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陳旭
摘要:當前,我國的教育強調建立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對小學生的思想觀念、道德素質和心理健康等方面提出了德育教育的高標準和高要求。基于此,本文主要對小學德育教育現(xiàn)狀以及德育教育的方法和策略相關內容進行論述和分析,以增強對小學德育內容和方式的思考,提高小學德育教育水平。
關鍵字:小學德育教學;有效開展;方法策略
對于當前小學教育來說,開展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內容。一方面,這是現(xiàn)代社會非常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的現(xiàn)實要求。另一方面,現(xiàn)代小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非常復雜,家庭教育環(huán)境、學校環(huán)境以及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都可能會小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因此,我們更應該重視小學生的道德教育工作,為提高小學生綜合發(fā)展質量提供保障。
一、目前我國小學德育教育的現(xiàn)狀
近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小學德育教育工作,在這方面也投入了大量時間、人力、物力和精力。但是,當前我國小學德育教育仍存在一些問題。在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他們僅依靠班主任和道德與法治教師的僅有的知識來向學生教授德育教育的知識,理論與實踐是相對分離的。為了保障小學德育教育質量,必須在道德教育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在實踐中去內化理論內容,從內心認識道德教育內容,逐步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質。但是,從目前的小學德育教育現(xiàn)狀來看,經常出現(xiàn)宏觀普及的情況,不能與具體問題的具體分析相結合。這種空談的道德教育很難將德育教育效果發(fā)揮到極致,自然也很難用德育教育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這種教育方式限制了道德教育的知識,不能充分發(fā)揮教育的有效性。由于大多數學校無法充分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也沒有時間建立相應的課堂教育體系。也有一些學校開設了德育課程,其中大多數是從成功開展德育課堂的其他學校教學模式中學習的,沒有自己的獨立見解,都對小學德育教育的效果產生了影響。此外,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和義務,應該取得學生家長的同意和支持。但是,當前家校共育在小學德育教育過程中發(fā)揮的作用有限,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家長的高度重視。
二、德育教育的方法策略
(一)從溝通入手,全面掌握學生動態(tài)
在小學德育教學中教師要從溝通入手,全面了解學生心理動態(tài),根據學生不同開展不同的德育教學形式,促進德育教育有效性提升。首先,教師可以運用多種通信手段加強與學生聯(lián)系。教師可以通過釘釘等通信手段加強與學生之間溝通,掌握學生心理變化,方便及時疏導學生不良情緒,提升德育教學水平。其次,教師加強與家長溝通。方便家長與教師積極合作促進德育教學有效性提升。
例如,在“最美我的國”主題手工活動——以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我們的國粹》為例。受新型冠狀病毒影響,學生無法去學校上課,我因此開展線上教學。我通過釘釘等直播平臺與學生及家長見面,公布活動具體內容。要求學生在家長陪同下觀看武術、京劇、醫(yī)學、書法等任意一種我們國家的國粹,待觀賞完畢后與家長共同制作以“最美我的國”為主題的剪紙、賀卡等手工品。待手工品制作完畢后,需要將制作過程、制作成品通過小視頻形式發(fā)送到微信朋友圈打卡。我對學生作品認真觀賞,并及時與學生、家長溝通,對學生行為給予鼓勵與支持。我利用線上教學形式開展德育教學活動,在教育活動開展中要求親子共同參與,為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家長溝通提供契機,方便教師與家長共同合作促進學生道德水平提升。同時開展國粹教育,提升學生對國粹理解,增強學生民族文化自豪感,促進學生愛國精神提升。
(二)從融合入手,全面提升德育有效性
小學德育教學工作開展中教師要充分融合教學資源,提升德育教學品質,促進德育教學有效性提升。首先,教師要充分運用教材。教師全面分析思想道德教材內容,根據教材內容組織相應德育教學活動,確保教學活動與教學規(guī)劃相匹配,確保德育教學質量。其次,充分利用多種德育教學資源。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運用視頻、音樂、動畫等教學資源,提升德育教學品質,為學生思想道德水平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例如,“最美逆行”(節(jié)選)——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不屈的中國人》,該章內容著重體現(xiàn)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精神,這種精神值得傳承與弘揚,在新形勢必將迸發(fā)無窮力量。除了教材內容之外,我可以利用微博搜集醫(yī)護人員無私奉獻與不屈不撓的相關視頻、微博、新聞報道等,豐富“最美逆行”教學內容,促進學生不屈不撓、奉獻精神培養(yǎng)。
(三)從榜樣效應入手,全面提高綜合素養(yǎng)
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發(fā)展還未成熟,處于劇烈變動的時期,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比較大,學習模仿的能力也很強。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專業(yè)知識,還必須根據自己的才能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以促進學生的品德、智力、道德水平等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幫助學生成長為善良、積極向上、高素質的新時代社會主義接班人。因此,作為教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操守和工作素質,通過自己的個性魅力對學生產生無形的積極影響。
例如,我每次擦完黑板后都要清潔講臺上的粉筆粉,主動拾起教室里的垃圾以確保教室的整潔。通過類似微小的事件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引導學生模仿和學習。
三、結語
總而言之,德育教育是小學教育的重要內容,對小學階段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在小學育德教學工作有效開展中教師可以通過教學形式創(chuàng)新確保德育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黃春華.淺談小學班級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N].汕尾日報,2021-06-26(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