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乙
摘要: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應適應新課改理念,應不斷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內(nèi)容,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以學生自身為主出發(fā),教師在開展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時,可適當?shù)亟ㄔO音樂游戲課堂,并利用民族性理念,突出音樂教學目標,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幅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藝術素養(yǎng),使當前音樂學科教學更富有改革發(fā)展的意義。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改革;策略
引言:在新課改理念下,初中音樂教師應注意在學生掌握一定的樂理知識時應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與綜合素質能力,從而在音樂教學下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诖?,本文主要分析為推進初中音樂教學新課改理念,提出有效的改革教學對策,為創(chuàng)新初中音樂教學課堂,以供參考。
一、構建多元化音樂教學課堂,突出民族性特點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初中在開展音樂課堂教學時,應構建出民族音樂教學課堂,提出民族音樂的重要性讓學生認識到民族音樂是我國傳統(tǒng)的文化精髓。初中音樂教師應以民族性為主要核心突出民族傳承的重要性。應將多元文化理論性知識與民族文化相結合,真正將民族音樂教學以學生所接觸到的和喜歡的途徑進行教學,進而拉近學生與我國民族文化、民族音樂之間的距離,從而在新課改理念下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體驗。
例如在初中七年級下冊人民音樂教版,在《彩色的中國》這一節(jié)課教學中,教師應明確認識到音樂新課程改革中提出的,在進行音樂教學時應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放在教學的首要位置,應不斷利用教學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體驗。首先,在這首歌進行教學時,教師可采用創(chuàng)設情景、欣賞體驗、一起演唱的教學手段來進行。這首歌是我國音樂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時代佳作。教師應帶領學生簡單了解歌曲的風格,民族音樂都有著濃郁的地方特色,了解了各地的風俗人情,才能更好地了解歌曲。其次,教師可為學生展示出我國國慶大典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到我國大好河山,以此開拓學生的音樂視野,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與民族自豪感。接下來可以學唱為主,通過聽唱、逐句跟琴學唱正音??赏ㄟ^小組合作練習、小組比賽等方式將歌曲反復練唱。在情感體驗時,教師可為學生播放出我國各個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歌曲,以此讓學生明確知道從古至今,音樂都是人們表達情感、傾吐心聲的一種形式,我國傳統(tǒng)的民族音樂是魅力無限的,進而不斷提高初中學生對于民族音樂的認識,對音樂作品內(nèi)富含情感的了解[1]。
二、對初中音樂教師進行專業(yè)的培訓,不斷提高音樂教學質量
初中作為傳輸教育的學校,為提高學生的素質,為實現(xiàn)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在開展初中音樂教學課堂的時候,應加強教師團隊的建設,為學生打好藝術教育的基礎,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能力與音樂興趣,實現(xiàn)學生的創(chuàng)新音樂能力發(fā)展。首先,校方應加強對音樂教師的培訓,應提高初中音樂教師對于新課改的深入了解。初中音樂課堂是學生音樂教育的主要載體,教師作為音樂教學的主導,必須加強自身對音樂的認識,從而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音樂高效課堂。其次,校方在不斷提高音樂新課改理念對初中音樂教師的影響力時,應對音樂教學進行相應的人才培養(yǎng)理念,讓音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能力。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并發(fā)現(xiàn)有音樂特長傾向的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舉辦多種音樂活動,給予學生一定的音樂素質發(fā)展,讓學生在未來不斷發(fā)展中積極弘揚中國音樂,為音樂文化的傳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2]。
三、引入其他音樂增添音樂課堂教學豐富性
在初中音樂教學課堂中,教師可創(chuàng)設游戲課堂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首先,教師可引入當下不同的流行音樂來豐富音樂課堂教學,以便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主動地參與到音樂游戲活動中,自覺地進行歌曲演唱,有利于其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其次,在進行音樂游戲時,教師可讓一些有潛能的學生演唱他最喜歡的流行音樂,在潛移默化中鍛煉其唱歌能力,也活躍了課堂氣氛,豐富學生們對音樂領域知識面的擴增。在引入流行音樂需注重的是,教師在音樂活動中應選擇一些適合該學段學生的流行音樂,更多的是要適合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內(nèi)容趨向于積極向上,例如《蝸?!罚】祫钪绢惛枨纭段业奈磥聿皇菈簟返?,讓學生從音樂中體驗情感,培養(yǎng)學生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促進學生全面化和諧發(fā)展[3]。
四、創(chuàng)設情景,加深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能力
在初中階段的學生其心智特點、情感理智并不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并對新鮮事物充分了好奇,但也極其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因此,教師在開展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時,應根據(jù)學生心理特點,把難以理解的樂理知識更具體化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引用情景模式,使學生在情景中不僅能夠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情感,也能更直觀的感受,對于音樂知識的理解和樂曲產(chǎn)生深刻記憶,使學生充分感悟所學到的知識,同時樹立學生正確的三觀。例如在《初中七年級音樂上冊》溜冰圓舞曲一課中,教師可首先創(chuàng)設情景,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出維也納圓舞曲的來歷,以及維也納風格的其他歌曲等,并讓學生通過欣賞溜冰圓舞曲,了解該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其次,教師可利用故事導入,加深學生理解歌曲,并初步讓學生感受該歌曲的情緒。同時,教師也可讓學生模仿出滑旱冰的動作,并選擇合適的配樂。教師也可利用男女合唱的形式,帶領學生在小組內(nèi)進行演唱練習,并體會歌曲內(nèi)容和旋律特點。最后伴隨該歌曲,理解旋律、伴奏、演唱風格的特點。以此加深學生對于歌曲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在音樂課題上的積極參與性,也有效地提高了課題教學質量。
結束語:
在新課改教學模式下,教師應采取多元化的教學對策,使學生在課堂中既學到了相對應的音樂知識,也提高了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這樣的教學模式,充分激發(fā)了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于學習音樂的興趣,并且有效推動了初中音樂教學新課改理念的實施效果。
參考文獻:
[1]周薇.初中音樂識譜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9):160,178.
[2]周健.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戲劇之家,2020(15):180-180.
[3]蔡文娟.基于新課標背景下初中音樂思考——初中音樂運用聲勢律動教學法的研究策略[J].北方音樂,2020(10):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