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一凡
摘 要:本文以鐵路局計量技術機構管理體系所存在的問題為出發(fā)點,從計量技術機構的獨立性、行政工作的兼容性、質量文件獨立性,三方面介紹了鐵路局計量技術機構組織設計內(nèi)容,最后闡述了選擇標準、確立質量目標、調整組織、過程設計、評估風險、檢驗運行、職工參與、領導者決策等對策,以此為依據(jù)不斷完善鐵路局計量技術機構管理體系?,F(xiàn)如今,獨立性弱、人數(shù)少、管理體系運轉效果差等逐漸成為鐵路局計量技術機構普遍存在的問題。因此,亟需對鐵路局計量技術機構管理體系加以完善,從而推動其穩(wěn)定發(fā)展。
關鍵詞:鐵路局;計量技術機構;管理體系
中圖分類號:F301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jīng)濟得以飛速發(fā)展,城市面貌日新月異,一定程度上推動著鐵路機構的更新發(fā)展?,F(xiàn)如今,隨著京廣鐵路、京滬鐵路等開通與應用,對鐵路局計量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壓力,不同于其他類型的計量工作,鐵路計量更加具備其工期長、工程量大等自身特性。由此,在新形勢下,為了推動鐵路局計量工作穩(wěn)定發(fā)展,應完善計量技術機構管理體系,不斷提升管理體系的可操作性以及可實施性,促進鐵路局穩(wěn)定發(fā)展。
1 鐵路局計量技術機構管理體系存在的問題
鐵路局計量技術機構管理體系所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管理體系虛設以及管理體系運行困難兩方面。在機構內(nèi)部,質量管理活動覆蓋范圍不全面,管理效果差甚至一些管理內(nèi)容無法有效落實。此外,在一些計量技術機構中,雖然具備管理體系,但往往只是應對考核時所臨時搭建的管理體系,體系內(nèi)容不相契合,限制著計量工作質量提升[1]。
2 鐵路局計量技術機構組織設計
2.1 計量技術機構獨立性
將計量機構的獨立性體現(xiàn)在財務結算上,對于很多計量局計量技術機構來講并不難,但其獨立性并不應只表現(xiàn)在財務結算上,還應當體現(xiàn)在資源支配上??舍槍Κ毩⑿詮姷蔫F路局科研所創(chuàng)建管理體系,以所長作為機構的最高管理者。考慮到下屬機構的體系標準不統(tǒng)一,很難完統(tǒng)一的管理體系,因此,可將計量技術機構的管理土體系定位于質量管理體系,其中包含計量技術與計量管理工作,與機構的行政管理體系相對獨立,從而理順不同機構的管理體系。
2.2 行政工作的兼容性
質量體系往往對個人職責有著較高的要求,需要將質量管理職責落實在行政管理職責中,也可調整行政崗位和職責。針對從事計量技術工作的車間而言,需設立計量工作技術管理部門以及綜合管理職能部門的對應崗位和職能。由此一來,作為機構主要內(nèi)容負責人的最高管理者,應當由機構副職擔任,分別由計量技術管理歸口部門的正職和副職擔任質量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2]。若計量技術機構下屬很多車間,且各個車間的技術工作相對獨立,那么可在車間一級設置車間質量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分別由車間的正職和副職進行兼任,從而保證車間現(xiàn)場與最高管理者能夠進行高效溝通,車間現(xiàn)場出現(xiàn)問題能夠及時處理。
2.3 質量文件獨立性
從廣義層面看來,行政管理中就包含了質量管理,在未確立質量管理體系前,質量管理內(nèi)容通常在行政文件中體現(xiàn)。若要保證質量管理體系的獨立性,應從行政管理中將質量管理的內(nèi)容分離開。獨立技術文件的過程并不難,但針對管理文件卻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在綜合性較強的文件中,不單單關聯(lián)著計量技術機構,還包括科研、開發(fā)等業(yè)務,對質量文件進行獨立存在一定的困難[3]。因此,可通過在質量體系文件中,通過鏈接式引用的方式進行,以第三層文件的方式,對行政文件進行改進優(yōu)化,使其能夠滿足管理體系標準要求。
3 鐵路局計量技術機構管理體系完善對策
3.1 選擇標準
JJF1069-2007通常是考核法定計量技術機構的標準,但設計管理體系所依據(jù)的標準不單單只有JJF1069-2007,還包含GB/T19022-2003、GB/T27011-2005等等標準,特別是在理解JJF1069-2007條例存在困難時,應當以其他標準作為參考依據(jù),只有將各項標準理解并融合方能保證管理體系設計的完整性[4]。作為測量機構的計量技術機構,GB/T19022這一標準對測量管理體系的過程模式加以確認,在計量技術機構管理體系設計中不能輕易打破這一模式結構。
3.2 確立質量目標
設計完善管理體系過程中,質量目標是核心內(nèi)容,任何工作的開展都用當圍繞著質量目標進行,通過質量目標也能夠驗證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往往以質量統(tǒng)計為依據(jù)確立質量目標,質量目標中不僅包含質量總目標,還應當包括不同職能、不同層次間的質量目標,質量目標還應當滿足質量要求。一般情況下,相關部門可將策劃測量管理體系所確定的過程目標作為職能目標,建立完善質量目標系統(tǒng),一方面利于考核完善管理體系,另一方面可顯著提升管理體系運行有效性。
3.3 調整組織
組織結構設計在管理體系設計的過程中是重點也是難點。若完善后的管理體系存在權責不明確、管理混亂、工作效率低等問題,則與組織結構設計不合理、權責不明確有著直接關系。設置組織結構應保證精簡性與高效性,職能完善且不同部門沒有重復、抵觸現(xiàn)象[5]。此外,還可對組織機構和相關人員進行調整,落實質量職能。根據(jù)相關規(guī)范標準條款對主管部門職責、相關部門職責加以明確。
3.4 過程設計
應用以過程為基礎的管理體系模式,利用過程方法管理體系的實施是完善管理體系的重點。例如:對顧客的需求進行識別,從而確定質量目標和質量要求,對機構、職責、權限加以確定,保證資源配置合理性,對每個過程有效性的方法加以規(guī)定。以這一思路對文件進行編制,可提升文件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并保證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相容性良好。在這一基礎上,可樹立工作流程,將識別、收發(fā)、檢定等活動關聯(lián)起來,借助于信息化、動態(tài)管理等管理理念和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對流程進行優(yōu)化、改進,不斷提升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6]。
3.5 評估風險
通常情況下,若要完全達成顧客的需求和期望的可能性是很低的,而若要完全符合機構實際情況可能性也很小。因此,二者應當相互妥協(xié),權衡利益、成本和風險之間的關系。在規(guī)劃管理體系時就應當對風險進行評估,通過風險評估可對顧客需求加以明確,明確機構的實際資源,從而明確機構能夠承受的風險范圍。
3.6 在運行中檢驗
計量技術機構管理體系是否具備可行性應當在運行過程中進行檢驗,在運行過程中,應當借助于信息反饋機制,及時發(fā)現(xiàn)審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采取對策進行糾正,從而形成完善的自我改進機制。在這一過程中主要有三種檢驗方式:其一,試運行管理體系,用以初步檢驗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在這一過程中應當規(guī)避習慣做法,嚴格按照體系進行,對證實材料的可信性和充分性加以證實。其二,進行內(nèi)部審核,對管理體系的有效性、符合性加以評價。在這一過程中應當重視檢查表的編制工作,保證檢查表深度[7]。其三,進行管理評審,在進行管理體系試運行和內(nèi)部審核之后,針對管理體系中所存在的質量目標問題、局限性等問題可及時開展管理評審活動。
3.7 職工參與
在完善和執(zhí)行管理體系時,人始終都是很關鍵的因素,只有充分發(fā)揮人的優(yōu)勢才能保證管理體系的高效性。
首先,應加強職工參與,不管是計量技術機構管理體系的完善還是應用都需要職工進行參與。在職工參與過程中,質量意識是關鍵,缺失質量意識任何管理體系都將流程化。在這一過程中可通過開展主題交流活動,例如:定期閱讀一本關于質量知識的書籍,提升職工的質量意識,在工作過程中認真落實細節(jié)內(nèi)容,精益求精,將工作標準落實在客戶之上。此外,還可以在職工間定期開展質量評比,借助于宣傳欄或者網(wǎng)絡平臺,對典型的人物事跡進行宣傳,利用合理的激勵制度將質量意識與管理理念應用在工作流程中,以管理體系為出發(fā)點,使職工意識到計量技術機構管理體系的重要性,在體系設計時,積極聽取職工的可行性意見,使體系文件中的要求作為職工行動的行為準則[8]。
3.8 領導者決策
在鐵路局計量技術機構中,領導者往往是決策者,對質量目標和質量方針進行重大決策,確定出風險承受范圍,對管理資源進行合理化組織分配。在完善鐵路局計量技術機構管理體系過程中,領導者親自參與設計與策劃,對不同管理體系間的關系加以協(xié)調,不斷提升管理體系有效性。
3.9 建設質量管理團隊
鐵路局計量技術機構管理體系的建設與完善對于相關管理人員的業(yè)務素養(yǎng)有著較高要求,因此,建設質量管理團隊勢在必行。在工作中應當重視對管理人員開展業(yè)務培訓,促使其獲得更多的資質證書,提升自身業(yè)務技能。針對業(yè)績突出的部門或者個人,及時進行表彰并開展經(jīng)驗交流活動。完善計量技術機構管理的約束機制,針對計量工作開展事前指導、事中控制、事后總結,在不斷實踐探索過程中經(jīng)驗豐富、技能水平出眾的專業(yè)型、實干型質量管理團隊。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作為鐵路局的核心力量,完善鐵路局計量技術機構管理體系一方面能夠保證計量工作開展的公正性和可靠性,同時也是國家質量總局的明文規(guī)定。保證管理體系的高效性、規(guī)范性,是鐵路局計量技術機構管理標準進步的象征,結合新進的管理辦法,推動計量技術機構穩(wěn)定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金強.新時代鐵路計量技術與管理工作的思考[J]. 內(nèi)燃機與配件,2019(13):203-204.
[2]蔣志峰,沈毅玖,劉毛毛.計量技術機構能力驗證活動的應用探討[J].中國計量,2020(1):47-49.
[3]鐵路專用計量器具計量技術規(guī)范目錄(截至2019年3月31日)[J].鐵道技術監(jiān)督,2019(4):111-114.
[4]何大鳳,侯飛燕,張利華,等.淺談新形勢下計量技術機構如何加強管理[J].中國化工貿(mào)易,2019(32):51.
[5]李松.提升鐵路貨車計量技術與管理水平的探索[J]. 鐵道技術監(jiān)督,2019(4):18-20.
[6]薛志鵬.加強法定計量檢定技術機構管理的研究探討[J].消費導刊,2019(30):138+141.
[7]張方方.關于提高鐵路計量管理工作水平的思考[J]. 鐵道技術監(jiān)督,2018(10):10-13+18.
[8]李朝陽,王勇,范占峰,等.淺談計量技術機構如何做好監(jiān)督工作[J].衡器,2018(8):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