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小紅
摘要:幼兒階段是人一生中學習發(fā)音、發(fā)展語言能力的關鍵時期,它涉及知識、思維、性格、人文精神、組織才干等多方面,是幼兒交際能力與身心智慧的外在表現。它可以通過游戲練習發(fā)音,興趣的培養(yǎng),大量的生活體驗,課內外結合等手段,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手段,促進幼兒口語交際能力的有效發(fā)展。
關鍵詞:幼兒園;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
前言:
幼兒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對于幼兒準確的發(fā)音,有條理組織語言,及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影響。由于幼兒心智正處在發(fā)育的初始階段,教師需要在教學中應用有效的策略,才會使幼兒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同時,還需要教師注重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才會使教學收獲成效。
一、巧妙應用游戲鍛煉發(fā)音
幼兒期,許多幼兒對文字的發(fā)音并不準確。而且,幼兒比較貪玩,教師嚴肅的教學方式,幼兒接受的效率會嚴重受到影響。對此,教師要充分考慮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并鍛煉幼兒發(fā)音的教學內容,與游戲巧妙融為一體。讓幼兒在娛樂中,輕松掌握生字的發(fā)音。不僅可以使教學的有效性不斷提高,還會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發(fā)音。
而且,游戲是幼兒十分喜歡的一種活動,對幼兒的吸引力極強,能夠滿足幼兒興趣和欲望。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幼兒所要掌握的發(fā)音知識來設計游戲,才可以有效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如,教師想要讓幼兒練習zh、ch、sh的拼音發(fā)音,就先要讓幼兒準確的聽音、辨音后,再準確翹舌去練習這三個發(fā)音。教師就可以設計這樣一個“小雞吃食”的游戲。教師需要準備好雞媽媽、小雞的裝飾帽;一個紙箱,并將紙箱包裝艷麗;一些帶有“豆子”、“小米”、“石頭”等圖案的卡片。開始游戲前,教師需要向幼兒先講明游戲的玩法:“由教師扮演‘雞媽媽’,同學們扮演‘小雞’,當教師在紙箱中抓取一張卡片時,卡片上面顯示哪些食物,同學們就去讀出些食物,并同時說‘小雞吃……’,并做模擬的動作。”。之后,教師就可以戴上“雞媽媽”的頭飾,并讓幼兒分別戴上“小雞”的頭飾。同時,播放“小雞找食”的音樂,開始游戲。游戲進行中,教師可以邊模仿雞前行的動作,邊拿出圖片,如:“小雞吃小米”,教師就可以讓幼兒邊模仿動作,邊說“ch、ch、ch”,這樣就可以使幼兒在玩游戲的同時,準確練習了發(fā)音。而且,還會使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師通過這種方式,來強化幼兒發(fā)音,還可以有效減輕幼兒的心理壓力,使幼兒樂于去練習。教師再傳授詳細的發(fā)音時,如何來翹舌,幼兒也會容易理解,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二、鼓勵幼兒積極表達
幼兒年齡比較小,往往不善于去表達自己的意愿,語言表達能力自然較弱。需要教師積極去鼓勵幼兒表達,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并且,教師要注重“興趣”對于幼兒主動表達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除了鼓勵幼兒外,教師還要從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入手,來激發(fā)幼兒表達的意愿。
增強幼兒的自信心,教師需要從賞識幼兒開始。幼兒的年齡比較小,喜歡聽表揚是天性。所以,教師可以根據幼兒這一年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多給予幼兒表揚與肯定,會使幼兒樂于去表達。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問某一問題,幼兒回答問題后,教師可以稱贊:“某某同學說的真棒!”;“聲音很響亮”;“回答很準確”等等。并且,在幼兒回答問題后,為幼兒頒發(fā)一朵小紅花、小五星等,都可以讓幼兒十分開心,認識到教師對他們的肯定,并調動幼兒積極表達的興趣,從而有效增強自信心。
增強幼兒的表達興趣,教師可以讓幼兒通過觀察美麗的大自然。美麗的自然環(huán)境,可以使幼兒從內心升華起喜悅之感,并促使他們形成表達的興趣。同時,觀察大自然,也是讓幼兒獲得表達素材的有效途徑。所以,教師可以在適當的時機,帶領幼兒走出教室。如,春天到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到室外觀察小草剛剛鉆出泥土后的景色,花朵初開的美景,并引導幼兒細聞花朵的清香。讓幼兒觀察不同的變化。之后,再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所觀看到的景象和感受,促使幼兒積極表達。
教師一方面表揚和鼓勵幼兒,一方面讓幼兒的視覺更加豐富,對于激發(fā)幼兒的表達興趣,使幼兒擁有愉快的心情,對于讓幼兒積極表達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對于提高幼兒的表達能力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三、導入故事促使幼兒想象
幼兒時期,既是天真活潑的時期,也是十分喜歡聽故事的階段。而且,想象力也十分豐富。培養(yǎng)幼兒的口語交際能力,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幼兒的這些特點,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導入一些動聽、有趣的童話故事,在引起幼兒興趣的同時,再讓幼兒分享自己喜歡的故事,并進行續(xù)講。不僅可以有效鍛煉幼兒口語交際能力,還可以使幼兒的想象力進一步發(fā)展。
童話故事比較多,如,“白雪公主”、“青蛙王子”、“丑小鴨”等,都十分有趣,幼兒也喜歡聽。教師可以逐個選取來展開授課。以“丑小鴨”為例,教師可以在講述之前,先與幼兒互動:“同學們,今天我們來聽一個十分有趣的童話故事,你們說好嗎?在聽完后,同學們在分別來講一講,這個童話故事的主要講述的是怎樣一個故事?!?。幼兒聽后,就會十分認真來聽教師的講授。當教師講述完后,可以引導幼兒分別來講述一下。并且,引導幼兒想象:“丑小鴨變成白天鵝后,它都去哪里玩耍了呢?有哪些好玩之處呢……”。這樣就會使幼兒的想象力和口語交際能力都得到鍛煉。并且,會讓幼兒感覺十分有趣。
或者,教師也可以在講述完童話故事后,舉辦一個“故事會”,鼓勵幼兒積極分享自己認為十分有趣的故事。并且,在幼兒講述后,評比“故事大王”等稱號,也可以有效促進幼兒積極表達,并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同時,還可以滿足幼兒喜歡聽故事的欲望,使幼兒喜歡去表達。與此同時,也可以幫助幼兒提高語言組織能力,使幼兒更加活潑、開朗。
總結:
幼兒期是培養(yǎng)幼兒口語交際能力十分重要的時期,教師要從幼兒的發(fā)音做起,耐心鼓勵幼兒積極用語言來表達。并且,要利用幼兒喜歡聽表揚這一特點,多去表揚和引導幼兒,才會使幼兒積極進行口語交際鍛煉。并且,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來引入課程,才會使幼兒的口語交際能力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阿米乃·阿伍提.如何培養(yǎng)幼兒口語交際能力[J].中華傳奇,2020(7):117.
[2]唐雅堃.試論幼兒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課堂內外·教師版(初等教育),2019(10):159.
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qū)迪蕩幼兒園 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