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莉
摘要: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育思想符合我國當前的教育理念。通過音樂的形式,使學生們體會到另一種別樣的美,通過對學生進行音樂教育,可以開發(fā)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可以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以及道德素養(yǎng)。通過提高學生對音樂的了解可以使學生有更加豐富的情感體驗,使他們認識到音樂的美好,在提升他們的音樂知識的同時,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本篇文章對小學音樂課程教學做了相關的了解,對其提出了有效的教學評價,這樣,可以使教師得到更全面的課堂反饋,使課堂評價更加立體化、多樣化,并且,以這種方式整理出來的反饋結果更有意義。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評價;立體化,多樣化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中曾指出,設置音樂課堂評價的目的并不只是為了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師的授課情況進行了解,它更多的是為了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效率以及教師對課堂教學的調整。所以,音樂老師在對課程進行評價時,要從多方面出發(fā),及時地關注到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他們的情感體驗等,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使他們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體會到音樂的美,并增強他們對美的鑒賞能力,同時提高他們對美的表達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所以,做好音樂課程教學評價是至關重要的。
一、不拘一格,拓展評價的形式
音樂課堂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音樂課堂不能夠僅僅的拘泥于一種形式,所以對音樂課堂的評價也不能夠拘泥于某一種特定的形式,也需要對評價的方式進行擴展。
音樂課堂中,可以根據一定的時間間隔對學生的座位進行調整。使學生自由的組成一個團體,并且每個團體或學生個人要在大家面前進行展示,使他們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發(fā)揮學生們的課堂主動權。在每節(jié)課中,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準備并進行展示,并根據他們的表演情況進行評分,同時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酌情加分,加的分數要滿足學生們的心理需求。
二、攜手共進,凸顯合作的力量
學會合作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提出的教育四大支柱之一,也是新世紀教育的重要支柱,也是當前提高人們素質的一項標準。所以,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我對評價方法進行了改進,將合作精神融合于評價中,設計出了一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的英語教學評價方法,從實際情況來看,這種評價方法能夠更快地促進學生的進步。
(1)互學互助,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為了滿足當前的教育需求,在我們班級之中,成立了一些音樂合作學習小組,班主任會定期的對小組內的同學進行相關的幫助和指導,這不僅僅有利于課程的開展,還有利于學生這是能力的提高。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小組內的成員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共同的努力,他們之間相互幫助相互促進,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潛力,使每一個同學都能夠體驗到被人關注和重視的感覺。上課時,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以及他們的課堂參與度和保持紀律的情況進行評分,這種方式是學生們最喜歡的一種方式,為了贏得榮譽獲得較高的評分,學生們會摒棄平時的矛盾,真誠的合作,在提高他們知識技能的同時,還提高了他們的集體榮譽感,提高了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加強了他們之間的友誼,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角色轉換,師生之間的合作。對于音樂評價改革來說,評價不應該局限于形式和內容上,方法也要進行改革。通過師生之間的角色互換,發(fā)揮學生們的主動權,讓他們成為課堂評價真正的主人,充分的發(fā)揮評價的自主性。對于教師來說,主要做的任務就是欣賞學生們的表演,傾聽學生們的評價,在學生自己對課堂進行評價之后,在對學生的評價進行評價。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這種評價方式是非常神奇的,這種方式能夠使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同時也能夠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我要課堂的氛圍,這種方式不僅僅能夠解放教師,還能夠釋放學生。
三、一路風景,體會過程的快樂
音樂是美好的,它可以使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體會到其中的韻味。對音樂教學的“評價”來說,“評”是為了使學生更好的學習,使他們了解到更多的音樂知識,體會到音樂的魅力,欣賞音樂的美,享受音樂帶給我們的快樂,這樣,我們的“評”才是有“價”值的。在聽音樂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體會到音樂中所表達的情感,所以說,音樂是一種情感的藝術,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我們的評價也應該成為一種藝術,可能由于教師一句不經意的話就會激起學生們對音樂的學習興趣,甚至會可能成就一位音樂天才,合理貼切的音樂評價,可以提高學生們的音樂知識水平和音樂素養(yǎng)。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改進,我們的評價要緊跟其發(fā)展的步伐,為課堂添一抹色彩,為教育畫一片藍天。
四、老師妙語,滋生學生音樂之花
“妙語滋生音樂花”,在音樂教學的評價中,“妙”這個詞可謂是非常獨到的,如何使我們的音樂評價變得“妙”呢?筆者認為,生動、靈巧、貼切的評價語是必不可少的,這可以使課堂更有生機,猶如師生融入在一片花的海洋中,激發(fā)學生們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自我音樂水平的認知。
以語言為基,評價有道,對于音樂課堂評價來說,“準確有效”如同“音樂之花”,這可以使課堂更加絢麗多彩,更富有生命力。
妙用激勵語言,打開學生“動心”之門。
(1)無聲點評,妙不可言。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并不是所有的評價都需要用語言來進行陳述的。蘇聯著名散文家卡萊爾曾經說過,“雄辯是銀,沉默是金?!痹趯W生進行評價時,有時候教師也可以使用沉默的方式來告訴學生你的用意。
(2)體態(tài)語言,奇妙無窮。在評價體系之中,除了用語言的方法對學生進行評價之外,還可以通過體態(tài)語言來進行表達,包括動作、表情等。比如,在學生表演完之后,教師可以基于學生眼神的鼓勵,通過眼神來表達對學生的肯定,也可以通過豎起大拇指對學生進行肯定,或是通過鼓掌來表達對學生的認可和贊賞。這些舉動都會在學生的心理撒下美妙的種子。當學生犯錯誤時,教師可以走到學生的身邊,摸一下學生的頭,或者是輕輕的拍一下學生的背,亦或是用手做一個“噓”的動作。無聲的體態(tài)提示可以讓我們體會到無聲評價的獨特魅力。
參考文獻
[1]曹建輝.絲弦華韻[M]. 上海:上海三能書店出版社,2011.
[2]梁恕儉.課堂“新語”[N]. 中國教師報,2011-8-24:006.
[3]李春芹.綠色評價演繹精彩課堂[J]. 文學教育,2012(10).
[4]葉瑞英.美麗的課堂魅力的語言——淺談新課程標準下課堂評價語在教學中的運用[J].才智,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