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慕昆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方興未艾的發(fā)展,以移動手機、互聯(lián)網(wǎng)為代表的新興媒體的日新月異發(fā)展,推動傳播格局、傳播方式、輿論格局的變革,一方面拓展了社會大眾的獲取信息的渠道,豐富了社會大眾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顛覆了其行為方式和思想觀念,極大地沖擊傳統(tǒng)思想思政工作,據(jù)此,政府機關單位要因時而立,因勢而為,固本培元,全面謀劃,整體設計,依托新媒體載體,逾越傳統(tǒng)思政教育工作的藩籬,增強思政工作的吸引力和實效性,為機關單位的穩(wěn)健發(fā)展提供政治保障。據(jù)此,文章分析了新媒體時代思政工作面臨的弊端,并提出了開展思政工作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思政工作;問題;策略;新媒體
思政工作是時代的最強音和主旋律,是政府機關單位“傳家寶”,是“根”和“魂”,習總書記高屋建瓴的提出:“在新時期下要加強和改進思政工作,推進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重要論述。思政工作是政府機關單位的開展一切工作的“生命線?!碑斍拔覀円呀?jīng)邁入了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途徑日益多樣化,觸摸媒體、智能手機、數(shù)字電視、數(shù)字報刊等成為現(xiàn)代信息輸出的載體。這些載體的廣泛運用,極大地沖擊著傳統(tǒng)思政工作,鑒于此,我們要聚焦思政工作和新媒體的特征,巧借東風,乘勢而上,豐富思政活動形式,促進思政工作實效性和吸引力的增強,筑牢思政工作的“生命線”開創(chuàng)思政工作新局面。
一、新媒體時代政府機關單位思政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對思政工作缺乏認知
受多種因素的掣肘,當前部分政府機關單位領導沒有認識到思政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存重管理和經(jīng)濟建設,忽視思政工作的局面,導致思政工作過于形式化,思政工作成效不盡人意[1]。特別是在新媒體時代下,國內(nèi)外環(huán)境發(fā)生深刻變化,各種社會思潮紛繁復雜各種抹黑、妖魔化國家和我黨的“腐敗論”、“低效論”甚囂塵上。另外,部分干部職工在多元化思潮的沖擊下思想多樣性、差異性、選擇性明顯增加,價值觀日益多元化,被負面輿論牽著鼻子走。因此,領導和干部職工需從思想意識層面認識到思政工作的重要性,校準政治航線,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
(二)教育內(nèi)容缺乏針對性
思政工作是政府機關單位做好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當前部分思政人員制定思政教育工作計劃和內(nèi)容的時候,尚未瞄準政府機關單位的文化特色和干部職工實際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崗位設定的特性,與新媒體的結合較為生硬,自然思想工作不切合實際,內(nèi)容缺乏針對性性,導致一些干部職工認為思政工作就是在“洗腦”,以應付了事和散漫消極的態(tài)度參與思政教育活動。另外,在青年干部職工中“實用主義”自然思政工作無法落到實處,流于形式,無法發(fā)揮思政工作“風向標”的作用。
(三)教育效果不盡人意
縱觀當前政府機關單位在進行思政教育的時候,習慣用會議和集中學習的形式來推進,比較難以吸引每位干部職工,就算接受了思政教育,仍然對一些文件內(nèi)容、會議精神也缺乏了解,沒有充分的掌握相關政策、方針,在單位內(nèi)部出現(xiàn)了思政人員講的熱鬧,員工聽得“湊合”的現(xiàn)象,無法讓干部職工產(chǎn)生思想上的共鳴,特別是隨著青年一代,他們逐漸成為政府機關單位行穩(wěn)致遠發(fā)展的重要力量,政府機關單位還要延續(xù)傳統(tǒng)單一、機械的思政教育模式,無法滿足其學習頻率、模式、有效性的需求、與他們所熱衷的新媒體教育模式大相徑庭[2]。還有的思政人員雖然堅持與時俱進采用的新媒體,導致新媒體思政教育活動,吸引力不足,互動性不強,自然教育效果不盡人意。
二、新媒體下開展思想工作的策略
(一)正本清源革故鼎新,打造思想引領陣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為提升思政工作的實效性,政府機關單位需做好以下幾點,第一,堅持因時而立,因勢而為,政府機關單位領導要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將思政工作當作一件基礎性、經(jīng)常性工作來來抓,筑牢思政工作的“生命線”,瞄準思政工作的和新媒體的特征,發(fā)揮“頭雁效應”。在機關單位內(nèi)部打造“五個過硬”領導班子,發(fā)揮領導班子的示范作用,大力宣傳黨的路線方針、黨的理論,通過這樣的舉措,原汁原味又不枯燥的將信息“精準”分享給干部職工,為干部職工提供了向黨中央“看齊坐標”;第二,政府機關單位要依托“兩微一端”政務網(wǎng)、宣傳欄,發(fā)布黨中央的政策方針,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等,進而用干部職工喜聞樂見的方式,為其“深入淺出”解讀政策,校準干部職工的思想航線,筑牢信仰之基、把穩(wěn)思想之舵,以高度的緊迫感、責任感、使命感,做一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政治堅定、為民辦事的好干部職工;第三,打造向黨中央看起的“揚聲器?!闭畽C關單位可借助多元化新媒體形式,比如,平臺追蹤報道、微信一圖解讀。為干部職工提供時代感和權威性“看齊坐標”,促進干部職工自覺地向黨的精神要求看齊,做到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還可以打造政策深度解讀的“大講堂”,定期的網(wǎng)站、微信公眾號、微博上為干部職工推動黨建動態(tài)、社會熱點、要聞時評等,給予干部職工饕餮般的思想盛宴。
(二)豐富思政工作方式,提高思政工作質效
新媒體是思政工作新空間,政府機關單位要想在“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新聞發(fā)言人”的形勢下,把握主導權,需從以下幾點入手,第一,瞄準新媒體的優(yōu)勢,依托“兩微一端”“學習強國”、手機報、微電影、手機APP等形式,為思政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依托多用“網(wǎng)言網(wǎng)語”,創(chuàng)新思政話語體系,加強互動交流,讓思政工作火起來,促進吸引力、時代感、覆蓋性面、針對性的增強;在新媒體時代政府機關單位可采用“互聯(lián)網(wǎng)+黨建+思政”的模式,堅持從干部職工視角入手,依托圖片、音頻、視頻等形式,將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黨的理論政策、政府機關單位改革進程,轉化干部職工喜聞樂見的文化產(chǎn)品,不僅讓他們更好地接受,還有助于引起思想上的共鳴;第二,為應對新媒體時代的變化,思政工作人員要借勢發(fā)力,乘勢而上,在內(nèi)部唱響時代的主旋律,傳播正能,將思政工作與新媒體結合起來,創(chuàng)新出具有針對性、趣味性、生動性的活動形式,定期開展崗位交流、崗位比賽、文娛晚會等活動,另外,還可以堅持以重要節(jié)日為契機,比如,“百年奮斗路,啟航新征程”“我的中國夢”“學黨史,感黨恩、跟黨走”等活動,吸引干部職工的參與,拓展思政教育的覆蓋面,在“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華誕”慶典活動時組織干部職工觀看直播等,還可以利用微電影等新媒體,讓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道德模范、勞動模范等,現(xiàn)身說理拉近理論和群眾的距離;第三,打造各類先進典型的“聚光燈”,政府機關單位在微信訂閱號、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上,推廣先進典型的事跡,一方面展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風貌,另一方面還傳遞了正能量,還可以開展“我心中的榜樣”、“身邊的感動”等微專題評選活動,激發(fā)干部職工積極參與,提升政府機關單位思政工作實效性。
(三)堅持網(wǎng)上網(wǎng)下結合,增強思政的實效性
在新媒體時代,思政工作不能只是單純的依靠的各種新媒體載體來開張工作,還是要堅持以人為本,在網(wǎng)上進行交流引導的時候,還要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集中力量解決網(wǎng)下問題,通過虛擬與現(xiàn)實的結合,網(wǎng)上與網(wǎng)下的結合,促進思政工作實效性和針對性的增強。追本溯源,因為一些深層次問題,熱點、敏感問題,無法在線上得到解決的,離不開線下耐心細致工作的化解,新媒體載體實施思政工作有益補充和延伸。第一,政府機關單位思政工作人員可以在線上總結歸納出干部職工存在的普遍性、傾向性、苗頭性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在線上采用解釋說明、專題宣講、座談討論等面對面、點對點的方式,引導干部職工,回復他們的問題,進而做到用“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化解干部職工的心理和思想的疑惑;第二,政府機關單位可以依托新媒體載體,采用“在線交流、實時問答、線下服務”的形式,摸清干部職工的思想動態(tài),及時解答其困惑,同時在線上還要解決協(xié)調,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更好地以汲取充沛的力量,強健斗爭之“骨”、涵養(yǎng)民生之“情”、凝聚求索之“力”,在崗位上發(fā)光發(fā)彩;第三,政府機關單位可以利用平臺定期收集分析日常用戶評論,下發(fā)問卷調查等,借助這次舉措,進摸清干部職工對新媒體運用的態(tài)度,進而查漏補缺,取長補短,根據(jù)實際反饋情況,及時對學習內(nèi)容、形式、計劃進行調整,促進思政工作有效性的提升。
結語:
總之,在新媒體時代,政府機關單位要順應時代發(fā)展步伐,聚焦思政工作和新媒體的特征,將二者融合起來,以“新、實、活”為遵循,整合思政資源,增強思政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最大化的發(fā)揮思政工作指揮棒、風向標、助推器作用。
參考文獻:
[1]梁立軍.新形勢下事業(yè)單位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J].數(shù)字化用戶,2014,000(016):300.
[2]竇雙旺.探討新形勢下政工人員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J].今日中國論壇,2013(0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