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楊
高考成績僅比一本線高1分,卻被北京大學錄取。近日,一條高考志愿“錦鯉”附體云南一考生,引發(fā)關注沖上熱搜?!耙粋€真敢報,一個真敢收”,網友是既驚羨又酸。
在今年北京大學醫(yī)學部(護理學專業(yè))錄取的云南考生中,有一位考生原始志愿最低分為521分,今年云南省理工類一本最低控制線為520分。北京大學醫(yī)學部(護理學專業(yè))今年在云南錄取6人,最低分為該考生的521分,最高分672分,分差達151分。
七分靠高考,三分拼志愿。高考報志愿有“錦鯉”,當然也有烏龍。2020年廣東一理科考生,分數632分,原本應該是想報電子科技大學,結果志愿填成了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后者是獨立學院,即原先公眾眼中的“民辦三本”。同年廣東還有一位考生,錯把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當成了華南理工大學。
升學規(guī)劃專家梁挺福表示,“低分高就”不容易,也并非不可能。僅高出一本線1分就能被北大護理學錄取,有運氣和勇氣的成分,更有報考技巧下博弈的考量。北京大學醫(yī)學部的護理學專業(yè),今年是第一年面向云南考生招生,可能沒有引起更多考生和家長的關注,所以才出現了該專業(yè)的報考小年?!案呖即笮∧辍笔敲耖g的一種說法。遇到高考小年,某些高校由于招生遇冷,就不得不將錄取分相應地降下來。誰逮著了,便化身“錦鯉”。
當然,梁挺福指出,在高考志愿填報過程中“低分高就”,每年有意外,有驚喜,但這絕非常態(tài)。畢竟三分報七分考,運氣能否出現,先決條件還是實力。
被名校錄取是運氣,念完四年更需要實力。羨慕的同時,不少人也顧慮,“低分高就”上名??赡軙旌芏嗫疲踔習煌藢W。大學嚴出加碼,是近幾年高校教學的主基調。就在不久前,南通大學擬對超出規(guī)定學習年限內未完成學業(yè)的112名本科生作出自動退學處理,再次引發(fā)“大學畢業(yè)難”的大討論。
慶幸的是,高等教育趨向多元化方向發(fā)展;今天的考生不一定會局限于錄取什么專業(yè)就被限定在這個專業(yè),還有不少機會進行再選擇。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研究員盧曉東指出,很多大學不讓自由轉專業(yè),第二學士學位則給了學生一個求學心儀專業(yè)的機會。這是中國高等教育固有的一個問題,大學生畢業(yè)時發(fā)現,就業(yè)市場不太接近自己所學的專業(yè)。2020年第二學士學位重啟,并重點支持高校在國家急需的公共衛(wèi)生與預防醫(yī)學、大數據、集成電路、家政服務等相關領域增設第二學士學位專業(yè),這些專業(yè)畢業(yè)后有一定的就業(yè)優(yōu)勢。
梁挺福指出,“低分高就”者們在就讀頂尖985大學期間,有可能會被各路學霸“碾壓”,因此要及時調整好心態(tài),在學霸堆中取長補短,跟得住、追得上。
(摘自《中國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