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璐
摘要:本文將《陽關三疊》作為研究重點,從中認識鋼琴演奏的價值,并通過對鋼琴與古琴特色、演奏方法的分析,進行鋼琴曲《陽關三疊》的演奏整合,核心目的是在演奏方法創(chuàng)新中展現演奏藝術的價值,滿足古典音樂與現代音樂的結合需求。
關鍵詞:鋼琴? 古琴? 《陽關三疊》? 特色分析? 演奏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J62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1)16-0048-03
通過對鋼琴曲《陽關三疊》曲目的分析,我們了解到其作為流傳于唐代的曲目,同時又被稱為《陽關曲》以及《渭城曲》,具有十分明顯的藝術性、歷史性。在現代鋼琴曲目分析的過程中,作品的音域相對廣泛、音量變化明顯,存在著豐富性的音色形式,通過多種音樂藝術的展現,可以提高音樂的表達能力,因此,該種音樂演奏方法得到了傳承。在鋼琴曲演奏中,《陽關三疊》的音樂價值十分明顯,極大地豐富了人們對音樂內容的認識,在古琴演奏中,充分融合了東方文化,曲目中的藝術形式特征、審美特色存在著一定的關聯(lián)性,通過兩種藝術的融合,可以在原有音樂價值的基礎上,展現音樂文化的創(chuàng)新性,為現代音樂文化的創(chuàng)新提供支持。本文對《陽關三疊》的鋼琴與古琴演奏特色進行分析,旨在通過作品的內容整合,提高作品創(chuàng)作的價值性,為文化的傳承提供借鑒。
一、鋼琴曲《陽關三疊》的演奏特色
(一)演奏技巧的特點
通過對《陽關三疊》演奏方法的分析,在演奏中存在著一定的技巧。例如,在演奏中,通過琶音、調音以及跳進等模塊的分析,實現對演奏方法的有效處理。而且,在這些音樂演奏方法完善中,確定了演奏形式,例如,在跳進演奏技巧使用的過程中,音樂素材主要是以八度音呈現的,演奏力度使用中不能存在遲疑的形式,以保證演奏的價值性,展現演奏的藝術性。
(二)演奏情緒的特點
通過對鋼琴曲《陽關三疊》曲體結構的分析,整個演奏情緒呈現出漸進性的特點,因此,在情緒表達中,需要注重循序漸進的原則,并避免演奏中出現急躁現象,提升演奏的價值性。同時,在演奏中,通過古典藝術的運用,充分展現出不同的價值情感。研究中發(fā)現,在不同演奏情緒分析中,具體的情緒表達如下:第一,第一層開始,音樂情緒不能太過于濃烈,需要應用清淡、富有深意的情感,而且,第一節(jié)曲目中也存在著節(jié)奏相對自由的現象,充分展現出作者對好友的不舍情感。第二,調音的應用。在《陽關三疊》的作品闡述中,第二疊開始體現出伴奏稠密的特點,通過琶音技巧的使用,可以充分展現出曲目的靈動性、輕松性特點,而且,在演奏中,張力不能過大,通過過渡可以體現作曲演奏的價值性。第三,這一部分是曲目中的高潮段落,速度相對較快,在伴奏中,需要講究段落節(jié)奏演奏的有效性,與曲目開頭相互呼應,充分展現出送別好友的情感。但是,在該段演奏中,不能過于沉重,需要展現出作品的灑脫情感,以便提高演奏的價值需求。第四,結尾部分,這一部分的演奏形式與開頭交相呼應,而且速度演奏也會發(fā)生變化,在演奏時情感要收回,展現出作品更多的平淡性、價值性特點,所以,在整個過程中,應該注重對演奏者情緒的控制,以保證曲目演奏的整體性。
(三)演奏語氣的特點
在鋼琴曲《陽關三疊》曲目演奏中,音樂語氣控制的價值性是十分重要的。通過對我國古曲演奏方法的分析,可以充分體現出中國藝術的古典美,通過鋼琴曲對古琴的音色模仿,在這種演奏方法使用中,會運用高低音進行對比,能充分展現出古琴演奏的樂感,提升了演奏的技巧性、價值性。同時,在演奏形式分析中,不論是在音樂表情、張力還是在整體控制中,都可以對音樂形式進行表達。同時,在情緒運用中,充分展現出漸進性的演奏價值,這種演奏形式需要實現清新、輕巧以及脫俗的藝術體系,滿足了古典音樂傳承需求。
二、鋼琴曲《陽關三疊》的演奏處理及演奏價值
(一)音樂演奏的處理形式
1.第一疊的演奏處理
通過對鋼琴曲《陽關三疊》作曲形式的分析,樂譜開頭處理中標明了2/4,3/4以及6/4等三種不同的節(jié)拍,在演奏中一定要注意這種標注形式。對于鋼琴演奏者來說,一定要認真分析琴曲演奏的價值性,展現古琴樂曲演奏的藝術體系,滿足樂曲傳播的核心需求。在演奏中,對于非均分律動演奏方法而言,需要通過對律動狀態(tài)的分析,進行音樂表達方法的傳承。在整個過程中,存在著較為強烈的音樂演奏價值,將古琴音樂的音符、強弱變化作為重點,展現出作品演奏的彈性化特點。而且,在樂譜演奏整合中,需要將樂譜標注作為核心,通過節(jié)拍的靈活性分布,展現出演奏中的拍點、重音的變化,使古琴音樂演奏得到自由性的舒展,提高音樂演奏的價值性。
2.第二疊的演奏處理
在音樂作品演奏分析中,主題的音樂旋律主要強調了段音區(qū)的演奏價值,并采用中板速度,在前段作品演奏中,演奏力度相對較快,而且,演奏中為了充分展現較為深遠的意境,逐漸提升了八分符的演奏音色。作品演奏時,需要處理好中聲部主旋律,有效表達出作品的抒情性、歌唱性特點。演奏者手指需要在琴鍵上輕度挑起,演奏出靈動性的音響效果,在左手演奏中,需要進行分解、旋琶音演奏,展現出作品的流動感,增強音樂的演奏效果。通過這樣的演奏方法,可以逐漸提高作品演奏的效果,并逐漸推動演奏人的情緒,展現出作品演奏的價值性。
3.第三疊的演奏處理
在作品的第三疊處理過程中,轉換速度需要逐漸加快,力度控制能力也應該逐漸增強,將主調增加八度,右手演奏八度主體的旋律,并對作品的演奏形式進行控制,手掌固定支撐,注重表演節(jié)奏的調節(jié),保證作品演奏的清晰性。在一些復調曲目演奏中,需要加快演奏形式,并逐漸推動演奏到達高潮,增強情緒,為音樂作品演奏的情緒表達提供支持。
4.尾聲演奏的處理
由于第三疊的演奏情緒相對高漲,在演奏者情緒宣泄之后,鋼琴演奏進入到了尾聲部分,所以樂曲演奏的音量需要逐漸降低,充分保證音色的郁郁空濛,通過這種強烈的音樂反差,增強音樂的表達效果,體現作品的離愁情緒。同時,演奏者在作品演奏的過程中,也需要運用夸張的表現方法,整合音樂演奏,使聽眾在無限惆悵、無限思念的背景下,進行音樂作品的表達,充分展現出鋼琴曲對古琴藝術的文化傳承價值。
(二)鋼琴曲《陽關三疊》的演奏價值
通過對《陽關三疊》演奏技術的分析,從鋼琴與古琴之間的藝術融合方面來說,可以將音樂作品的表現作為重點,對藝術的價值進行整合。通常狀況下,在音樂演奏價值分析中具體內容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音樂曲目形式分析的過程中,通過對全區(qū)復沓結構的分析,認識到演奏中的變化形式,第一段的演奏為行板、第二段的演奏為中板、第三段的演奏為漸快、第四段的演奏為行板,通過這種反復性的演奏,可以通過演奏速度的變化,充分展現出作者在音樂創(chuàng)作中的情感價值,并通過對作者情緒的宣泄,實現原詩作與作曲的情感聯(lián)系,展現出作者的真實情感,從而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對作品美感的藝術傳達。第二,在作品演奏的過程中,演奏者需要認識到古琴演奏的技巧性,通過裝飾音的演奏分析,充分展現出古典藝術的價值美。在鋼琴演奏過程中,雖然兩者的演奏方法、演奏形式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但是通過對古琴音色、演奏技術的分析,可以通過多種演奏形式的整合,展現出更多的鋼琴演奏價值,實現音樂藝術的有效傳承。第三,在鋼琴曲演奏的同時,也應該充分發(fā)揮出樂器的演奏性能,并結合演奏技巧,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手法的整合,充分發(fā)揮出作品演奏的藝術性、價值性,使鋼琴作品的演奏充分展現出古老的東方古韻以及琴風藝術,彰顯藝術傳承的最終價值。
三、鋼琴曲《陽關三疊》的演奏分析
(一)鋼琴曲《陽關三疊》曲體結構
通過對鋼琴曲《陽關三疊》曲目音色的分析,在古琴曲演奏中,對其中的散音音色進行研究。古琴中的散音主要強調曲體結構空弦音,而且音色相對渾厚,可以在演奏過程中實現音樂的共鳴,由于曲目演奏中的余音相對較長,需要注重演奏中的技術性。鋼琴曲在演奏的過程中,正是由于借鑒了這種散音的演奏形式,通過八度、四度、五度旋律的利用,加強了余音,并減少曲目演奏的密度。通過對鋼琴曲《陽關三疊》演奏分析,充分體現了古曲的疊章式結構,通過鋼琴的演奏,充分保證了音樂藝術的價值性,同時也為作品的創(chuàng)新奠定基礎。在對鋼琴曲整結構圖示分析中,其結構如表一所示。
(二)鋼琴曲《陽關三疊》的音色借鑒
在鋼琴演奏過程中,應該通過對古琴演奏方法的分析,進行按音音色的演奏,這種演奏方法相對較難,主要是由于古琴演奏中,音色的表現能力相對較強,通過古琴演奏可以充分展現出弦長以及渾厚演奏的共鳴性,使音樂接近人聲。在具體的古琴演奏手法中,需要右手彈弦,左手按弦,實現對音高的調節(jié),當右手彈出音節(jié)之后,需要按照手指的演奏方法形成音程的變化,達到余音繞梁的演奏效果。在鋼琴演奏過程中,為了充分實現對按音的模仿演奏,通過對裝飾音的設計,提升音樂演奏的價值性。
(三)古琴曲的音樂思維
通過對古琴演奏形式的分析,在音樂形式演奏過程中,曲目存在著清脆、透亮的特點,這種演奏方法存在著夢幻色彩,在具體演奏的過程中,用左手輕觸泛音點,右手取音,演奏出的音調會呈現出高八度以及十二度的音響特點,通過鋼琴曲的演奏,可以充分展現出演奏的效果,并達到音樂作品演奏的價值性,同時,使古琴音色得到了充分性的展現。在《陽關三疊》漸進式音樂發(fā)展過程中,認識到了曲目創(chuàng)作的價值性,音樂創(chuàng)作中的具體思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曲目演奏的速度性。通過對《陽關三疊》曲目的分析,開始的演奏行板存在著慢速演奏的形式,如曲目中的第16~18小節(jié),逐漸發(fā)展到作品的高潮(第46~51小節(jié))。
第二,通過對鋼琴曲《陽關三疊》創(chuàng)作形式的分析,其句式結構存在著價值性的特點,充分滿足了文化傳達的韻味,并保證了作品演奏的價值性。而且,在鋼琴作品創(chuàng)作中,通過對高低音的對比,實現古韻音色的展現,并提升了創(chuàng)作的價值性。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現階段鋼琴與古琴演奏形式分析的過程中,通過對傳統(tǒng)文化的利用,提升了音樂表達的價值性,促進文化的傳承及創(chuàng)新,為現代音樂文化的價值展現奠定基礎。為了在音樂文化傳承中充分展現出現代文化與古典文化的融合性,應該在藝術創(chuàng)新中結合文化的內容,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在現階段鋼琴曲《陽關三疊》作品創(chuàng)作中,需要將鋼琴曲的演奏創(chuàng)新作為重點,針對古典音樂的形式,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手法的表達,以便提高音樂傳承的價值性,為現代音樂文化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郭艷波.游走于鋼琴與古琴之間--鋼琴曲《陽關三疊》的特色與演奏探微[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6(02):83-83.
[2]黃伊娜.游走于鋼琴與古琴之間——鋼琴曲《陽關三疊》的特色與演奏探微[J].黃鐘,2015(02):135-140.
[3]常麗文.《陽關三疊》在古琴藝術與鋼琴藝術中對美的詮釋[J].音樂創(chuàng)作,2012(11):126-127.
[4]張卓.輕彈曲韻送故人——管窺《新刊發(fā)明琴譜》中的《陽關三疊》[J].藝術百家,2013(a02):303-306.
[5]張晟.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記周文中先生鋼琴曲《柳色新》[J].北方音樂,2014(01):62-63.
[6]王琳.《陽關三疊》琴曲和歌曲的交融與借鑒[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5):55-57.
[7]胡沈穎.文人情致:古琴音樂文化鑒賞新探——以《陽關三疊》音樂課堂教學設計為例[J].教師,2016(16):91-93.
[8]李娜娜.琴韻聲腔一詠三嘆——琴歌《陽關三疊》藝術特征淺析[J].音樂時空,2013(04):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