸口處,讓人膽戰(zhàn)心驚。幸虧有木棍試探水的深淺,否則掉到深坑里就沒命了。

        我們深一腳淺一腳地跋涉著,這只腳剛剛從稀泥里拔出來,另一只腳又陷進泥水中,有時挪一步都要費很大的勁,我們兩個人從頭到腳全是泥水。我們在水中大約跋涉了兩個多小時,又餓又累,身上不住地冒虛汗。眼看要挪不動的時候,漁場的人發(fā)現(xiàn)了我們,并有兩人蹚水過來,把我們從深水中救了出來。

        事后我們撰寫了《養(yǎng)魚專家應百才》的稿件,我還特意撰寫了一篇《可魯克湖涉水采訪》的文章,這次冒險一輩子難忘。

        張珍連:應百才這個人我多少有些了解,上了畫冊的德令哈大鯉魚是他引進飼養(yǎng)的,可不知道宣傳這位水產專家的背后有這樣的故事。

        張榮大:還有一次采訪,在茫崖,可謂是風雪脫險,簡直就是死里逃生。

        1982年2月26日,我們一路采訪已故的穆邁努斯·依沙·阿吉老人的事跡,他是烏孜別克族,為柴達木初期探寶和開發(fā)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我們來到茫崖拜訪老人的女兒柴達木罕,當晚返回花土溝住處時,遇上了突如其來的暴風雪。

        當汽車駛出茫崖鎮(zhèn)三四公里遠時,我們絲毫沒有思想準備,只見從左側的山谷間,幾乎擦地刮來暴風雪,似洪水翻滾,如飛瀑傾瀉,眼前漆黑一片,氣溫少說也在零下20攝氏度,我們穿著皮大衣還冷得打寒戰(zhàn)。如果汽車出了故障,或者跑出公路陷進沙坑,那是非常危險的。

        天無絕人之路。老向導阿吉老人的兒子買買提是陪我們一路采訪的,他對這一帶的地理環(huán)境就像他的父親一樣熟悉。他果斷地向司機唐召明發(fā)出指令:“千萬不要下公路,直著往前開。向左打!往右靠!加快速度!”司機唐召明精力高度集中抓緊方向盤,我和張萬象兩眼緊盯買買提,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同舟共濟,我們與暴風雪艱難地搏斗了一個多小時,果然像買買提說的那樣,汽車沖出5公里路程后,我們終于從暴風雪中突圍出來。曠野又恢復了寧靜,剛才發(fā)生的驚心動魄的一幕,真是不堪回首。我和張萬象、唐召明事后多年重逢在北京時,還心有余悸地談起茫崖風雪脫險那段經歷,可以說我們三人是新聞界的患難之交。

        記載歷史

        張珍連:新聞界有個說法,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那您如何處理新聞和歷史的關系?

        張榮大:你說的不錯,對記者來說既是今天新聞的傳播者,又是明天歷史的記錄者。

        你知道,在柴達木的開發(fā)建設史上,有不少功臣名垂千秋,慕生忠將軍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他是青藏公路建設的倡導者、組織者、指揮者和參加者,又是青藏鐵路建設的先驅。我與慕生忠將軍有一段比較深入的交往。1982年,我曾與張萬象來到慕生忠在甘肅省蘭州市木塔巷的家里采訪,五六天后又到新疆烏魯木齊采訪了他的哈薩克族兒子沙特爾,還到西安和格爾木等地采訪過慕生忠的老部下,先后執(zhí)筆寫出了3萬多字的《將軍之路》和上萬字的《將軍與孤兒》《青藏鐵路建設的先驅慕生忠》3篇報告文學。

        張珍連:慕將軍的事跡我知道,他被稱為“青藏公路之父”,他是柴達木開發(fā)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人。

        張榮大:除慕生忠之外,值得抒寫的人還有阿吉老人。鼎鼎大名的阿吉老人,在柴達木早期開發(fā)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是盆地遠征探寶最出色的向導。我曾到過青海的冷湖、花土溝、茫崖,新疆的若羌和北京等地尋訪過阿吉老人的事跡,他的事跡讓人感動,難以忘懷。

        1954年6月底,柴達木石油人葛泰生帶領一支8人組成的小分隊開始第一次遠征,從新疆的阿拉爾出發(fā)到青海的茫崖去,阿吉老人擔任向導。在第六天清晨繼續(xù)上路時,一峰駱駝突然倒地,它是渴壞了。為了保證將不多的水留給人喝,他們放棄了這峰駱駝??吹街魅俗吡耍欠羼橊勂疵鼜牡厣咸饋?,追趕,倒下,再掙扎起來,又倒下去……第七天一大早,小分隊又趁著月光趕路。駱駝憑著特有的嗅覺聞到遠處的水草味,拼命奔跑起來,把大家?guī)У搅四康牡亍?/p>

        這是柴達木有史以來的第一次遠征探寶,這次勘探發(fā)現(xiàn)了10多處油砂、地蠟和儲油構造,阿吉老人和年輕的地質隊員為開發(fā)建設柴達木立了首功。我執(zhí)筆撰寫過《神奇的向導阿吉老人》,紀念他對柴達木開發(fā)做出的豐功偉績。

        張珍連:聽您談起慕生忠將軍和阿吉老人,我想到了肖復興先生的話,他告訴我應該找人為這兩位傳奇的人物撰寫人物傳,讓更多的人了解和緬懷他們。

        張榮大:功勛人物的歷史,是柴達木開發(fā)建設的史詩,確實需要真實記述。而領導人的目光和足跡,也是值得我們永遠銘記的。因為,黨和國家領導人十分關心柴達木的開發(fā)建設,歷史不會忘記他們。在這里,我想談一談采訪周總理與格拉輸油管線稿件的經過。

        1976年1月8日,是個令人難忘的悲痛日子。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不幸逝世,震驚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心。

        當時,我在格爾木至拉薩輸油管線建設工地采訪,這一悲痛的消息傳到千里施工線上,近兩萬名人民解放軍指戰(zhàn)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無不失聲痛哭。人們不僅因為失去了一位深深崇敬的偉人而悲痛,還因為他們正在夜以繼日建設的格爾木至拉薩輸油管線是敬愛的周總理在患重病期間親自批準建設的項目,就在工程施工進入關鍵階段,周總理卻永遠離開了我們,指戰(zhàn)員們怎能不悲上加悲呢。

        我飽含熱淚寫出了《管線指戰(zhàn)員懷念周總理》的稿件,但是遇到了如何快速傳稿到北京新華總社的難題,當時格爾木有文字傳真設備的單位極少,也都是單位的內部專線傳真,沒有辦法直接將稿件傳到北京新華總社。如果發(fā)電報,長達1400字的稿件非常麻煩,再說電報也要兩天左右才能收到,時間就耽誤了。

        我急中生智,干脆到郵電局,用電話直接向新華總社傳稿,但也顧慮1400字長的稿件,編輯能一字一字地記錄嗎?事實證明,我的顧慮是沒有必要的,當我打通了總社國內編輯部的長途電話后,向編輯陳秀珍同志簡略說明這篇稿件的內容,她非常痛快地說,這篇稿件很重要,很及時,現(xiàn)在正需要這種稿件,那就你念我記吧。

        于是,相隔千里之遙的記者與編輯通過長途電話“熱線”,傳遞著格拉輸油管線近兩萬名指戰(zhàn)員對敬愛的周總理無比深沉的緬懷。我可以感覺出來,我念稿子,老陳記錄,都是滿含淚水的,雙方的抽泣聲隨著稿子的起伏而起伏。讀到感人之處,兩人都失聲痛哭起來,難以繼續(xù)傳送記錄稿子,我面前擺著的張張稿紙,灑落了點點淚水,有些字都浸潤得模糊不清了。

        就這樣,稿件傳了一個多小時才結束。當放下電話后,我又淚如泉涌。我這個人不太輕易掉淚,但這一次可真是動了感情,至今一想起這件事,眼睛還酸酸的。

        1977年10月,千里格拉輸油管線建成,廣大指戰(zhàn)員為周總理樹立了一座豐碑。

        敢于擔當

        張珍連:新華社記者可以報道重大事件,也可以用內參的形式向各級黨政機關部門反映一些重大事件或不公開發(fā)布的新聞報道。

        張榮大:我們新聞記者,不是決策者,但可以通過稿件向決策層和決策者提供重要決策參考信息。這就要求記者心懷大局,干事有擔當。當年我為紅柳寫內參,就是敢于擔當?shù)囊粋€事例。

        紅柳是大漠的衛(wèi)士,柴達木盆地的戈壁和沙漠面積有近1.3千萬公頃,其中覆蓋紅柳和戈壁草的固定和半固定沙漠面積有200萬公頃。在這總長720公里、平均寬20多公里的沙漠植被區(qū),生長著紅柳、白刺、沙棗、梭梭等沙生植物,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月牙形沙區(qū)植被帶,從盆地東南緣延伸到東部邊緣直至東北部,構成一道巨大的天然屏障??墒牵?979年前我到柴達木采訪時,卻目睹了沙區(qū)植被遭受嚴重破壞的情景。一些單位和個人只顧局部和暫時利益,不顧全局和長遠利益,亂砍濫挖紅柳木。每當冬季到來之前,人們趕著馬車,開著汽車,到沙柳包集中的地帶挖紅柳。當時,無論是單位還是住戶,都以紅柳木為主要生活燃料。許多人家的小院里堆滿了紅柳木,十年八年都燒不完。大片大片的紅柳區(qū)遭到洗劫。從1954年盆地開發(fā)到1979年,柴達木的200萬公頃沙區(qū)植被覆蓋區(qū),有一半面積的植被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

        張珍連:說到紅柳,我想起20世紀50年代陳毅副總理前往西藏路過柴達木時說的話,他當時告誡海西的同志們要保護紅柳,不要亂砍濫伐。只是,數(shù)萬開發(fā)大軍齊聚柴達木,燃料確實成為問題,人們只好向瞄上了紅柳包。我是20世紀80年代末到德令哈的,看到許多人家的院落都堆放著大量的柏樹、紅柳根。

        張榮大:大自然無情地懲罰了人們的破壞行為,柴達木盆地的風沙之大是罕見的。有人形容說:“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眮y砍濫挖紅柳木加劇了這種惡劣氣候。不能再對這種無休止破壞柴達木戈壁紅柳林的行為麻木不仁、熟視無睹了。1979年10月,我將柴達木沙區(qū)植被遭受嚴重破壞的情況通過內部報道反映到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許多領導做了重要批示,中央立即發(fā)出了關于制止在柴達木盆地亂砍濫挖紅柳木的緊急通知,并將記者的稿件作為附件下發(fā)到青海、甘肅、寧夏、新疆等省區(qū)。青海省人民政府也頒發(fā)布告,禁止非法進入林區(qū)打柴,公安、林業(yè)等部門組織人力立即趕赴林區(qū)現(xiàn)場,很快剎住了亂砍濫挖紅柳木的歪風,海西州的各縣都加強了對紅柳林區(qū)的管理。

        之后,我又曾幾次去柴達木采訪,調到青島工作后也曾回訪過柴達木,看到珍貴的紅柳林區(qū)已得到了較好的保護和恢復,從心底里感到欣慰。我為紅柳寫內參的這段不了情,真正體驗到記者工作的重要性,一個有良知的記者,當他發(fā)現(xiàn)了事關全局的大問題,敢寫,敢向上級層面反映,最終使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從而避免了用金錢無法彌補的巨大損失,心里能不自豪嗎?

        張珍連:看來記者的擔當不比官員的擔當小,記者的一篇稿件可以挽救一片植被、一方生態(tài)。您為“荒漠守護神”紅柳“請命”,我理解您此刻的自豪之情。

        張榮大:新聞稿件雖然不能直接創(chuàng)造財富,但有些稿件起到的作用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當年我通過內部稿件反映緩建青藏鐵路第二期工程,歷史證明是正確的。

        三四十年前,我所采寫的幾十篇有關青藏鐵路建設的報道,均屬獨家新聞,無形中成了記錄鐵道兵部隊輝煌歷程的光彩一頁。我為能夠奉獻給英雄的鐵道兵一曲永恒的贊歌而自豪。

        就在青藏鐵路第一期工程快要修到終點站格爾木之前的半年時間里,鐵路要不要繼續(xù)向西藏拉薩方向修,這個問題又尖銳地擺到了人們的面前,實際上這個問題從鐵路動工的那一天起就時緊時松地進行著探索與研究。對西藏來說,要求繼續(xù)修建青藏鐵路的呼聲大,他們急切地盼望改變全國唯獨西藏不通鐵路的歷史。

        而一些承擔鐵路建設的決策者和專家,也有主張修的,有主張緩建的,他們的意見對中央決策至關重要。我當時廣泛地進行了采訪,逐漸感到主張緩建的理由比較充分,比較切合實際。

        他們認為,緩建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的二期工程,不是永遠不建,建與緩的關鍵還是取決于當時條件成熟不成熟的問題。

        張珍連:當時您支持緩建主張,那您是如何向上級部門反映這個主張的?

        張榮大:作為長年關注和報道青藏鐵路的記者,我歸納了緩建的三大理由。

        第一個理由是,進藏的運輸狀況大為改善,鐵路緩一步建設更有利。一個是,長達1080公里縱貫青藏高原的格爾木至拉薩的輸油管線已于1977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從根本上解決了過去向西藏運送燃料油依賴汽車長途運輸而汽車自身大量耗油的被動局面,滿足了西藏的用油需求。再一個是,中央決定將2000公里的青藏公路沙土路面改建為鋪油路面正在加緊施工,全路改建好后,就會極大地提高公路行車質量,擴大運輸能力。一“油”一“路”的問題解決了,修建鐵路就不十分迫切了。

        第二個理由是,從格爾木到拉薩的1100多公里鐵路線,要通過600公里的凍土層。鐵路如何安全通過漫長的長年凍土的永凍層并保持永久安全的技術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采取邊施工、邊設計、邊科研,必定后患無窮。因此,攻克永凍層上鋪路技術難關就成為工程最關鍵的問題,萬不可草草上馬。

        第三個理由是,資金投入問題,當時國家經濟實力并不強,青藏鐵路工程造價高、投資大,采取集中財力、物力、人力修建當為上策。

        基于以上種種緣由,我實事求是地采寫了內部稿件,向中央反映了許多單位和領導要求緩建青藏鐵路第二期工程的意見,中央不少領導在這份內參上簽了字。

        張珍連:張老師,是您的一份內參對緩建青藏鐵路起了作用,不過緩建是為了充分準備,在世紀之交時傳來了復建的消息,不少人為此奔走相告。

        張榮大:2001年,青藏鐵路第二期工程決定開建,國務院召開總理辦公會審議青藏鐵路建設方案,朱總理指出,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已具有修建青藏鐵路的經濟實力。過去緩建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是必要的,現(xiàn)在青藏鐵路全線貫通也是必需的。

        看到了這些報道,我心中釋然。當年的擔當作為,使我對青藏鐵路二期更充滿信心。

        過去都是我采訪別人,現(xiàn)在我被采訪,數(shù)十年前的柴達木采訪印記歷歷在目,往事并不如煙。謝謝你!

        (作者簡介:青海省海西州政協(xié)一級調研員。)

        猜你喜歡
        柴達木青藏鐵路紅柳
        高原紅柳
        大漠紅柳
        青藏鐵路
        西藏文學(2020年3期)2020-06-05 12:34:25
        柴達木映畫
        柴達木映畫
        柴達木映畫
        青藏鐵路ITCS系統(tǒng)CMU移除方案設計
        淺談青藏鐵路改造施工中的ITCS仿真試驗
        柴達木映畫
        紅柳肉蓯蓉人工栽培技術總結
        干日本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www无码| 国产人妖一区二区av|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52p| 国产成年女人毛片80s网站| 中文字幕美人妻亅u乚一596|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 国产麻豆国精精品久久毛片| 老熟女的中文字幕欲望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链接|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含羞含羞草 | 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久经典网| 日本久久视频在线观看| 岳丰满多毛的大隂户|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一本大道在线一久道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欧美另类自拍| 精品粉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少妇中文字幕久久| 激情第一区仑乱|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偷自拍国综合第一页国模|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 国产一女三男3p免费视频| 亚洲熟女av中文字幕网站| 亚洲av综合av国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极品女主播国产区| 男人和女人高潮免费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无码区|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一区| 精品蜜桃av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久| 国产白嫩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日本中文一区二区在线| 成人a级视频在线观看| 高清国产一级毛片国语| 激情五月六月婷婷俺来也| 熟妇高潮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极品少妇hdxx麻豆hd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