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土
看到一種被命名為“躺平”的生活方式,指的是一個人不工作、不結婚、不生子。
貼吧甚至出現(xiàn)了一位躺平學大師,以躺平即正義為名,宣揚自己的躺平哲學。
這位大師兩年多沒工作,除了躺平就是玩,生活中唯一要解決的就是吃飯問題。
為了降低吃飯的消耗,他基本上不進行體力消耗多的活動,減少食物的攝入,對于美食也沒有強烈的欲望,只要能夠吃飽就行了。
當然了,考慮到身體,他也會去爬爬山,作為鍛煉。
如果說有什么是普通人學不到的,那可能有兩個方面,一個是他有自己的房子,可以不用買房,也不用租房,在家里躺平;
第二個是他有一張演員證,他缺錢或者心情好的時候,就會到橫店去“躺一躺”,連錢都是靠躺賺來的,讓人嘆為觀止。
躺平學可以說是這兩年流行的FIRE運動的升級版,翻譯過來就是財務獨立、提早退休。
無論是FIRE還是躺平,包括投資人所追求的財務自由,它們的共同點都是提前退休。
這三者相比,躺平看上去好像是蠻消極的,但實際上有著非常積極的一面,尤其是在投資中。
2021年的投資市場是變局的時刻,樓市就像瘋狂打老鼠一樣,誰露頭打誰。
四大一線城市都不能買了,二線也進入了調控模式,凡是火熱的城市,最終的結局就是冰涼。
而股市就像是溫吞水,波瀾不驚,半死不活,市場總體而言信心不足,開始出現(xiàn)分歧。
對于七普數(shù)據(jù),看多的看人口集中,看空的看人口老齡化。
對于政策,看空的看房產(chǎn)稅和貸款收緊,看多的看集中拍地的超預期。
對于市場看空的看整頓,看多的看價格倒掛和打新熱潮不退。
那么2021年到底應該怎么辦呢?答案就在躺平里面,尤其對于投資而言,更應該躺平。
下面我們從三個方面來談一談。
第一,市場不可能永遠有機會。
在真實的市場里面,股市每天只有一個動作——波動,而且在絕大多數(shù)的時候,它的波動是毫無價值的,可能就在幾十個點,或者幾毛錢之間波動。
而樓市是月月不動,甚至于一年時間價格都沒什么變化,個別小區(qū)都沒有幾套成交的。
所以市場是不可能永遠有機會的,沒有機會才是市場的常態(tài)。
第二個方面是市場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積累市場,而時間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垃圾時間。
比如說廣州的樓市是2020年的11月份到2021年春節(jié)前后,深圳是2019年的11月份到2020年春節(jié)和2020年的4月到6月。
這兩個市場都是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漲完了它絕大部分的漲幅。
股市就更是如此了,每一輪的牛市12個月之內(nèi)基本就結束了,但是熊市可能要盤整5~7年,而這5~7年中有絕大多數(shù)的時候是不下跌的,就那么橫盤橫著。
所以說絕大多數(shù)的市場都是雞肋市場,絕大多數(shù)的時間都是垃圾時間。
第三個方面是機會完全無法預測,絕大多數(shù)人是沒有辦法去把握真正的機會的,尤其是那些非專業(yè)人士。
當然,在股票市場里面專業(yè)人士也很難把握,在樓市里面會好一些,但是樓市投資人也要問問自己:
2019年11月份,深圳樓市出現(xiàn)了這么強烈的信號,你有沒有買入?
2020年5月份,廣州樓市出現(xiàn)了這么強烈的信號,你有沒有買入?
2019年3月份,東莞樓市出現(xiàn)了那么強烈的信號,你有沒有買入?
如果這些信號你都識別不了,那么市場上的絕大部分機會你也是沒有辦法抓住的,更不用說預測了。
在這種情況和這種個人能力下,投資最正確的姿勢就是躺平,尤其對于那些已經(jīng)有倉位的人而言。
沒有倉位的人實際上也沒有必要過多關注市場,更沒有必要過多關注市場中的分歧。
那么躺平到底應該怎么躺呢?也是分為4個層面的。
第一個層面是被動躺平,我把它叫做消極的躺平,指的是那些買錯了或者被套的投資人所采取的策略。
也就是你短時間做錯了,也不要急于去糾正,尤其是被套,如果僅僅是因為你買的時間點不對,消極躺平就可以了。
第二種是主動躺平,也叫做積極的躺平,指的是在投資中不要疑惑,不要驚詫,不要焦慮,也不要動搖。
當時間不適合投資的時候,我們耐心等待機會,持有倉位或者持有資金就可以了。
第三個層面是我們要理解,只有精神上的躺平才是真的躺平。
精神上的躺平需要不斷的提升認知,只有對投資、對市場、對投資標的有了深刻的理解,你才能做到真的躺平。
第四個層面,我把它稱作最終我們要躺賺,實際上投資最終就是為了躺賺。
在長周期下,市場是不可能一直好的,也不可能一直是牛市,更不可能—直賺錢。
我們?yōu)榈氖钦业健N不畏懼牛熊的辦法來實現(xiàn)躺賺。
當然怎么才能夠躺賺,這是一個很復雜的話題,但是我們要明白躺賺是我們最終的目標。
2021年是投資市場的分歧之年,也是投資者的躺平之年。
我們要像那位躺平大師一樣,秉持躺平即是正義的哲學,降低投資的欲望,也降低投資的消耗。
今天的躺平是為了明天的躺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