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京
【摘 要】剖宮產是產科解決難產的分娩方式,雖有相關研究表明接受剖宮產術的產婦術中出血和術后形成血栓率遠高于經陰道自然分娩的產婦,但剖宮產能有效解決不能經陰道自然分娩的難產問題。寒顫是剖宮產術中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通常寒顫表現為產婦骨骼肌不規(guī)律地收縮強直、四肢體溫下降、情緒焦躁等。容易導致患者出現顱內壓增高、低氧血癥、乳酸菌中毒等,且會加大術后切口感染的概率,會對產婦的心理及生理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不利于產婦健康。本研究探討了產婦在剖宮產術中發(fā)生寒顫的原因和寒顫對產婦的影響,探討了國內常見的護理方式,對目前剖宮產術中寒顫的護理研究現狀進行綜述。
【關鍵詞】剖宮產;術中寒顫;成因;護理進展
近年來,隨著醫(yī)學技術的進步和人們生育觀念的轉變,剖宮產的手術指征放寬后剖宮產率大幅提升,有相關研究數據表明我國產婦的剖宮產率已達50%以上[1,2]。通過過往的臨床生產經驗可知,在進行剖宮產術中寒顫的發(fā)生率達到60%,如未進行有效的護理將對產婦產生較為嚴重的不良影響[3]。寒顫會造成產婦耗氧量增加,引起顱內壓增高從而引發(fā)低氧血癥等,給產婦造成不適的同時還容易導致胎兒宮內窘迫,加大手術難度?;诖?,為減少剖宮產寒顫的發(fā)生率,就需要對產婦進行有效的護理以保障產婦手術順利。筆者對剖宮產術中寒顫的護理進行了研究,從多方面分析了寒顫的發(fā)病機制和護理措施等,具體如下。
1 導致剖宮產術中寒顫的影響因素分析
1.1 麻醉因素導致寒顫 剖宮產通常采用腰硬聯合或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對產婦實施麻醉。當局麻藥開始發(fā)揮作用后,產婦身體的被阻滯部位交感神經調節(jié)會受到阻礙,其神經調節(jié)功能失靈后會造成血管擴張,從而引起身體熱量的大量流失[4]。由于運動神經被麻醉藥阻滯而無法支配骨骼肌,致使其無法代償產熱。人體的調節(jié)系統(tǒng)非常靈活,當鼓膜溫度下降時,下丘腦的體溫調節(jié)系統(tǒng)會協調各種機體形成代償性反應,以此來維持人體體溫的平穩(wěn),從而導致寒顫的發(fā)生。此外,由于產婦的身體素質各不相同,對麻醉藥物的耐受程度也大不相同。部分寒顫的情況是由于患者對麻醉藥物不耐受而引發(fā)麻醉藥物中毒所引起的。在麻醉過程中如出現麻醉師操作失誤或其他原因發(fā)生用藥量不當、濃度過高、誤入血管等情況時,會導致產婦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出現中毒反應,從而引發(fā)寒顫。
1.2 溫度因素導致寒顫 根據過往的臨床經驗,手術室的室溫通常設置在20℃~22℃,對于手術室工作人員而言是理想的溫度,但對于部分身體素質較弱的產婦而言手術室的溫度可能相對較低[5]。同時,溫差也會給產婦生產造成影響,通過對研究數據的分析,冬季和初春、晚秋時節(jié)和夜間急診產婦發(fā)生寒顫的概率更大[6]。通常剖宮產的手術時間較長,產婦身體會長時間暴露在室溫下,體液流失會造成身體熱量的流失。同時,輸液會降低產婦體溫,從而加大患者寒顫的可能性。此外,通常在生產之前都會對患者的體表進行大面積的消毒,揮發(fā)性消毒液會帶走大量熱量,會加大體溫的流失從而引發(fā)寒顫。
1.3 產婦的心理因素導致寒顫 根據對過往臨床病例進行分析,初產婦發(fā)生寒顫的概率比經產婦更高。是由于大部分產婦在面對剖宮產都心存恐懼,或是已出現難產情況由自然分娩轉為剖宮產,心理處于相對脆弱的狀態(tài)。焦慮緊張的情緒會促使機體周圍血管的收縮而造成寒顫。
1.4 產婦的生理因素導致寒顫 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由于羊水外泄,體腔對外開放,當胎兒娩出,其體內壓力會急劇下降,從而導致散熱面積擴大,內部器官暴露,從而引起寒顫。有研究表明,羊水栓塞也是導致產婦寒顫的重要因素[7]。羊水中的有形物質和促凝物質進入產婦的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會引起過敏反應,寒顫即是羊水栓塞的臨床表現之一。
2 剖宮產術中寒顫對產婦造成的影響
2.1 寒顫對代謝能力和心臟的影響 人體體溫下降后會改變體內血液的分布狀態(tài),使麻醉藥物在體內的代謝速度變慢、麻醉時間過長,容易引起產婦呼吸困難、惡心嘔吐。寒顫會引起耗氧量增加,導致動脈氧合能力降低,皮膚血管會發(fā)生緊縮,刺激心臟異位起搏點興奮,會加重心臟負擔從而導致產婦心臟功能受到影響[8]。
2.2 寒顫對肺部、白細胞功能的影響 白細胞功能受損會導致術后發(fā)生感染的概率加大,而寒顫會增加白細胞向感染部位趨化的難度,降低產婦機體的抗感染能力[9]。同時,寒顫會限制肺部血管收縮,刺激通氣血流比值的上升。當肺循環(huán)阻力上升支氣管會擴張。寒顫會使局部組織氧分壓降低,使耗氧量增加,兩者之間的差異會導致缺氧的產生,從而加大生產的難度[10,11]。
2.3 寒顫對剖宮產術的影響 在剖宮產途中出現寒顫會引起產婦高度神經緊繃,使產婦時刻處于高應激狀態(tài),難以配合助產士完成生產動作。身體的抖動會給手術和麻醉等操作的實施造成影響,容易導致手術出血量增大、手術時間延長、傷口形態(tài)不佳等[12]。
3 國內常見的剖宮產中寒戰(zhàn)的護理方式
3.1 對產婦進行心理護理 在產婦進行剖宮產前,護理人員通過視頻動畫、科普手冊等方式仔細向其講解剖宮產手術的相關知識,介紹手術室環(huán)境。向產婦及家屬分享剖宮產的成功案例,鼓勵產婦多和其他產婦溝通,減少初產婦對生產的恐懼感,幫助產婦進行心理建設,樹立剖宮產信心。在產婦生產前由手術醫(yī)生對產婦進行術前訪視,掌握產婦的身體實況,對產婦進行人文關懷。對疼痛程度明顯的產婦給予鎮(zhèn)痛劑等藥物進行鎮(zhèn)靜,疏導產婦的焦慮情緒[13]。告知產婦手術的安全性、手術過程和手術的注意事項,減輕其對剖宮產的心理負擔。告知產婦正確的接受麻醉體位和配合麻醉的技巧,指導其提前進行練習,盡量消除患者對剖宮產的陌生感和緊張情緒。對于急診剖宮產的產婦,應在接診途中對產婦進行心理疏導。急診產婦由于事發(fā)突然,其緊張情緒比正常待產的產婦更為嚴重,需加大安撫力度,以緩解其負面情緒。
3.2 對產婦進行術中保溫護理 護理人員應將手術室溫度設置在23℃~26℃,濕度設置在40%~50%,并根據產婦的實時反饋進行調整[14]。手術室溫度不宜設置過高,高溫容易引起各類致病菌繁殖,也會影響到醫(yī)務人員的工作效率。在產婦進入手術室后在其臀部下方準備吸水墊,避免受羊水的浸濕而導致體溫降低。護理人員為產婦準備毛毯和恒溫保溫墊,對產婦的肩部和背部等無需暴露部位進行保護,并給予體質較弱或反饋需要保溫的產婦雙層手術衣。在產婦腳下放置熱水袋并及時更換,保證患者腳部溫暖[15]。需靜脈滴注的液體進行加溫處理,使液體保持在40℃左右,減少液體對產婦身體的刺激,減少熱量的散失。對于需要輸血的產婦,需將血液先保存在5℃左右的環(huán)境內,在輸血前將血袋置于溫水中水浴復溫,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發(fā)生寒顫的可能,并能提高患者對血液和液體的耐受度[16]。同時,要對患者的體溫進行密切的監(jiān)測。在監(jiān)測到產婦的體溫低于正常的36℃~37℃。
3.3 對產婦進行術中氧氣護理 有研究數據表明,術中出現寒顫的產婦大多都存在呼吸不暢的情況。在發(fā)生寒顫后,產婦的心率和血壓等都會受到影響,耗氧量的增加會讓機體對氧氣有更大的需求。如沒有對產婦進行及時供氧極易造成患者發(fā)生低氧血癥,引發(fā)胎兒宮內窘迫,對患者身體造成巨大影響的同時還會嚴重威脅胎兒的生命,極不利于順利生產。為避免缺氧情況的發(fā)生應在整個生產途中都對產婦進行持續(xù)供氧,使產婦的氧分壓維持在較高水平,以減少乳酸的產生,減少產婦的應激反應。
3.4 對產婦進行術中藥物護理 宮縮劑可以增強宮縮的效果,但有研究表明使用了宮縮劑的產婦其發(fā)生寒顫的可能性更大。宮縮素的成分會使子宮肌張力增高,羊水進入靜脈之后其中的胎糞極易造成羊水栓塞,而羊水栓塞也是導致寒顫的一大原因。故需注意宮縮劑時應盡量采用肌注的方式,且要尤其注意對宮縮劑使用劑量的控制,劑量應控制在20U左右,以減少宮縮素對產婦機體的影響。在選擇麻醉方式時應盡量選擇腰硬聯合麻醉。可視患者實際情況使用地塞米松、杜冷丁等藥物對寒顫進行預防,在胎兒娩出后使用右美托咪定鎮(zhèn)靜,在寒顫發(fā)生后采用曲馬多進行止顫[17]。
4 結語
近年來,隨著高齡孕產婦的增多,我國的剖宮產率呈倍提升,有效降低了難產致死率。寒顫作為剖宮產中常見的并發(fā)癥,其發(fā)病機制與產婦的心理狀態(tài)、實施手術時的溫度、麻醉藥物的影響、產婦的生理原因等密切相關。通過實施全面整體的護理措施可以有效減少剖宮產術中寒顫的發(fā)生,對產婦順利生產起積極幫助。
參考文獻
[1] 王榮花.婦產科剖宮產術中優(yōu)質護理模式的應用研究[J].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9,6(32):61-62.
[2] 李五星.探討術中保溫護理干預應用于剖宮產術后對低體溫寒顫的影響[J].中國農村衛(wèi)生,2019,11(13):76-77.
[3] 張建波.小劑量舒芬太尼在剖宮產術麻醉中預防寒顫和牽拉痛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農村衛(wèi)生,2019,11(8):93.
[4] 蔡淑華.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減少剖宮產術后患者寒顫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9,9(8):194-197.
[5] 陳銀英,鐘匯.全程優(yōu)質護理對剖宮產術中寒顫、術后疼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7,7(21):96-98.
[6] 黃桂婕.全程優(yōu)質護理在減少剖宮產產婦術中寒顫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臨床醫(yī)刊,2017,30(4):3258,3266.
[7] 楊敏.手術室人性化護理在剖宮產術中的應用[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7,28(6):1168-1169.
[8] 劉俊芳,陳玲,何艷,等.關于探討剖宮產術后寒顫早期干預的影響[J].數理醫(yī)藥學雜志,2016,29(11):1729-1730.
[9] 黃少容.剖宮產術中發(fā)生寒顫的原因及其護理干預措施[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26(20):174-176.
[10] 李小菲.剖宮產術中寒戰(zhàn)的原因探討及護理干預探討[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21):8-9.
[11] 張建芬.全身麻醉術后患者麻醉蘇醒期寒顫的觀察及護理干預措施評價[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1):150,152.
[12] 陳玫.全身麻醉術后患者麻醉蘇醒期寒顫的觀察及護理研究[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7,21(30):4243-4244.
[13] 何碧珍,李尉蘭.術中保溫護理干預對剖宮產術后低體溫寒顫的效果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7,28(4):781-783.
[14] 柯茜,楊海英,陳娟,等.情志護理聯合保溫措施預防急診剖宮產手術寒顫的臨床觀察[J].沈陽醫(yī)學院學報,2017,19(1):45-46,49.
[15] 袁蕾,高素英,馬永旺,等.不同類型胎盤植入對剖宮產患者麻醉方式選擇的影響[J].局解手術學雜志,2021,30(3):229-233.
[16] 尹思捷,劉鑫鈺,汪明明.腰硬聯合麻醉對剖宮產產婦麻醉效果及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21,36(2):276-278.
[17] 岳曉敏,賀建東,王曉鵬,等.不同劑量納布啡對腰-硬聯合麻醉剖宮產產婦寒戰(zhàn)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21,37(1):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