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 楠 楠
(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平頂山 467000)
急性心肌梗死為臨床常見疾病,可誘發(fā)多種不良反應,導致病情加重,臨床常見不良反應之一為惡性心律失常,會在5min內出現(xiàn)腦部不可逆損傷,如果沒有及時干預,會對生命健康造成威脅[1]。本研究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診治療,效果理想,在該治療基礎上配合優(yōu)質急診干預,可為患者提供綜合、科學性護理,不僅可減少搶救時間,同時可對治療模式標準化,有效避免資源浪費,提高護理服務質量。研究圍繞優(yōu)質急診干預在治療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應用及對患者搶救效果的影響進行探究,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2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9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納入標準[2]:(1)一般資料完整,可配合該研究患者;(2)研究期間沒有參與其他研究患者;(3)認知功能正常患者;(4)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診斷標準患者;(5)經臨床診斷,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排除標準[3]:(1)器質性疾病或嚴重軀體疾病患者;(2)心肺功能障礙患者;(3)血液系統(tǒng)疾病患者;(4)支氣管擴張或哮喘疾病患者;(5)肝腎及心功能障礙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7例。研究組男24例,女23例;體質量50~66kg,平均體質量(60.1±2.4)kg;年齡45~71歲,平均年齡(48.3±1.1)歲。對照組男25例,女22例;體質量50~68kg,平均體質量(60.4±2.3)kg;年齡45~72歲,平均年齡(48.1±1.2)歲?;颊咄獗狙芯?,資料可對比(P>0.05),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
對照組進行急診專科護理,立即協(xié)助患者臥床休息,立即給予吸氧、開通靜脈通路,持續(xù)心電監(jiān)護儀應用。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加用優(yōu)質急診干預模式,具體措施如下:(1)以最快速度進行出診,通過電話聯(lián)系,了解現(xiàn)場情況,使患者平臥,保持呼吸道通暢,若有硝酸甘油等急救藥品,立即讓患者進行舌下含服,對于心臟驟?;颊?,指導求救人員進行心肺復蘇;(2)到達現(xiàn)場后,立即評估患者,組織人員進行轉運。轉運過程中,建立有效的靜脈通路,持續(xù)給予吸氧、心電監(jiān)護儀應用,盡可能保持平穩(wěn),避免對患者造成損傷;(3)患者到達醫(yī)院后,立即展開搶救工作,責任護士協(xié)助主治醫(yī)生進行初步評估,完成相關操作;對疑急查心電圖及抽血化驗,明確急性心肌梗死診斷;(4)確診后,進行碘過敏試驗,記錄觀察時間及結果,同時遵醫(yī)囑給予患者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片300mg口服,進行常規(guī)備皮及消毒處理,操作過程中應主動向患者解釋目的,屏風遮擋,注意保暖。加強心理護理,給予患者關心及鼓勵,提高患者疾病治療的信心;(5)攜帶急救裝備及藥品,保持氧氣、心電監(jiān)護在位,將患者送至導管室。做好相關交接工作,待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轉入??七M行治療。
(1)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急診、搶救及住院時間,比較兩組搶救效果。(2)出院時,使用本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護理滿意度比較,調查問卷的克倫巴赫系數(shù)(Cronbaeh,a)為0.828,采用百分制,非常滿意(≥90分),滿意(65~89分),不滿意(<65分)??倽M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shù)×100%。
研究組患者急診、搶救及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急診、搶救及住院時間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護理滿意度更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優(yōu)質急診干預模式是在??谱o理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通過完善規(guī)范化及細致化的工作流程,將人員分工明確,提高搶救過程中醫(yī)護人員的密切配合,從而提高工作效率。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急診、搶救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出院時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實施優(yōu)質急診干預模式能夠明顯縮短搶救時間,促進疾病恢復,提高護理滿意度。優(yōu)質急診干預模式注重院內急救接診的同時,加強院前管理,確保患者在第一時間內得到專業(yè)的急救指導與支持,院前護理人員根據(jù)患者病情給予必要護理干預,為院內急救爭取時間,到達醫(yī)院時,接診醫(yī)護人員到位,立即實施搶救措施,以首診護士為主,進行明確分工,同時完成各項操作,全力配合醫(yī)生進行搶救;患者確診后提前與導管室進行聯(lián)系,確?;颊咴谧疃痰臅r間內實施PCI治療,嚴格進行交接,并做好搶救記錄。急性心肌梗死有著較高發(fā)病率,死亡原因多為室性心律失常,導致最佳搶救時間延誤而致死[4]。所以,臨床中需對患者搶救及時性予以足夠關注,將缺血組織予以及時疏通。本研究中所應用急診護理流程如下:首先為院前轉運及搶救,護士接收搶救信息后,應即刻出發(fā),護士在急救車上可借助電話同患者家屬獲得聯(lián)系,了解病患病情,急救人員到達搶救現(xiàn)場后,應即刻施以面罩吸氧搶救,創(chuàng)建靜脈通道輸液[5]。其次為接診流程方面,接診護士在患者抵達前應做好搶救準備,為病患爭取最佳救治時機;若發(fā)現(xiàn)患者存在急性心肌梗死癥狀,護士立即指導病患臥床休息,給予面罩吸氧、采血等行為。同時開展專項檢查,如心梗三項、心電圖、血常規(guī)等,并做好術前準備。除此之外,患者家屬可在救護人員未到達前,結合醫(yī)護人員指導,為患者開展基礎急救措施,借此也可為醫(yī)護人員搶救贏得時間,提高搶救成功率。
綜上所述,優(yōu)質急診干預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搶救效果更優(yōu),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