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飛
摘要:新課程改革深入推進之后,初中英語課堂也進行了一定的改革,學生科研方面的負擔有所減少,老師的教學效率相較于以前有了較大的提升,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出現過許多問題:許多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不是很高,導致課堂氛圍低下,難以帶動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來。目前怎樣激發(fā)學生學習活力以及怎樣提高課堂效率,成為老師主要探討的問題之一。英語課堂效率的高低與學生學習活力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老師要在教學中更加側重于新穎和趣味,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習活力。本文主要探討英語教學現狀以及小課堂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活力的策略分析。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方式;學習活力;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5-376
新課程改革后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課堂上的知識性教學逐漸向現代化發(fā)展,轉變以往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模式,使課堂富有多樣性,并且教學方式更加突出了學生通過自主感知、實踐與合作來完成教學目標,極大的提高了學生課堂上的主觀能動性,并且側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和情感的調動,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語言方面的能力有重要作用。
一、初中英語教學現狀
1.1教學目標不夠清晰
教學目標是在各項教學活動中所要達成的預期效果,也是衡量教學任務完成的主要標志之一,因此在各科老師教學之前都會設定一些教學目標,有目標才更有學習的動力,同學們在學習道路上指明方向。但是目前很多老師沒有看到制定教學目標的重要性,只會漫無目的的上課,為了完成考試任務,學生們取得更高的成績,許多老師最普遍的做法就是讓學生拼命的背單詞,記語法,這些不利于行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樣不利于未來的學習,同時能夠堅持下來的學生,也都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學習語言的各項技能都不達標,也無法將學到的知識真正運用到實踐過程中來,與我國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完全背道而馳。
1.2老師的教育理念不科學
首先,老師錯誤的認為學生則主要是背和記,根本不注重課堂互動所帶來的積極作用,與學生課堂交流少,課堂氛圍低下,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其次,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嚴重脫離教學文化,每一種語言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風格,不只靠單純的背誦和記憶就能夠學好,不是老師單純地設計一些條條框框就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語言內涵的,要讓同學們充分了解外國的文化背景和表達方式,更有利于知識的理解。學習英語最重要的就是學習思維方式,而思維方式的鍛煉如果忽視了文化的因素是萬萬不行的,如果只是單純的記憶詞匯和語法,會在過程中出現各種錯誤,反而不利于對知識的學習。
1.3學生學習興趣低下
英語在中學課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因此對于英語的學習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老師要科學的安排教學任務,以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基礎,堅持適度原則,雖然重壓之下必有勇夫,但在實際過程中卻并非如此,帶來的結果大多都是失敗。同學們也是如此,如果只是一味的施加壓力,許多學生一心想學好但還是得面對現實的殘酷與挫敗的心情,經過幾次就會選擇放棄。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建立輕松活躍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同學們的學習活力,只有足夠的熱情推動學生們學習英語,才更加有效。與其給學生施加重壓逼迫他們學習,倒不如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面對同樣都厭學的學生,后者更加利于英語教學的順利進行。
二、初中英語激發(fā)學生學習活力的策略分析
2.1創(chuàng)造有趣的教學環(huán)境
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有趣的教學環(huán)境,促進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創(chuàng)建高效的課堂氛圍,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善于觀察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注重學生學習的英語感受,這不僅能夠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學生感受到尊重與信任時,能夠更加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來。趣味化的教學環(huán)境能夠有效的緩解課堂緊張的氛圍,使他們能夠更好的掌握學習內容并且加以運用,從而提高課堂效率。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八年級英語課本時,其中第二單元是圍繞“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展開,老師可以創(chuàng)造趣味化的教學過程來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活力,制作多媒體課件播放一些與公園相關的視頻,首先感受到公園的氛圍,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設置教學問題:如果公園環(huán)境十分惡劣,你們會想做什么?然后鼓勵同學們踴躍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突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然后再引入今天的課程的主題,首先讓同學們根據課后單詞自主理解文章內容,隨后老師在講解文章內容之后,引導學生按照文章簡介說明,充分發(fā)揮自身想象力,描繪出心目中的生態(tài)圖,以此來提高思維能力。最后再根據課文主題,寫一篇幫助公園清潔的小作文,提高自身的語言能力,也能夠將學到的知識利用在實踐中。
2.2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
老師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更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在學習過程中表達是少不了的,但是很多學生由于性格因素羞于表達,導致對英語課程的學習僅僅停留在寫和背方面,減少了很多學英語的樂趣。這時就需要老師設計更多有趣的教學方式來促進學生對英語的表達,其中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最受老師和同學們的歡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活力。老師可以根據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基礎進行分組,在學習新的文章內容時,要求學生把課后單詞讀熟會拼寫,再把文章讀熟,最后再通過小組合作進行分角色情景模擬。例如,在學習初中英語“going shopping”時,老師引導學生分角色進行朗讀,第二天上課在檢查朗讀成果,小組組內成員分配不同的角色開展對話:A同學作為shopkeeper,B同學作為customer,“Good morning, can I help you”,“I want some football cards”,“Just a minute…”,通過這種情景模式進行了對話,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文章內容,了解語法。對某個單詞出現讀音錯誤時,老師能夠及時的糾正錯誤并且能夠引起其他同學的注意,防止出現此類錯誤,同時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培養(yǎng)合作的意識與能力。
結束語
總之,英語課堂的開展不僅要順應新課程的發(fā)展,提高學生的學習活力,通過開展各項教學活動不斷提高課堂質量,應用科學的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效率,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也要善于捕捉學生的內心想法,根據初中生的心理特點,抓住興趣點,有針對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活力,科學地在課堂上注入快樂元素,把枯燥的學習變成無形的引力。
參考文獻
關桂蓮.初中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實踐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2):172.
山西省大同市廣靈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