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隨芬
【摘要】兒童是大自然之子,為了釋放孩子們的天性,我們構建了種植課程,讓種植活動,成為孩子親近自然、認識自然、探索自然的重要載體,在種植活動中,我們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發(fā)揮他們的學習主體性。本文總結了幼兒園親子種植活動的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親子種植;策略
在親子種植活動中,孩子們自主發(fā)現(xiàn)、自主探究,有效地開發(fā)和利用大自然提供的一切教育資源服務于幼兒教育,對孩子們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結合我園親子種植課程構建的過程,分享幾點實踐與探索的認識。
一、親自種植,放手讓幼兒自主探究
在親子種植活動前期,我們邀請孩子們一起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以發(fā)揮種植準備工作的教育價值,讓他們對親子種植活動有初步的了解,激起他們進一步探究的興趣。如讓孩子們和家長一起選擇種什么植物。為了讓孩子們有可選擇性,家長可以帶領孩子走進大自然,介紹幼兒園適合種植哪些植物,然后通過商量的形式決定。接下來,各家庭間通過班級微信群建立起溝通,把選擇種植同一種植物的幼兒結為一組,這樣大家就可以共同種植與照顧植物,共同觀察植物。而在確定了植物內容后,大家就要積極尋找種植相關植物的資料,可以通過網(wǎng)絡平臺、閱讀書籍等形式,了解植物的名稱、種植時的注意事項等,從而使幼兒實現(xiàn)有準備地參加種植活動,以促進種植活動的順利開展,這也促使孩子們有方向、有重點地去觀察與照顧植物,并對種植產生強烈的期待。由于有了家長的參與,孩子們對種植活動更感興趣,同時家長也學到了很多知識,增強了親子之間的感情。在培育植物的過程中,我們大膽放手讓孩子們親自種植,在種植園地,孩子們給植物灌水、培土、遮陽,生怕它們渴了、倒了、曬壞了,每次都是小心地照顧著。雖然如此,但是孩子們發(fā)現(xiàn)還是有些植物枯萎了。此時,雖然孩子們會很傷心,但是也更加促使他們去了解植物的生長需求,了解植物生長的特點,從而提高了他們自主探究的熱情。
二、學會觀察,讓幼兒獲得真正體驗
在種植課程構建的過程中,我們重點培養(yǎng)孩子們的觀察能力,通過親子種植活動讓孩子們在觀察中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通過討論等多種形式解決問題,促使他們走近大自然,打開科學的大門。
為了培養(yǎng)孩子們觀察的興趣,我們?yōu)樗麄兲峁┝顺渥愕臅r間,讓觀察無處不在。因為植物隨時都在生長發(fā)育,只要孩子們認真觀察就會有所發(fā)現(xiàn)。因此在觀察時間上我們不會限制孩子們。如我們可以利用午間散步的時間,讓孩子們走進種植園地,和植物寶寶聊聊天,當他們離園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提醒孩子跟植物說“明天見”;而在戶外鍛煉的時候,可以觀察果子長大了多少,等等。在和植物一次次的互動中,讓孩子們主動發(fā)現(xiàn)植物的變化。每次孩子們發(fā)現(xiàn)植物的變化之后,家長要鼓勵孩子和小伙伴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這就為孩子們進行分享交流創(chuàng)造了機會。如孩子們會說:“看!我種的土豆開花了,一朵白色的小花兒!”“哦,不好了!你看黃瓜的葉子打蔫了!”“哈哈,你看,我的綠豆竟然長‘白胡子’啦!”大家彼此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共同探討、摸索前進,有效豐富了他們的種植經驗。當然孩子們遇到問題,向家長求助時,家長要首先肯定孩子的發(fā)現(xiàn),并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不斷改進種植方法,鼓勵自己的寶寶認真觀察,并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三、跟蹤記錄,提升幼兒多方面能力
為了把種植活動前后聯(lián)系起來,為了讓了孩子們對植物的生長過程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我們應該在種植園里投放紙、筆,讓孩子們自己制作觀察記錄表格,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植物生成過程。如我們可以讓孩子們用眼睛來記錄,小種子什么時候發(fā)芽,花兒開了沒有?藤兒爬上墻了嗎?果子在沒有變紅?這一點一滴滴的變化,都盡在幼兒眼中。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講,用繪畫的方式來記錄植物的生長過程更加合適。而家長則可以為孩子們的記錄進行文字說明。如有的孩子在種子發(fā)芽時畫一株發(fā)芽的作品,當植物長高了時,孩子們又在小芽旁邊畫了一棵高一點的植物,此時,家長可以在文字下方配上文字:小樹又長高了一厘米。家長可以和孩子合作以植物生長日記的形式來記錄植物的成長過程。當然,孩子們記錄植物生長過程的方式中,使用最多的就是語言表述。為此,我們開展了各種活動,如親子晨談會、親子種植日記等口頭與書面相結合的方式,記錄下植物成長的過程,對于親子晨談會的過程,教師可以使用設備錄制下來,以便大家分享、交流、反思使用。
在幼兒園種植課程構建的過程中開展的一系列種植活動,將孩子們帶進大自然,讓他們在綠色的世界自由探索、自由飛翔,給幼兒教育事業(yè)增添了無限生機與活力。親子種植活動推動了幼兒園種植課程的構建,激發(fā)了幼兒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實現(xiàn)了體驗式教育。在未來親子種植活動組織與實施的過程中,我們希望孩子們可以在大自然中自主探究,也愿幼兒教師在種植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吳昀.親子游戲:家園智慧成長的另一種言說[J].名師在線,2018(34):36-37.
[2]王偉莉.透過課程游戲化理念聚焦幼兒園種植活動[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9):122.
江蘇省淮安市東雙溝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