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紅沖
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升的推動,城市化建設進程得到了迅猛的提升,為了緩解城市人口出行壓力,較少交通擁堵的情況,軌道交通逐漸占據(jù)了城市交通結構的重點位置,需要注意的是在軌道交通建設的過程中,必須要技考慮弱勢群體的出行需求,因此無障礙設計工作的開展是十分必要的,其有效的促進了社會文明的可持續(xù)化發(fā)展,但軌道交通屬于一項復雜性較高綜合性較強的工程,如何保障無障礙設計的合理化與規(guī)范化成為越來越多人關注的問題,基于此背景下,本文針對軌道交通建筑無障礙設計展開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軌道交通;建筑;無障礙;設計
1 軌道交通建筑無障礙設計理念簡述
城市不斷發(fā)展,經濟水平顯著提升,人們在物質生活不斷優(yōu)化的過程中對于交通出行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軌道交通也因此進入了飛速發(fā)展的階段,其由于自身所具備的方便快捷、不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擾等優(yōu)勢促使整體軌道線路規(guī)模不斷提升,為人們的日常出現(xiàn)帶來了極大的幫助,但與此同時,人口數(shù)量的增長使得殘障群體的數(shù)量也得到一定的增多,為了能夠幫助其參與社會互動,盡可能的融入社會生活,就要求軌道交通在進行建設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無障礙設施的設計,從而為這一龐大的群體提供幫助,最大化程度上減少有形或無形障礙對其的影響,更好的賦予其社會關懷與平等尊重,從而有效的實現(xiàn)對于文明和諧社會環(huán)境的構建,推動我國的穩(wěn)定持續(xù)發(fā)展。
具體來說,對于軌道交通的無障礙設計主要集中在車站到達目的地這一段空間環(huán)境內,如何讓弱勢群體可以舒適快捷的通行是無障礙設計的主要核心,另外,社會不斷發(fā)展,無障礙設計針對的對象已經不再局限于殘障人士,其還包括了老、幼、孕甚至是外國友人,從而確保在以人為本的理念指導下為每一位群眾個體提供公平、合理、安全的交通服務,創(chuàng)設全體成員都可以無障礙出行交流的交通環(huán)境。
2 軌道交通建筑無障礙設計的要點分析
2.1 廣場、停車位以及地面出入口細節(jié)處設計
車站的出入口以及周邊廣場、停車場等是人流量非常大的地方,針對此無障礙設計必須要從細節(jié)處入手,一方面在入口位置,需要進行盲人觸摸導行圖以及語音提示設施的設置,并注意其的位置需要在盲道周邊,通行過程中的樓梯以及臺階、扶手等因素,也是無障礙設計的重點,對于樓梯來說,需要杜絕螺旋形、踏面突出、漏空等問題的出現(xiàn),并將其的規(guī)格設定在合理范圍內,還需要重視防滑處理,與此同時,對于樓梯的扶手還需要建立合理的安全擋臺,在確保發(fā)揮導向價值的基礎上,能夠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要注意的是,在出入口部分具備一定高差的位置,還需要進行輪椅坡道的建設。另一方面,廣場以及停車場還需要保障其與人行通道的合理連接,并在無障礙停車位空間進行標志涂畫,并在廣場周邊進行引導牌的建立,從而確保引導殘障人群能夠順利識別停車路線。
2.2 無障礙盲道設計
對于眼盲群體來說,盲道在其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行動指導標志,軌道交通中的無障礙盲道設計也是非常重要的輔助工具,對其的實際設計過程中,還必須要保障位置與方向的準確性與合理性,從而在根本上減少道路通行沖突,使得視障群體能夠少走彎道或與人流產生較差,與此同時,在盲道起終點以及必要的轉彎處還需要設置提示盲道,使其能夠安全順暢的進行樓梯、電梯或是站臺等位置的通行。
2.3 無障礙垂直電梯設計
軌道交通系統(tǒng)內的通行少不了多樣化的垂直通行需求,電梯在其中發(fā)揮著不小的作用,而對于殘障人士來說,為了滿足其的垂直通行目標,還需要去確保電梯的無障礙性,軌道交通建筑設計工程中,必須要結合過街條件以及交通系統(tǒng)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考量,從而合理明確無障礙垂直電梯的數(shù)量上以及設置位置,這一過程中要注意,不能夠將無障礙垂直電梯的出口與軌道設為正對,且不能夠超出站臺計算長度內的側站臺,另外,對于電梯的轎廂設置來說,還需要摒棄盲目性與隨意性,從而能夠結合列車路線及編組進行科學合理的選用,與此同時,垂直電梯的轎廂空間也需要保障輪椅的便利進出,且電梯的開關門間隔需要最少設置15 s,并在轎廂側邊進行緊急呼叫按鈕以及扶手、鏡面、語音提示、攝像裝置等因素的布置,確保為殘障人士提供更全面的幫助。
2.4 低位服務空間設計
對于殘障人群來說,正常的服務臺難以切實發(fā)揮服務效果,因此,低位服務空間的設置也是無障礙設計的要點之一,其主要包括的內容也較為多樣,諸如低位電話、低位售票服務臺、低位自動售票機以及低位飲水機等等,另外,對于部分連接入口處,還需要設立無障礙檢票通道,從而有效照顧到殘障人群享受服務的需求,更好的使得其獲取優(yōu)良輕松的服務體驗。
2.5 無障礙車廂設計
無障礙車廂主要針對的是軌道交通設備內部,這一設計工作一般需要在車廂入口處進行無障礙標志的設置,并確保其處于十分顯眼的位置,車廂內部還需要在距離無障礙輪椅席的附近進行到站顯示屏以及站點播報語音提示設施的規(guī)劃,從而讓該群體人士能夠及時的獲取站點信息,另外,輪椅空間的面積需要確保能夠匹配當前市面上的輪椅尺寸,并安裝安全固定裝置以及緊急呼叫裝置,避免在車輛通行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意外事故,為弱勢群體的安全提供保障,與此同時,對于無障礙車廂與站臺地面的連接,還需要最大化減少其的裂縫或是高差,并在無法避免這一系列情況的階段,選取活動輔助板實現(xiàn)殘障人群的順暢上下車。
2.6 無障礙衛(wèi)生間設計
公共衛(wèi)生間在軌道交通系統(tǒng)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針對弱勢群體的無障礙衛(wèi)生間設計則是同等重要的工作,通常情況下,無障礙衛(wèi)生間的面積最小需要控制在2 m*2 m以上,并且結合障礙人士的輪椅回轉需求進行整體衛(wèi)生間設施的布局,對于無障礙衛(wèi)生間來說,其必要的內部設施主要有以下幾項,即坐便器、洗手池、置物臺、掛衣鉤以及緊急呼叫按鈕,與此同時,無障礙衛(wèi)生間在建設門的階段,還需要及將其的打開方向設置為向外開,從而一旦面臨緊急情況,能夠有效避免門難打開的情況,及時的做出援助措施,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對于無障礙衛(wèi)生間應盡可能確保其的入口與外部通道地面高度保持一致,若無法避免高差,就必須要選擇斜坡進行連接,并落實對于地面的防滑處理。
2.7 無障礙標識的設置
對于軌道交通內的無障礙標識設置來說,其也是這一工作開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其所實際涉及到的內容較為廣泛,主要有國際通用無障礙標志、無障礙設施標識牌以及帶指示方向的無障礙設施標識牌,這一系列的標識在軌道交通建設中的合理科學設置,能夠讓有障礙群體更直觀的了解到環(huán)境情況并為其后續(xù)的行動提供正確引導,使其能夠更快捷準確的在軌道交通空間內通行,具體來說,主要可以劃分為車外無障礙標識及車內無障礙標識,前者主要是車站的出入口、連接通道等空間的通行導向,后者則是針對專門的無障礙設施位置進行無障礙標識牌的規(guī)劃,從而有效發(fā)揮提示作用,讓全體出行群眾明確這一位置的特殊性,從而避免做出阻礙或干擾位置使用的行為。
3 結語
綜上所述,時代發(fā)展背景下使得軌道交通逐漸成為城市交通系統(tǒng)的主要結構組成,為了能夠保障弱勢群體的通行需求,必須要重視無障礙設計工作的開展,從而在交通空間的各個細節(jié)中進行滲透,為其提供更優(yōu)良、舒適、便捷、平等的通行空間,保障其的通行體驗以及出行安全,推動社會發(fā)展與文明進步。
參考文獻:
[1]池浩.論軌道交通建筑無障礙設計[J].中國戰(zhàn)略新興產業(yè),2017(24):56-57.
[2]陸旦荻.論軌道交通建筑無障礙設計[J].名城繪,2019(6):231.