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步奎
【摘 要】目的:研究血塞通注射液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電圖、凝血功能的影響。方法:選擇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6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持續(xù)心電監(jiān)護、吸氧、鎮(zhèn)靜止痛、低分子肝素、心肌營養(yǎng)、辛伐他汀、阿司匹林等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聯(lián)合靜脈滴注4 mL的血塞通,每天1次,總計14 d。結(jié)果 治療后,兩組的ST段下降幅度、缺血發(fā)作次數(shù)、ST段下降時間明顯降低(P<0.05),且觀察組的ST段下降幅度、缺血發(fā)作次數(shù)、ST段下降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的纖維蛋白原、全血黏度和紅細胞聚集明顯降低(P<0.05),且觀察組的纖維蛋白原、全血黏度和紅細胞聚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 血塞通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電圖以及凝血功能。
【關鍵詞】血塞通注射液;急性心肌梗死;心電圖;凝血功能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如果沒有獲得及時的治療,會造成患者的心臟排血量降低、心功能惡化和心血管缺血事件的發(fā)生率明顯升高。血塞通作為一種中成藥制劑,在抑制炎癥反應、提高紅細胞和淋巴細胞等的活性、擴張冠狀動脈等方面具有較好的效果。本研究主要分析了血塞通注射液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電圖、凝血功能的影響,以期為臨床應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提供依據(jù)。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6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用抽簽法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齡38歲~ 75歲,平均 年齡(53.46 ± 11.72) 歲;胸痛發(fā)作至入院時間3h~15 h,平均 時間(6.13 ± 1.29) h。對照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齡38歲~75歲,平均年齡 (54.39 ± 12.58) 歲;胸痛發(fā)作至入院時間3h~15 h,平均時間 (6.29 ± 1.34) h。兩組的基線資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持續(xù)心電監(jiān)護、吸氧、鎮(zhèn)靜止痛、低分子肝素、心肌營養(yǎng)、辛伐他汀、阿司匹林等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聯(lián)合靜脈滴注4 mL的血塞通,每天1次,總計14 d。
1.3 觀察指標
(1)進行12導聯(lián)心電圖檢查,比較兩組的ST段下降幅度、缺血發(fā)作次數(shù)、ST段下降時間。(2)采取雷杜RT-2202半自動血凝儀檢測兩組的纖維蛋白原、全血黏度和紅細胞聚集。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jié)果
2.1 兩組ST段下降幅度、缺血發(fā)作次數(shù)、ST段下降時間比較
治療后,兩組的ST段下降幅度、缺血發(fā)作次數(shù)、ST段下降時間明顯降低(P<0.05),且觀察組的ST段下降幅度、缺血發(fā)作次數(shù)、ST段下降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纖維蛋白原、全血黏度和紅細胞聚集比較
治療后,兩組的纖維蛋白原、全血黏度和紅細胞聚集明顯降低(P<0.05),且觀察組的纖維蛋白原、全血黏度和紅細胞聚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在中醫(yī)學理論中,將急性心肌梗死歸結(jié)為“血瘀”的范疇,該病的基本病因為瘀血內(nèi)阻[1]。而血塞通注射液正是建立在上述中醫(yī)辨證的基礎之上,其成分主要是三七總皂苷。中醫(yī)學認為,三七總皂苷可以有效疏通經(jīng)絡和活血化瘀[2]?,F(xiàn)代藥理研究發(fā)現(xiàn),三七總皂苷能減輕炎性反應的炎癥程度,擴張血管,明顯增加組織的供血量,降低心肌耗氧量以及心臟的后負荷,明顯抑制氧自由基對患者心肌細胞造成的損傷,有效保護機體的心臟[3]。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血塞通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電圖,降低心肌梗死程度,減少心肌梗死的頻次。且能更明顯的改善凝血功能,其原因為,血塞通能使血小板的激活受到抑制,使血液黏稠度以及纖維蛋白原含量明顯下降,有效改善循環(huán)。
綜上所述,血塞通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電圖以及凝血功能。
參考文獻
[1] 楊增強,蔡蘭蘭.丹參酮ⅡA磺酸鈉注射液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酶學及心臟泵血功能的影響[J].國際中醫(yī)中藥雜志,2017,39(7):587-591.
[2] 王連仁.血塞通注射液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療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8,24(11):1679-1682.
[3] 徐敏,孫潔,萬素芹.血塞通聯(lián)合鹽酸氟桂利嗪膠囊對老年偏頭痛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及療效觀察[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8,24(20):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