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蔣麗萍
筆者在十多年的中學生游泳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極少數(shù)學生有極度“恐水”現(xiàn)象,一般性的語言激勵已經不能使他們擺脫心理陰影,參與游泳活動。因此,筆者把心理治療中的敘事療法引入到游泳課教學中來,針對這些學生進行心理疏導,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游泳運動能增強中學生的肌肉力量,促進血液循環(huán),長期堅持游泳還能增強心肺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而且游泳還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求生技能。筆者從2003年開始即進行中學生游泳課教學,在十多年的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極個別的學生會出現(xiàn)極度恐水的現(xiàn)象,這種情況嚴重影響此類學生游泳學習,不利于其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對于此類學生,普通的語言鼓勵已經不能使其擺脫心理陰影,正常參加游泳課。因此,筆者近幾年引入心理治療手段中的敘事療法對此類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使其能夠克服恐懼心理,正常參與游泳課。
1 敘事療法概念
敘事治療是心理治療中的一種常見方法。是心理治療師通過傾聽來訪者講述自己的故事,幫助來訪者使用故事組織經驗,并通過發(fā)現(xiàn)其故事中遺漏的部分,引導來訪者重建具有正向意義的故事,重建來訪者抗逆力的療法。
敘事治療的基本假設包括:首先,語言是構建現(xiàn)實的基礎;其次,問題是一種敘事方式,人本身不是問題;最后,問題是個人價值與主流價值發(fā)生沖突所導致的。
2 敘事療法實際案例運用
2.1 恐水學生情況分析
2.1.1 極度恐水產生原因:
1)網絡、電視等傳播媒介造成的。
2)學生幼年時有過溺水經歷,“談水色變”。
2.1.2 個案分析:
張同學,女,13歲,7歲時與父母在自然水域游泳,因父母疏忽該同學發(fā)生溺水,經他人施救得以脫險,但此后該同學即出現(xiàn)了“恐水”情況。具體表現(xiàn)為對下水極其抗拒,即使下水后會出現(xiàn)呼吸急促、肌肉僵硬、身體活動受限等生理反應,嚴重時還會出現(xiàn)戰(zhàn)栗、哭泣等現(xiàn)象,對水的恐懼使其學習陷入了困境。此時張同學自身完全不具備對水的抗逆力。
2.1.3 針對此學生的情況制定干預方案
總目標是提升該生的抗逆力。
分步目標:(1)能夠自愿走進泳池;(2)能夠借助泳具漂浮;(3)能夠把面部沒入水中。
2.2 敘事治療方案
敘事治療過程中的重要步驟包括外化結構、重構、鞏固,其中語言在整個過程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與學生的交談、提問、促進該學生對曾經的溺水事件有一個反思解構,發(fā)現(xiàn)并建立對游泳新的認識,提升其抗逆力。
2.2.1 問題外化、對充滿問題的舊事進行解構
問題外化在心理學的范疇是指心理治療師通過服務對象所敘述的故事找到隱藏在故事背后的真正問題。在此案例中是指要找到該學生溺水的真正原因,把溺水事件和學生本人區(qū)分開來,作為兩個主題進行探討。
本案例問題外化的具體方法是:讓該生對幼時溺水事件進行定義,剖析溺水對她的影響,她對水的看法。首先,老師和學生一起為恐懼心理命名,起一個她能接受的幽默化的名字。在這里,我們把恐懼起名為“大懶貓”。其次,將問題擬人化,老師和學生一起探討“大懶貓”是如何影響她的:張同學發(fā)生溺水事件以后,大懶貓就出現(xiàn)了,并且張同學此后一看見水就不自然的想起了大懶貓。最后,探討恐懼心理是如何干擾和阻礙該生正常的游泳課學習,通過解構式傾聽幫助該生完成問題外化。
2.2.2 尋找特例,構建有意義的新故事
重構是指打破原有消極的、負面的案例,建立新的、積極的,能對該生克服困難產生積極影響的正面案例。重構是一個可復制、可遷移的過程,借助特殊案例的力量去往該生身上遷移。筆者告訴張同學,“我曾經也教過一個學生,他比你還懼怕大懶貓,但是經過老師的指導,同學的鼓勵,他最終克服了恐懼,學會了游泳。所以說大懶貓并不可怕,只要你能走進泳池,學會游泳,大懶貓自然就離開了”。這時筆者讓張同學坐在岸邊把腿放進水里,一邊讓她自己用腿隨意的打水,一邊跟她聊上述話題。再打水的過程中會不斷地有水花濺到她臉上,她也沒有表現(xiàn)出過多的抗拒,這為下一步走進水池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2.3 肯定進步,鞏固有意義的新故事
在此案例中,教師作為該生學習過程的見證人,要及時的對其積極的改變做正面的回饋,讓其獲得支持性力量?!昂芎茫憧匆呀浻兴疄R到你臉上了,你也能夠接受,說明水并不可怕,來,你帶上救生圈,扶著池邊在水中走動一下,老師就在旁邊保護你?!贝藭r該同學會表現(xiàn)出一定的猶豫情緒,筆者繼續(xù)進行疏導。“你把雙臂張開放在救生圈上,試著把腳抬起,你看只要有救生圈在,你是無論如何也不會下沉的對不對”,“你雙手抓住老師手里的救生桿,我拉著你體會一下在水中漂浮的感覺,是不是很有意思”,“下面慢慢把臉輕輕沒入水中試試看,就像在家里洗臉一樣。帶著泳鏡你可以睜開眼睛,看看水下的世界,是不是跟平常不一樣,都是湛藍色的,是不是感覺很美”等等。
至此,該生的抗逆力的提升基本完成,已經基本能夠和正常學生一樣開始學習游泳了。教師應該多運用這些正面的、很自然的話語鼓勵學生,鞏固其學習成果,逐漸克服“恐水”心理,正常參與到游泳課學習中來。
3 反思與建議
在學習的最初階段,學生對老師往往是一種抗拒、懷疑的心態(tài),因此師生之間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是十分重要的。其次,在教學過程中對其進行抗挫折教育,讓學生充分了解“恐水”產生的原因,減輕對水的恐懼。并要讓學生了解自身的潛力,個體的能量是巨大的,足以克服恐水心理。最后,游泳課教師也要對敘事療法有一個正確認知,采用合適的方法輔導此類學生。
(作者單位:1.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2.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豐臺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